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32094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劉順仁 | |
dc.contributor.author | Yuan-Lung Lien | en |
dc.contributor.author | 連元龍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21-06-13T03:31:27Z | - |
dc.date.available | 2006-08-01 | |
dc.date.copyright | 2006-08-01 | |
dc.date.issued | 2006 | |
dc.date.submitted | 2006-07-27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Alvin A. Arens, James K. Loebbeck「Auditing , an integrated approach」第7版,Prentice Hall出版,1997
Lyn M. Fraser-Aileen Ormiston 「Understanding FINANCIAL STATEMENTS」第6版2001年 賴英照大法官六秩華誔論文集「現代公司法制之新課題」,元照出版,2005年8月 黃銘傑著「公開發行公司法制與公司監控」,自刊,2001年11月 劉順仁著「財報就像一本書」,時報出版2005年 蕭子誼編著「商業會計法」,智勝文化,2006年1月 鄭丁旺著「初級會計學」上冊,自刊,2001年7月第七版 吳琮璠著「審計學-新觀念與本土化」,智勝文化,2002年7月再版 William C. Boynton. Raymond N. Johnson著劉敏欣、張中民、曾繁羽譯「現代審計學」上冊,台灣西書,2005年8月 謝劍平著「財務報表分析」,智勝文化,2006年5月 姜世明著「律師民事責任論」,元照,2004年4月 賴英照著「最新證券交易法解析」,自刊,2006年2月 陳春山「不實財務報告之民事責任法律適用爭議」現在公司法制之新課題,2005年8月 謝易宏主編財經法經典案例系列,新學林,2005年7月 曾宛如著「證券交易法原理」,元照,2005年3月三版 葉銀華著「蒸發的股王」,商智文化,2005年1月 葉銀華著「透視上市公司」,先覺出版,2004年1月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審計準則公報及審計實務指引合訂本」,2006年2月 劉連煜著「新證券交易法實例研習」,自刊,2002年8月 陳峰富著「關係企業與證券交易」,五南,2005年5月 易明秋著「公司治理」,弘智文化,2003年初版 柯芳枝著「公司法論」,三民書局,2004年5月 邱聰智著「民法債篇通則」,輔大法學叢書,1987年初版 王文宇著「新公司與企業法」,元照出版,2003年1月 蔡逸芳「會計師財務報表簽證之法律責任-賠償上限與比例責任之研究」,台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 黃明看,我國審計法制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曉芬,從公司治理論會計師之角色定位與規範,國立台北大學法學系碩士班論文,民國2003年5月 蕭萬龍,會計師簽證民事責任之研究,中原大學財經法學系碩士論文,民國2003年7月 洪玉美,會計師財務報表簽證之法律責任-責任歸屬與第三人範圍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1996年6月 黃柄勳,會計師執行財務報表查核對利害關係人所負民事責任之研究,逢甲大學會計財稅所碩士論文,民國2002年 賴冠仲,會計師執行財務報表簽證對第三人民事責任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專業碩士班,民國2001年7月 許明賓,會計師法律責任-以證券交易法第三十二條為例,逢甲大學會計與財稅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9月 施玉春,從公司治理論我國會計師之角色與責任,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7月 黃超邦著「淺談新修正證券交易法下有關會計師簽證財報不實責任」,證券暨期貨月刊第24卷第3期,2006年3月 林嬋娟、蔡彥卿教授著「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型態及其法律責任的比較研究」(我國與其他國家的比較分析),台北市證券商業同業公會委託,1995年 周志誠「台灣會計師法律責任之實證研究」,會計師會訊第202期,2000年 蔡彥卿、薛富井、華琪筠、陳韻如著「會計師之法律責任研究報告」,中華民國會計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委託研究報告,2003年5月 陳文智「論會計師之注意義務-專業之注意義務」,月旦法學雜誌127期,2005年12月 曾宛如著「有關不實財報會計師民事責任之探討」「現代公司法制之新課題」,元照,2005年8月 姜世明著「德國會計師之第三人責任之研究」,司法周刊第994、995期,2000年8月 陳春山「不實財務報告之民事責任法律適用爭議」「現代公司法制之新課題」,2005年8月 林文里著「資訊不實所致損害賠償金額的計算方法」「現代公司法制新課題」,元照,2005年8月 林嬋娟、管夢欣「財務報表查核之舞弊考量」,今日會計 馬秀如「非法事項、錯誤及舞弊」,會計研究月刊第129期,85年8月 中華會計教育協會「公司監理與會計專業發展座談會紀實」,會計月刊第194期 馮震宇「從博達案看我國公司治理的未來與問題」,月旦法學雜誌,2004年10月 