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法律學院
  3. 法律學系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31105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值語言
dc.contributor.advisor廖義男
dc.contributor.authorHsiao-Hua Chiuen
dc.contributor.author邱曉華zh_TW
dc.date.accessioned2021-06-13T02:30:03Z-
dc.date.available2007-03-01
dc.date.copyright2007-01-29
dc.date.issued2007
dc.date.submitted2007-01-25
dc.identifier.citation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MS Word自動筆劃排序)
學位論文
* 毛俊傑,「外國人強制收容制度之研究-以入出國及移民法第三十六條第一項為中心」,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 王仁弘,「我國外國人收容政策執行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3年。
* 吳佩諭,「對於外國人基本人權給予尊重之研究-以我國法制為觀察重心」,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碩士論文,2002年6月。
* 吳慧娟,「我國與日本之外國人行政爭訟法制之比較研究」,中央警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 周燕輝,「行政調查法制之研究-以警察臨檢法規範為核心」,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 林孟楠,「論外國人的國際遷徙自由」,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7月。
* 蔡欽奇,「外國人收容制度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 湯東穎,「行政強制執行救濟程序之研究」,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專書著作
* 「CNN科技與生態:學習英語探索新知」,希伯崙公司出版,2004年12月。
* 刁仁國 譯,日本出入國管理及難民認定法,中央警官學校新知譯粹第4輯,1996年5月。
* 刁仁國,入出境管理法論,中央警察大學發行,2001年3月。
* 中國大陸法制研究第十一輯,司法院印行,2002年10月。
* 王兆鵬,搜索扣押與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國立臺灣大學法學叢書(124),2000年9月。
* 王兆鵬,路檢、盤查與人權,國立臺灣大學法學叢書(128),2001年6月。
* 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增訂8版,2003年8月。
* 吳庚,行政爭訟法論,修訂版,1999年5月。
* 吳庚,憲法的解釋與適用,2003年9月。
* 李惠宗,行政法要義,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版,2002年10月。
* 李惠宗,憲法要義,元照,2001年8月。
* 李震山,人性尊嚴與人權保障,修訂再版,2001年11月。
* 李震山,警察任務法論,4版,1998年2月。
* 李震山,警察法論─警察任務編-,2002年10月。
* 李鴻禧譯,蘆部信喜著,憲法,元照,2001年4月。
* 周宗憲譯,阿部照哉等編,憲法(下)-基本人權篇,元照,2001年3月。
* 林山田,刑事法論叢(一),1997年。
* 林山田,刑法通論,修訂5版,1995年5月。
* 林石猛,行政訴訟類型之理論與實務,學林,2002年10月。
* 林紀東,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一),三民書局,1993年1月,修訂7版。
*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冊,2003年9月。
* 法治斌、董保城,中華民國憲法,修訂再版,1997年8月。
* 翁岳生 編,行政法二○○○,上、下冊,2版,2000年7月。
