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33071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成之約 | |
dc.contributor.author | Yu-ying Lu | en |
dc.contributor.author | 盧昱瑩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21-06-13T04:23:56Z | - |
dc.date.available | 2006-07-27 | |
dc.date.copyright | 2006-07-27 | |
dc.date.issued | 2005 | |
dc.date.submitted | 2006-07-23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中文
〈88年中高年勞工就業狀況調查報告〉(1999),上網日期:2006年2 月12日,取自:行政院勞委會網頁:http://statdb.cla.gov.tw/html/svy88/8806menu.htm 〈93年中高齡人力資源統計提要分析(94年版)〉(2005),上網日 期:2006年2月10日,取自:行政院勞委會網頁: http://statdb.cla.gov.tw/html/svy93/9311menu.htm 〈93年台灣地區人力運用調查統計結果綜合分析〉(2004),上網日 期:2006年2月10日,取自:行政院主計處網頁: 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4121511413971.doc 〈94年事業人力僱用狀況調查結果綜合分析〉(2005),上網日期: 2006年6月15日,取自:行政院勞委會網頁:http://www.dgbas.gov.tw/public/Data/6129121771.DOC 〈七年級換工作跑最快!六萬名上班族已上網準備轉職!牆裡牆外 兩樣情,轉職者應了解市場供需,適時調整求職目標及心態!〉(2005),上網日期:2006年5月31日,取自:104人力銀行公關新聞網頁:http://www.104.com.tw/cfdocs/2000/pressroom/104news941214_a.htm 王麗容 (1995)。《婦女與社會政策》。台北:巨流。 台北市就業服務中心(編) (2001)。《台北市失業勞工生活狀況及需求調查報告》。 台北:台北市就服中心。 成之約 (1998)。〈中高齡勞工就業的障礙與突破:兼論我國中高齡勞工就業促進政策〉。李漢雄、曾敏傑(編),《中高齡勞工就業問題與對策》,頁85-103。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2003)。〈勞工生活與就業狀況調查〉。台北:勞委會。 江綺玉 (1996)。《從年齡歧視探討中高齡勞動者就業問題─兼論反年齡歧視立法之必要性》。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豐富 (2003)。〈「高齡」:就業者的悲歌〉,李誠(編),《誰偷走了我們的工作─一九九六年以來台灣的失業問題》,頁195-230。台北:天下遠見出版社。 朱韻如 (1999)。《中高齡者人力資源應用—台灣與日本之比較研究》。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誠 (2005年9月)。〈未老先「休」:台灣中高齡人力資源的浪費〉。《遠見雜誌》,231:70-71。 李漢雄、馬素慧 (2001)。〈探討當前中高齡者就業問題〉,《就業與訓練》,19(1):7-11。 吳信如譯(2006)。《瑪土撒拉的密謀:顛覆高齡化社會的迷思》,台北:台灣商務。(原書Frank Schirrmacher [2006]. Das methusalem-komplott.) 林美姿、陳怡貝、萬敏婉 (2005年9月)。〈人生50=失業〉。《遠見雜誌》,231:52-58。 林素霞 (1992)。《我國中高年勞工職業問題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美國人年齡歧視訴訟案件大增〉(2002),上網日期:2006年2月7日,取自:美國之音中文網頁: http://www.voafanti.com/gate/big5/www.voanews.com/chinese/archive/2002-01/a-2002-01-02-20-1.cfm 徐柏謙 (2006)。《一個不該被遺忘的角落—網路招募的歧視》。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郝充仁 (1999)。〈退休金制度與企業發展〉,《勞工行政》139:27-35。 陳中興 (2003)。〈5月勞參率下跌 失業率升至4.98%〉,《自由時報》,第21頁。 郭玲惠 (1997)。〈論勞工退休金制度〉,《政大法學評論》,58:351-367。 郭芳煜 (2005)。〈目前中高齡者就業問題與措施〉,《社區發展季刊》,110:23-28。 〈就業保險各種實計給付─按性別及年齡組別分〉(無日期),上網日期:2006年7月10日,取自:勞保局統計年報網頁: http://www.bli.gov.tw/attachment_file/report/year/094/h1030.htm 張文上 (2005)。《論勞工退休金條例兼討論中高齡勞工認知與選擇》。銘傳大學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張振成 (1994)。《企業僱用老年人力相關因素之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維玲譯 (1999)。《職場啟示錄─走出新資本主義的迷惘》,台北:時報。(原書Richard Sennett [1998]. The Corrosion of Character: the personal consequences of work in the new capitalism ) 焦興鎧 (1998)。〈對我國就業歧視問題之探討-上〉,《勞工行政》,122:24-28。 