柯承恩「我國會計專業發展的問題與挑戰」,證券暨期貨管理第21卷第5期,2003年5月 林嬋娟、戚務君「美國最高法院推翻安達信之判決:影響與省思」,會計月刊第236期 范曉玲「公司治理及財務審計之新紀元-2002年美國證券交易Sarbanes-Oxley法案簡介」,月旦法學雜誌第89期,2002年10月 陳惠玲「偵察財報舞弊可能性之理論-以SAS No.99為師」,貨弊觀測與信用評等,2004年9月 陳惠玲「偵察財報舞弊可能性之試作」,貨弊觀測與信用評等,2004年9月 方順逸、李冠皓、黃培琳「財報舞弊公報SAS No.99概述」,貨弊觀測與信用評等,2004年9月 方順逸、李冠皓、黃培琳「借鏡沙氏法案進行修法之探討」,貨弊觀測與信用評等,2004年9月 柯承恩「我國公司監理體系之問題與改進建議上、下」,會計研究月刊第173、174期,2000年4月、5月 涂宏鈺「由博達案談會計師專業責任問題座談會紀要」,稅務旬刊,2004年8月 劉紹棟「綜合百家:台灣的公司治理模式與改革」,集保月刊第108期,2002年11月 陳錦隆,會計師查核簽證財務報表之民事責任(上),會計研究月刊,第171期,民國2000年2月 陳錦隆,會計師查核簽證財務報表之民事責任(中),會計研究月刊,第172期,民國2000年3月 陳錦隆,會計師查核簽證財務報表之民事責任(下),會計研究月刊,第173期,民國2000年4月 黃銘傑,從安隆(Enron)案看我國會計師民事責任之現狀,月旦法學第85期,2002年6月 黃銘傑,從公司監控之觀點論會計師民事責任制度改革之方向與作法研究,「公開發行公司法制與公司監控-法律與經濟之交錯」,元照,2001年9月 范曉玲、王元勳,過失所致之純粹經濟上損失(上)(下)-從律師、會計師責任談起,月旦法學第26、27期 劉連煜,論證券交易法一般反詐欺條款之因果關係問題,公司法理與判決研究(一),1995年初版 章友馨著「從證交法新增訂第二十條之一論會計師過失責任之舉證責任歸屬」,證券暨期貨月刊第24卷第2期,2006年2月 謝文益編著「應收款項及營業收入之查核、應付款項及費用之查核」,中華民國會計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研習班講義,2004年12月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32094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95年1月11日修正施行的證券交易法第20條之1,第3項明訂會計師對於公開發行公司審計失敗民事賠償責任;行政院所提新修正會計師法亦在立法院審議中,若修正完成,我國法制關於會計師的審計法律責任,將有明確規定。在新法可能強制會計師投保責任保險,及投資人保護中心積極對財報不實的涉案者提出訴訟的雙重背景下,日後會計師就其審計失敗的個案,將面臨極大的訴訟索賠壓力。
會計師審計業務執行所生的法律責任,是科際整合的研究議題。國內的研究,側重美國案例的介紹與立法政策抉擇的申論。有關司法實務界對會計師審計業務相關判決的整理,則付諸闕如。本文整理現有的七個會計師法律責任的實務判決,再佐以近年博達、國揚等十餘個重大財報不實的管理舞弊案例判決,融入會計師審計業務執行及其法律責任論述中,以明瞭法院在具體審計議題的官方看法,作為會計實務界的重要參考。 本文架構,「緒論」章中除介紹研究動機外,並將研究心得結論提早申述。「財務報表的形成」、「財務報表之審計」等兩個章節,依序介紹審計標的、審計工作,並在重要議題如報表調整權、重大性等,引述法院在實務判決表示的見解。「財報不實與審計失敗」則是本文由會計學領域的討論步入法律學領域討論的轉折點,以法院判決文字表述具體的財報不實案例,並討論審計失敗、審計過失的概念,發現司法界似乎不認為一般公認審計準則的遵守,可以形成會計師無過失的充分條件。「會計師審計失敗的一般民事責任」和「證券交易法會計師審計失敗的法律責任」兩章,除了對會計師的民事、刑事責任依法律條文的規定與美國判決先例,分類論述外,並以台灣僅有控告會計師的六個民事判決和一個刑事判決,置入相關歸責條文中說明,顯然我國法院基於衡平的考量,拒絕就會計師的輕微過失判令高額的損害賠償。此一現象在證券交易法新增訂第20條之1第5項對會計師審計過失明定僅負「比例責任」後,容或有改變之可能。筆者並對會計師審計過失與投資人損失的「損害因果關係」提出看法,試圖以因果關係推衍的限縮,使發生審計過失的失職會計師,負擔合理數額的審計失敗賠償責任。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On January 11 of 2006, the amendment of the Security Exchange Act about the external auditor’s civil liability has been put into force. In addition, the amendment of the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Act (called the CPA Act)proposed by The Executive Yuan is canvassed in the Legislative Yuan, if the amendment is adopted, there will be a definite framework of the auditor’s liability. Because the amendment of the CPA Act may possibly enforce CPAs to take out the liability insurance, and the Investors Protection Center may take actions of false financial statement forwardly, the CPAs will face heavy pressure of litigation in the future.