* 許志雄等著,現代憲法論,元照,2000年3月。
* 許宗力,法與國家權力,1992年4月。
* 陳計男,行政訴訟法釋論,自版,2000年1月。
* 陳敏,行政法總論,自版,4版,2004年11月。
* 陳清秀,行政訴訟法,翰蘆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6月。
* 陳隆志,當代國際法引論,元照,1999年。
* 陳慈陽,基本憲核心理論之實證化及其難題,2000年5月。
* 陳慈陽,憲法學,元照,2004年1月。
* 陳新民,中華民國憲法釋論,三民,1999年10月。
* 陳新民,行政法學總論,自版,修訂7版,2000年8月。
* 傅崑成等譯,美國憲法逐修釋義-附模範州憲法(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US Constitution), 三民書局,1991年8月。
* 曾文昌,入出國及移民法釋論,正中書局,2版,2000年3月。
* 曾啟玄,限制出境制度之實務研析,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7月。
* 湯德宗,行政程序法論─論正當行政程序,元照,2版,2003年10月。
* 廖義男,國家賠償法,三民書局,1995年5月。
* 管歐,中華民國憲法論,三民,修訂再版,1974年。
* 管歐,憲法新論,五南,增訂25版,1992。
* 劉慶瑞,中華民國憲法要義,修訂版,1996年。
* 蔡志方,行政救濟法新論,元照,2001年8月。
* 蔡宗珍,憲法與國家(一),元照,2004年4月。
期刊論文
* 刁仁國、蔡庭榕,論外國人人權-以一般外國人之入出境管理為中心,收錄於《「外國人人權」學術研討會》,憲政時代,25卷1期,1999年7月。
* 王致雲,中華民國人民的平等權,收錄於《中華民國憲法論文集》,三民,1987年。
* 吳志光,行政執行措施之法律救濟途徑-評高雄高等行政法院92年度訴字第1080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115期,2004年12月。
* 宋重和,檢警偵查權限行使之監督-兼論法官保留之迷思,警學叢刊,36卷6期,2006年5月。
* 李孟玢,論世界人權宣言之基本性質與法律效力,收錄於《中正大學法學集刊》,1期。
* 李念祖,論我國憲法上外國人基本人權之平等保障適格,憲政時代,27卷1期,2001年7月。
* 李建良,大陸地區人民的人身自由權,台灣本土法學雜誌,11期,2000年6月。
* 李建良,外國人權利保障的理念與實務,收錄於《移民制度與外國人人權問題座談會》,台灣本土法學雜誌,48期,2003年7月。
* 李建良,基本權利理論體系之構成及其思考層次,收錄於「憲法理論與實踐(一)」,1999年7月。
* 李建良,違規車輛拖吊及保管之法律問題-兼論行政強制執行基本體系之再構成及其相關問題,政大法學評論,53期,1995年6月。
* 李震山,從憲法保障基本權利之觀點論大陸地區人民之收容與遣返-以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18條為中心,警察法學叢刊,第5期,2006年10月。
* 李震山,程序基本權,月旦法學教室,19期,2004年5月。
* 李震山,訴願先行程序與人民訴願權之保障,月旦法學雜誌,66期,2000年11月。
* 李震山,論入出境管理之概念與範疇,警專學報1卷8期,1995年6月。
* 李震山,論外國人之憲法權利,收錄於《「外國人人權」學術研討會》,憲政時代,25卷1期,1999年7月。
* 李震山,論行政管束與人身自由之保障,警政學報第26期,1995年1月。
* 李震山,論移民制度與外國人基本權利,收錄於《移民制度與外國人人權問題座談會》台灣本土法學雜誌,48期,2003年7月。
* 李震山,論訴願之先行程序,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行政法爭議問題研究(下)》,五南,2000年。
* 李震山,檢肅流氓條例與留置處分-「不具刑事被告身分者」之人身自由保障,台灣本土法學雜誌,52期,2003年11月。
* 林明鏘,警察職權行使法基本問題之研究,台灣本土法學雜誌,56期,2004年3月。
* 林超駿,概論限制非刑事被告人身自由正當法律程序-以兒少性交易防制條例與精神衛生法為例,憲政時代,29卷4期,2004年4月。
* 林錫堯,行政規則種類與法效力,司法周刊,1280期,2006年3月30日出刊,3版。
* 姜皇池,論外國人之憲法權利,收錄於《「外國人人權」學術研討會》,憲政時代,25卷1期,1999年7月。
* 姜皇池,論外國人之憲法權利,收錄於《國際法與台灣》,學林出版社,2000年。