楊惠娣 (無日期)。〈中高齡面對未來之挑戰〉,《中高齡求生手冊─職場篇》,頁290-296。 〈臺閩地區歷年人口總數、年增加、自然增加、出生、死亡數及其比率〉(無日期)。上網日期:2006年7月7日,取自:內政部統計處網頁:http://www.moi.gov.tw/stat/ 鄭津津 (2003)。〈美國就業歧視法制之研究—兼論我國相關法制應有之發展〉,《國立台灣大學法學論叢》,32(4):135-205。 鄭津津 (2002)。〈建立年齡歧視法制以保障中高齡者就業權利之研究〉,《政大勞動學報》,12:395-424。 鄭津津 (1999)。〈從美國就業年齡歧視法看中高齡就業促進〉,《中高齡勞工就業問題與對策》,頁53-80。 鄧雅玲 (2005年3月)。〈中年職場危機風暴 企業雇用白領中年員工調查〉。上網日期:2006年5月29日,取自:Careernews: http://media.career.com.tw/epaper/enews/center_news.asp?no3=21526 劉鶯釧 (2001)。〈勞動參與率〉,《大紀元時報》。上網日期:2006年4月13日。取自http://www.epochtaiwan.com/content_detail.asp?art_id=1204 龔文廣 (1998)。〈中高齡者就業問題分析〉,。李漢雄、曾敏傑(編),《中高齡勞工就業問題與對策》,頁1-11。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 龔文廣 (1999)。〈就業機會創造、就業障礙及就業歧視-下〉,《勞工行政》,132:42-47。 英文 Benson Rosen & Thomas H. Jerdee (1976). The influence of age stereotypes on managerial decision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1(4), 428-432. Casey, Bernard (1992). Redundancy and Early Retirement : The Interaction of Public and Private Policy in Britain, Germany and The USA.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30(3), 425-443. Charles. W. MuEller, Elizabeth M. & Elizabeth H. Boyle (1989). Age Discrimination in Earnings in a Dual Economy Market. Research on Aging, 11(4), 492-507. Crew, James C. (1984). Age Stereotypes as A Function of Ra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7(2), 431-435. Ehrenberg, Ronald G. & Smith Robert S. (2000). Modern labor economic : theory and public policy. (7th ed.). Cornell University: Addison Wesley. Galen, Michele (1993). Myths About Older Workers Cost Business Plenty. Business Week, 3351: 83. Gunther Schmid (1984).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Labor Market Discrimination: A Theoretical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ex Discrimination. Sex Discrimination and Equal Opportunity, pp.264-308. Jo Ann Lee & Tanya Clemnons (1985) Factors affecting employment decision about older worker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0(4), 785-788. Keaton, Pual N. & Larson, Beth (1989). Age Discrimination in Employment: Case Law and Implications for Employers. Labor Law Journal, 40, 575-581. McGoldrick, Ann E. & Arrowsmith James (1993). Recruitinf advertising: discrimination on the basis of age. Employee Relation, 15(5), 54-66. Patel, B., & Kleiner, B.H. (1994). New developments in age discrimination. Labor Law Journal, 45,709-712. Rhodes, S. R. (1983). Age related differences in work attitudesand behavior: a review and conceptual 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3(2), 328-367. Rife John C. & First, Richard J. (1989). Discouraged older workers: an exploratory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ing and Human Development, 29(3), 195-203. Worsley, Richard (1996). Only Prejudices Are Old and Tired. People Management 2, 20-23.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33071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本文以年齡歧視(age discrimination)為理論架構,探討台灣職場中是否存在對於中高齡者的年齡歧視。首先,針對目前台灣中高齡者的就業狀況與問題做探討,再透過訪問企業端的人資部門人員來觀察年齡歧視的發生原因,最後,藉由訪問學者專家以找出可能的解決方式。