The liability of CPAs is a matter involved in different subjects. The domestic research stresses introduction of the U.S. cases and the legislation policy choice. The collation of related judicial practical is lacking. The dissertation collates seven judgments about CPAs’ liability and also introduces several cases about management fraud to develop the judicial points of view in such cases and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CPAs. The first chapter of this dissertation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motive and research conclusion in advance. The following two chapters, “the Arising Process of Financial Statement” and “the auditing of Financial Statement”, introduce the auditing objects, the auditing process, several considerable issues and the judicial points of view. The following chapter, “False Financial Statement and Auditing Fail”, is a turning point from accounting to law, discusses such concepts by judicial decisions, and finds that the court didn’t consider the compliance of GAASs being a absolute reason to prevent liability. The last two chapters, “the General Civil Liability of CPAs” and “the CPAs’ Legal Liability under the Security Exchange Act”, allocate the civil liability, the criminal liability of CPAs, and the leading cases in U.S. to compare with domestic judgments. It is obviously that the court didn’t let the CPAs take the heavy burde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cept of equity. And this appearance may change after the amendment of the Security Exchange Act has been taken into force. The dissertation also defines the causation in order to let CPAs take reasonable liability. | en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13T03:31:27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95-P92744007-1.pdf: 683575 bytes, checksum: 8ed0506d343af04ca752a99bc1797bfc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06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13
研究動機 ………………………………………………………………13 研究素材與方法 ………………………………………………………15 研究心得 ………………………………………………………………17 論文架構 ………………………………………………………………18 未來趨勢預測 …………………………………………………………19 第二章 財務報表之形成……………………………………………………21 第一節 定義 …………………………………………………………21 第二節 財務報表的作成權責 ………………………………………25 第三節 財務報告之內涵 ……………………………………………26 第四節 財務報表應依據的規範 ……………………………………29 第五節 財務報表之使用人 …………………………………………31 一、內部使用人 ……………………………………………………32 二、外部使用人 ……………………………………………………32 (一)股東(含潛在投資人) ………………………………………32 (二)公司債權人 …………………………………………………33 (三)特定外部人 …………………………………………………33 (四)稅捐機關 ……………………………………………………33 (五)主管機關 ……………………………………………………33 (六)市場研究學術單位及信用評等機構 ………………………34 第六節 小結:財務報導的外部監理人—會計師 …………………34 第三章 財務報表之審計……………………………………………………36 第一節 審計的主角-會計師 ………………………………………36 第二節 審計的標的 …………………………………………………37 第三節 審計的目的 …………………………………………………38 一、重大性 …………………………………………………………38 二、合理確信、允當表達 …………………………………………39 第四節 審計的方法 …………………………………………………40 一、第一階段:執行風險評估 ……………………………………41 (一)確認攸關的財務報表資訊 ………………………………41 (二)瞭解企業及其環境 ………………………………………41 (三)制訂重大性標準 …………………………………………42 (四)暸解內部控制 ……………………………………………42 (五)確認查核風險 ……………………………………………43 1.查核風險的意義 …………………………………………43 A.固有風險 ………………………………………………43 B.控制風險 ………………………………………………43 C.偵查風險 ………………………………………………43 2.