* 洪文玲,警察取締外國人違法工作之法律問題探討,警政論叢,2004年12月。
* 洪兆隆,「通」情達「譯」──沒有穿袍服也可以贏得尊敬,司法周刊,第3版,1304期,2006年9月14日。
* 張增樑,「大陸偷渡客」收容、遣返及相關問題之研究,警學叢刊,24卷3期。
* 張增樑,我國處理『難民』問題之研究,收錄於《中央警官學校國境警察學系「難民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5年3月。
* 許文義,德國外國人收容法制之研究,警學叢刊,32卷1期,2001年7月。
* 許志雄,人權的「光」與「影」,收錄於《「憲法秩序之變動」學術論文集》,元照,2000年10月。
* 許宗力,基本權主體,月旦法學教室,4期,2003年2月。
* 許宗力,基本權的保障與限制(下),月旦法學教室,14期,2003年12月。
* 許宗力,基本權的保障與限制(上),月旦法學教室,11期,2003年9月。
* 許宗力,論法律保留原則,收錄於氏著「法與國家權力」,1995年,2版1刷。
* 許義寶,德、日外國人入出境管理法制之研究,收錄於蔡庭榕計畫主持之《外國人入出境管理法制之研究》,2000年。
* 陳文雄,外國人收容之法律程序-向管收學習,收錄於警大外事警察學系《入出境及居留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4年5月。
* 陳文雄,收容與遣送外國人之法律問題,警學叢刊,28卷1期,1997年7月。
* 陳信良,非法外籍勞工管理的相關法律問題研究,警學叢刊,28卷1期,1997年7月。
* 陳春生,行政裁量之研究,收錄於氏著「行政法之學理與體系(一)-行政行為形式論」,三民書局,1996年8月。
* 陳英鈐,撤銷訴訟與行政處分之停止執行-人民權利保護的櫥窗,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行政法爭議問題研究(下)」,五南,2000年12月。
* 陳隆志,世界人權宣言五十週年的回顧與前瞻,收錄於新世紀智庫論壇,4期,1998年11月。
* 陳新民,人民「旅行權」之保障與限制,收錄於氏著「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下)」,
* 黃友信,國際社會變遷下之日本外國人入國管理制度,中央警察大學國境警察學報,2期,2003年10月。
* 黃昭元,台灣與國際人權公約,新世紀智庫論壇,4期,1998年11月。
* 黃榮堅,刑法解題-關於故意及過失,收錄於刑法問題與利益思考,1996年12月。
* 黃燕,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中關於治安機關逕行強制大陸人民出境問題之意見,司法周刊,590期。
* 楊雲驊,法官保留與檢察官的緊急搜索權,法學講座第5期,2002年1月,頁5。
* 廖元豪,「海納百川」或「非我族類」的國家圖像?--檢討民國九十二年的「次等國民」憲法實務,全國律師,2004年4月。
* 廖元豪,多少罪惡假「國家安全」之名而行?-簡介美國反恐措施對人權之侵蝕,月旦法學雜誌,131期,2006年4月。
* 廖元豪,美國反恐怖主義相關法律措施之簡介與評論,月旦法學雜誌,2002年1月。
* 廖元豪,從「外籍新娘」到「新移民女性」--移民人權的法學研究亟待投入」,臺灣本土法學雜誌,2004年8月。
* 廖元豪,歐洲人權公約對平等權之保障--以歐洲人權法院判決為中心,憲政時代,2000年1月。
* 廖義男,行政執行法簡介,臺灣本土法學雜誌,8期,2000年3月。
* 廖義男,國家賠償法與公務員執行職務之關係,公務人員月刊,14期。
* 蔡宗珍,基本權主體,月旦法學雜誌,46期。
* 蔡茂寅,平等權,月旦法學雜誌,46期,1999年3月。
* 蔡茂寅,停止執行決定之競合問題,月旦法學雜誌,77期,2001年10月。
* 蔡進良,論行政救濟上人民權利之暫時保護-新修正訴願法與行政訴訟法之檢討,月旦法學雜誌,47期,1999年4月。
* 蔡震榮,拘提管收與人身自由之限制-評釋字第五八八號解釋,月旦法學雜誌,124期,2005年9月。
* 蔡震榮、王曰諾,論警察職權行使與權利救濟,中央警察大學學報,42期,2005年6月。
* 鄭立民,美國對非法外國人之收容遣返及司法審查入出境管理法制,警學叢刊,31卷1期,2000年7月。
* 鄭家捷、戴羽君,簡介美、日法庭通譯制度,司法改革雜誌,61期,2006年3月。
* 蕭淑芬,憲法上權利之概念,月旦法學雜誌,104期,2004年1月。
* 賴械壹、彭鏡琴、吳慧娟,淺析外國人之基本權及其限制,國境警察學報,2005年12月。
* 簡建章、張增樑,非法外籍勞工及大陸地區偷渡人民之收容及遣返,收錄於李震山等著,《入出國管理及安全檢查專題研究》,中央警察大學,1999年。
會議報告
