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36159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李吉仁 | |
dc.contributor.author | Wei-Hung Liao | en |
dc.contributor.author | 廖威閎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21-06-13T07:52:39Z | - |
dc.date.available | 2005-07-27 | |
dc.date.copyright | 2005-07-27 | |
dc.date.issued | 2004 | |
dc.date.submitted | 2005-07-25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一、中文部分
「拿下台灣第一張FDA研發藥證」 生技時代 vol.25 2003/11 王明德,民86,科技事業成長策略與資源槓桿模式之研究--我國電子與資訊及通訊 產業之實證,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田逸星,民91,台灣中藥製造業經營策略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吳珮蓉,民90,新藥上市與先進國同步,民生報,七月二十四日 吳俊良,民91,道地中藥材產業發展策略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李吉仁,民94,技術產業競爭分析上課教材。 李吉仁,民94,國際企業經營策略上課教材。 李振昌譯,民94,打造全球生技品牌,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李威著,民93,現代中草藥製劑的品質管制,中草藥產業年鑑2004,生技中心ITIS計畫。 李惠美,民89,經營型態、經營策略與經營績效相關之實証研究─以我國中藥業為例,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林宜信,民93,臺灣中醫藥整合與前瞻,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林昭庚、陳俊明、施純全、陳欣欣,民90,中醫師人力現況與規劃,中國醫藥學院中國醫學研究所研究報告。 邱繼明,民92,FDA新藥審批程式。 胡怡芳,民90,台灣現階段生技製藥產業之技術取得策略,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高登第、李明軒合譯,民90,競爭論,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永鑫,民91,台灣新中藥產業價值鏈中價值活動的SWOT分析與發展方向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陳玫汝,民93,台灣生技製藥廠商經營模式分析,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海倫,民93,中草藥生物科技圓桌論壇演講投影片,11月29日。 陳堂麒,民92,科學中草藥強登未來四大明星產業,生技時代雜誌 No.25 陳麗敏,民93,2004年十大生技/醫藥新聞回顧,生物技術開發中心,三月九日。 湯明哲,民92,策略精論,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黃崇恆,民92,台灣傳統製藥產業廠商之轉型成長策略研究,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黃漢威,民91,Fubon Securities Investment Monthly 黃靜宜,民91,中藥商遽增 衛生署決嚴審,民生報,六月十日。 葉志鴻,民93,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演講投影片,12月2日 廖和信,民92,專利就是科技競爭力,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廖美智、巫文玲等,民93,中草藥產業年鑑2004,生技中心ITIS計畫。 劉湘文,民91,全球230億美元中草藥商機,e天下雜誌,十二月 滕淑芬,民89,馬兜鈴酸引發中西醫之爭,光華畫報雜誌社。 謝孝民,91,防毒軟體廠商之成長策略分析,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謝柏宏,民94,發展生醫產業政府火力升溫,工商時報,三月十九日。 闕曉俐,民93,跨國聯盟關係演進與企業成長策略之個案研究,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嚴焜熒,民71,常用中藥之炮製,臺北:南天書局。 嚴焜熒,民84,漢方醫學概論,臺北:南天書局。 二、英文部分 Ansoff, H. I. 1965. Corporate Strategy. New York, NY: McGraw-Hill, Inc. Collis, D.J. and C. Montgomery. 1995. Competing on Resources: Strategy in the 1990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ul-Aug., p.118-128. Devlin, G. 1991. Diversification: A redundant strategic option.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9(1):76-81. Grant, R. T. 1991. The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Implication for strategy formulation.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Spring, 114-135. Hamel, G. and Prahalad, C. K. 1992. Strategy as stretch and leverag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r-Apr., p.75-84. Kotler, P. 1994. Marketing: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8th ed.,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Penrose, E. T.1959.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 New York, NY: John Wiley & Sons, Inc. Prahalad, C. K. and Hamel, G. 1990.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June., 79-91 Yin, R.K., 1994, Case Study Research:Design and Methods, Newbury Park, CA:Sage Publications. 三、網站 經濟部網站 http://w2kdmz1.moea.gov.tw/index.asp 經濟部中草藥辦公室 http://www.herbal-med.org.tw/ 全國碩博士論文網 http://datas.ncl.edu.tw/theabs/1/ 中醫藥資訊網 http://www.ccmp.gov.tw/index-c/1.htm 台灣年鑑 http://www.gov.tw/EBOOKS/TWANNUAL/index.html 勝昌製藥公司 www.herb.com.tw 順天堂製藥公司 www.sunten.com.tw 港香蘭製藥公司 www.kaiser.com.tw 順天生物科技 http://www.stpt.com.tw/ 伯聖生技公司 http://www.sunbio.com.tw/index.htm 華文生技網 http://www.bioweb.com.tw/index.asp 生技時代 www.bio-era.com.tw 中時電子報 http://www.chinatimes.com.tw/ 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網站 http://www.uncma.com.tw/94-11.htm 中國保健協會 http://www.chc.org.cn/ 中國藥網 http://www.chinapharm.com.cn/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36159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當西藥的新藥發展逐漸產生瓶頸下,全球各界無不看好藥界的明日之星---中草藥。然而,中草藥在台灣的發展環境卻呈現諸多不利的因素,包括:健保局對中醫門診實施總額預算制,使得中藥藥費每年只能以固定比例成長,從而也限制了產業的發展;中草藥產品品質的不穩定,使得民眾對於中藥的信心不夠;中醫所用的藥與十幾年前使用的藥品大同小異,可謂創新有限,這些情況都讓中草藥產業的發展猶如一個夕陽產業。