查核風險模型 ……………………………………………44 二、第二階段:查核規劃 …………………………………………44 查核計畫(Audit Plan) ……………………………………45 查核程式(Audit Program) …………………………………45 三、第三階段:查核執行 …………………………………………45 四、第四階段:評估與溝通 ………………………………………53 第五節 審計的規範 …………………………………………………54 第六節 審計的結果 …………………………………………………56 第四章 財報不實與審計失敗………………………………………………58 第一節 財報不實的概念 ……………………………………………58 第二節 財報不實的類型 ……………………………………………59 一、與管理當局掏空資產有關之財報不實 ………………………59 (一)資產挪用:東隆五金案……………………………………59 (二)虛增營收:博達案…………………………………………59 (三)出售應收帳款美化帳面:博達案…………………………60 (四)管理階層挪用公司資金,仍以現金及約當現金記載於財報:國揚案 ………………………………………………61 (五)原屬虛列庫存,製作不實銷貨增列應收帳款以掩飾:正義食品案 ……………………………………………………61 (六)公司流動資產供為關係人借款之擔保,未於關係人交易以附註揭露:順大裕案 ……………………………………62 (七)以土地買賣關係人交易掩飾管理階層侵占之資金:立大農畜案 ………………………………………………………62 (八)未於期後事項揭露負責人挪用公司資金:大中鋼鐵、友力資訊案 ……………………………………………………63 (九)偽造放款銀行函證、長短期借款記載不實:匯豐證券案 …………………………………………………………64 (十)長期投資價值登載不實:訊碟案 ………………………65 二、盈餘操縱 ………………………………………………………65 (一)偽作不實銷售,虛增獲利:駿達建設案 ………………65 (二)營收過早入帳 ……………………………………………66 (三)費用資本化 ………………………………………………66 三、財務預測不實 …………………………………………………67 第三節 管理舞弊與審計失敗 ………………………………………68 第四節 審計失敗的認定依據 ………………………………………71 一、一般公認審計準則是否會計師的護身符? …………………71 二、專業上注意義務 ………………………………………………72 三、中外判決實例 …………………………………………………74 第五章 審計失敗的一般民事責任…………………………………………78 第一節 概說 …………………………………………………………78 第二節 對委任人的責任 ……………………………………………80 第三節 對特定受益人之責任 ………………………………………82 第四節 對利害關係人的民事責任 …………………………………84 一、美國法上的討論 ………………………………………………84 二、英國德國的見解 ………………………………………………86 三、我國實務判決 …………………………………………………86 案例一:丸億案…………………………………………………87 案例二:國產汽車 ……………………………………………89 案例三:萬有紙業 ……………………………………………90 第六章 證券交易法會計師審計失敗的法律責任…………………………94 第一節 財報審計失敗的民事責任 …………………………………95 一、修法前實務案例: ……………………………………………95 案例一:順大裕…………………………………………………95 案例二:大中鋼鐵 ……………………………………………97 案例三:立大農畜 ……………………………………………98 二、新法的責任構成要件 …………………………………………101 (一)審計標的須為經會計師簽證而依證券交易法申報或公告的財務報告與財務業務文件 ………………………………101 (二)須主要內容有虛偽或隱匿 ………………………………102 (三)會計師有不正當行為或違反或廢弛其業務上應盡之注意義務 …………………………………………………………102 (四)審計失敗行為與損害有因果關係 ………………………102 (五)請求權人限於有價證券的善意「取得人」、「出賣人」或「持有人」 ………………………………………………102 三、比例責任 ………………………………………………………103 四、應引用詐欺市場理論,推定因果關係存在 …………………104 五、認定「審計失敗」所致的損害數額後,再按過失比例定賠償金額 ………………………………………………………………105 第二節 公開說明書審計失敗的民事責任……………………………110 一、適用標的 ………………………………………………………110 二、構成要件 ………………………………………………………110 三、請求權人 ………………………………………………………111 四、損害賠償範圍 …………………………………………………111 五、判決實例 ………………………………………………………111 第三節 審計失敗的刑事責任 ………………………………………112 一、證券交易法第174條第2項第2款 不實查核罪 ………… 112 案例一:東隆五金案………………………………………… 114 二、刑法第215條 業務上登載不實罪……………………………116 三、其他會計師因審計過程可能涉及的刑事責任 ………………116 (一)洩露業務上秘密罪 ………………………………………116 (二)證券詐欺罪 ………………………………………………116 (三)內線交易罪 ………………………………………………116 第四節 會計師的懲戒責任…………………………………………117 一、依會計師法懲戒………………………………………………117 二、依證券交易法所為處分………………………………………118 三、懲戒處分在司法訴訟之作用…………………………………120 參考文獻 ……………………………………………………………………122 參考判決 ……………………………………………………………………126 附錄一:訂定重大性標準之工作底稿………………………………………128 附錄二:應收票據之查核程式工作底稿……………………………………129 附錄三:預付款項查核程式之工作底稿……………………………………131 附錄四:美國第三人範圍演進之重要案例…………………………………132 附錄五:美國侵權行為第二整編所擬制之會計師第三人責任案例………135 | |
dc.language.iso | zh-TW | |
dc.title | 會計師審計法律責任之研究-以本土判決案例為中心 | zh_TW |
dc.title | A Research Opon Legal Liabilities of CPA Audit Activities - Focus on Local Judgement and Precedent | en |
dc.type | Thesis | |
dc.date.schoolyear | 94-2 | |
dc.description.degree | 碩士 |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王泰昌,劉啟群,劉順仁 | |
dc.subject.keyword | 會計師責任,審計失敗, | zh_TW |
dc.subject.keyword | Liabilities of CPA,Auditing Fail, | en |
dc.relation.page | 135 | |
dc.rights.note | 有償授權 | |
dc.date.accepted | 2006-07-28 | |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 | 管理學院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會計與管理決策組 | zh_TW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會計與管理決策組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ntu-95-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 667.55 kB | Adobe PDF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