研究結果發現,某些產業的確存在著年齡歧視,歸結其對於中高齡者的刻板印象如下: 1.中高齡者體力不佳:他們認為中高齡者因為年紀大,體力狀況無法負荷工作量,如果碰到要輪班或是值夜班的情形,中高齡者也多半有家庭要照顧而無法輪班或值班。 2.中高齡者不好管理:他們認為中高齡者通常工作經驗多,因此可能帶來前一個工作的工作習性,與新的工作契合程度不佳;再者,中高齡者因為年紀大,而通常主管的年紀都比中高齡者年紀小,因此可能造成主管不好意思管理,或是中高齡者倚老賣老、老油條等等的情形。 3.中高齡者發展有限:有的人資專員認為,中高齡者因為年紀較大,因此能在公司服務的時間也有限制,因為中高齡者距離最低退休年齡較近,所以在招募時可能不想僱用中高齡者。 總體而言,對中高齡者的年齡歧視依然存在於職場環境中,政府除了開辦施政措施之外,在改善年齡歧視上也要有相當的施政辦法,而媒體也該盡到告知社會大眾的責任,好讓閱聽人關注年齡歧視的問題。 | zh_TW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13T04:23:56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94-R93342021-1.pdf: 419856 bytes, checksum: 503bb64a23c115ecbe1841d8cf27d48c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05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問題意識與研究目的 …………………………………………… 3 第三節 相關名詞解釋 ……………………………………………………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6 第一節 中高齡勞動人口的增加 ………………………………………… 6 第二節 中高齡勞工的就業問題 ………………………………………… 10 第三節 年齡歧視 ………………………………………………………… 14 第四節 企業招募過程的考量因素 ……………………………………… 20 第五節 小節與研究問題 ………………………………………………… 23 第三章 報導方法 ……………………………………………………………… 25 第一節 訪問對象的選擇 ………………………………………………… 25 第二節 主要問題架構 …………………………………………………… 28 第四章 深度報導 ……………………………………………………………… 30 第一節 中高齡失業悲歌 ………………………………………………… 31 第二節 就業大不易 ……………………………………………………… 35 第三節 中高齡為企業招募時的犧牲者 ………………………………… 39 第四節 中高齡勞工形同孤兒 …………………………………………… 49 第五節 一籮筐的政府政策 ……………………………………………… 53 第六節 促進就業露曙光? ……………………………………………… 5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61 第一節 研究發現 ………………………………………………………… 61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 64 參考書目 ………………………………………………………………………… 65 | |
dc.language.iso | zh-TW | |
dc.title | 年齡歧視為中高齡勞工就業殺手? | zh_TW |
dc.title | Is Age Discrimination an Obstacle to Middle-Aged Workers? | en |
dc.type | Thesis | |
dc.date.schoolyear | 94-2 | |
dc.description.degree | 碩士 | |
dc.contributor.coadvisor | 卓亞雄 |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焦興鎧,彭文正 | |
dc.subject.keyword | 年齡歧視,中高齡,就業,人力資源, | zh_TW |
dc.subject.keyword | Age Discrimination,Middle-Aged,Employment,Human Resource, | en |
dc.relation.page | 69 | |
dc.rights.note | 有償授權 | |
dc.date.accepted | 2006-07-23 | |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 | 社會科學院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新聞研究所 | zh_TW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新聞研究所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ntu-94-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 410.02 kB | Adobe PDF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