本研究的目的便在針對台灣中草藥產業發展的結構障礙,以及如何從產業政策與企業策略兩個層面解決這些發展困境等問題,提出探索性的研究,期能對於台灣中草藥產業的發展提供建言。首先,我們先概略性地描述中草藥在歐洲、美國、日本、大陸及台灣的發展現況;其次,再進一步分析台灣目前的中藥製劑業的發展環境;接著,我們選取台灣前三大傳統中藥製劑公司---勝昌、順天、港香蘭---作為台灣中藥製劑業的代表個案,結合另外兩個對比個案,一個是目前已經有產品通過美國FDA新藥上市的「友合生化」,另一個則是宣稱對於肺癌有相當療效的「華陽複方」,進行個案比較,期能透由多重個案的比較,歸納出中藥製劑廠商的發展策略與成長模式。 透由產業資料與質性的個案分析,本研究認為法規的明確性,對於中藥業產業與廠商的發展有重大的影響,所以,我們建議有關當局對於中藥業應該制訂出一套適合中醫邏輯的新藥開發程序,而非僅是跟隨西藥邏輯來制訂中藥界的遊戲規則;此外,中藥製劑廠商也應該轉換其研發的思維邏輯,跳脫傳統的中藥複方研發模式,以萃取物成分轉換、利基適應症為發開標的,來達到新產品品質及效果上的穩定;然而,對於現階段的中藥廠商而言,我們認為應該以較不受法令管制的保健食品及植物原料等領域來做為相關多角化的廠商成長規劃。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As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faces increasing difficulties of discovering new drugs, the commercial potentials of herbal medicines have received great attention by the worldwid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However,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herbal medicines in Taiwan reveals a somewhat disappointed profile for several reasons. The overall-budget system adopted by the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Plan in fact restricts the total reimbursement amount to herbal medicines and hence limits the income stream of providers. More fundamental limitation to a wide adoption of herbal medicine lies in the instability of herbal materials. Eventually, there is less innovation occurred in this industry, a fact which in turn forces it becoming a declining industry in Taiwan.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analyze the structural impediments to a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dustry in Taiwan. By so doing, we are able to further explore potential growth directions and strategies of realizing these potentials at both the industry policy and firm strategy levels. To be specific, we will focus on 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dustry, rather than a broadly defined herbal industry. To achieve the research goals, we first provide a general analysis on the herbal industries around majo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We then analyze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and structure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dustry in Taiwan. Based upon these understandings, we undertake firm-level analyses on three indigenous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companies, and two comparative cases of “Selected Vegetables” and “Sulbogin.” “Sulbogin” has been granted license by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of U.S.A., while “Selected Vegetables” has been in the phase III of drug evaluation at FDA. We argue that inappropriate regulatory system plays a key role limi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dustry in Taiwan. Especially, the current regulations on the Chinese herbal drug discovery are defined based on those for (chemical-based) pharmaceuticals while they in fact have different drug discovery logic.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providers could adopt alternative approaches, e.g., finding niche indications, converting extracts to chemicals, to drug discovery. We suggest that the categories of health food and herbal products be the potential areas of development for these indigenous firms. Policy implications and growth strategies are also discussed. | en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13T07:52:39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93-R92724043-1.pdf: 543015 bytes, checksum: 63b967fd8076a603f1ea341b503f7a13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04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限制 4 第四節 章節架構與研究流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中藥產業 9 第二節 成長策略 10 第二節 資源基礎理論 11 第四節 能耐基礎成長理論 14 第三章 中草藥產業結構分析 17 第一節 產業發展現況 18 第二節 台灣地區中草藥產業法規現況 31 第三節 製藥技術 46 第四節 結語 49 第四章 廠商發展策略分析 51 第一節 勝昌製藥 51 第二節 順天堂製藥 54 第三節 港香蘭藥廠 56 第四節 友合生化 58 第五節 華陽複方 60 第六節 個案比較 63 第五章 中草藥廠商成長策略建議 71 第一節 成長方向分析 71 第二節 成長組合分析 76 第三節 成長策略建議 79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8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5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7 參考文獻 91 一、中文部分 91 二、英文部分 93 三、網站 94 | |
dc.language.iso | zh-TW | |
dc.title | 台灣中草藥產業經營策略 | zh_TW |
dc.title | A Study on the Business Growth Strategy in 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dustry | en |
dc.type | Thesis | |
dc.date.schoolyear | 93-2 | |
dc.description.degree | 碩士 |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湯明哲,陳振祥 | |
dc.subject.keyword | 中草藥產業,新藥開發,成長策略, | zh_TW |
dc.subject.keyword | Chinese Herbal Pharmaceutical Industry,New Drug Discovery,Growth Strategy, | en |
dc.relation.page | 95 | |
dc.rights.note | 有償授權 | |
dc.date.accepted | 2005-07-25 | |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 | 管理學院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國際企業學研究所 | zh_TW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國際企業學系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ntu-93-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 530.29 kB | Adobe PDF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