* 內政部警政署外國人收容所2006年2月簡報資料。
* 內政部警政署編印,警察職權行使法逐條釋義,2003年11月。
* 民國91年10月16日,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554號,政府提案第8786號。
* 我國移民政策與制度總體檢案調查報告,監察院 編印,2005年6月初版。
* 李震山,外國人出境義務之履行與執行-德國「外國人法」中相關規定之評釋,收錄於《中央警察大學國境學系論文研討會論文集》,1998年3月26日。
* 桃園地區94年度檢警聯席會議紀錄,會議日期:2005年12月8日,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檢察署編印。
* 第三屆監察院人權保障工作彙總報告,監察院人權保障委員會編印,2005年1月7日初版。
* 許義寶,論外國人入國之自由與限制,收錄於「我國入出國及移民法制之變革與挑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年5月5日。
* 陳啟源,美國移民管理制度之探討,收錄於中央警察大學國境警察學系「入出國管理及毒品查緝」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0年6月。
* 劉進福,日本外人入出境管理之研究,收錄於「中央警官學校國境警察學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2年5月。
* 謝立功、邱丞燁,我國移民政策之前瞻規劃,收錄於「我國入出國及移民法制之變革與挑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年5月5日,主辦單位:內政部戶政司、中央警察大學國境警察學系。協辦單位:內政部警政署入出境管理局、中央警察大學移民研究中心。
機關函示
* 內政部警政署89年10月19日警署外字第217079號函、89年11月16日台(89)內警字第8989840號函、91年3月5日警署外字第0910041845-1號函、91年4月15日警署外字第0910066904號函、91年7月2日警署外字第0910113720-2號函、94年11月28日警署外字第0940154號函。
* 行政院84年4月11日臺83內字第1246號函。
*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91)署情三字第0910002483號函。
* 法務部91年6月17日法檢字第0910802837號,法務部公報第283期,頁48至50。
* 桃園縣政府警察局94年12月5日桃警外字第0940051070號函。
* 桃園縣政府警察局桃園分局「加強查處外籍配偶假結婚從事非法工作及非法仲介專案」(正緣專案)細部執行計畫。
網路資源
* 「香港人權監察」中文人權公約資料庫(http://www.hkhrm.org.hk/database/15h1.html)
* 大紀元時報(http://www.epochtimes.com.tw)
* 內政部統計資訊服務網(http://www.moi.gov.tw/stat/)
* 內部部警政署入出境管理局法規查詢網頁(http://www.immigration.gov.tw/frm_lawsearch.asp)
* 台灣人權促進會網站http://www.tahr.org.tw/index.php/article/2004/06/15/35/
* 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
* 行政院僑務委員會(http://www.ocac.gov.tw/public/public.asp?selno=149&level=C&no=149)
* 警政署外國人在台生活諮詢雙語網(http://iff.npa.gov.tw/front/about.php)  

二、外文文獻
(一)英文部分(依字母先後排序)
書籍及期刊
* Holmes, Stephen & Sunsten, Cass R.:THE COST OF RIGHTS:WHY LIBERITY DEPENDS ON TAXES, New York: W. W. Norton, 1999.
* Nowak, Manfred:U.N.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CCPR COMMENTARY, Kehl: NP Engel Pub.,1993.
* Susan Sontag, Real Battles and Empty Metapors, N.Y. TIMES, Sept. 10, 2002.
司法判決案例
* American Immigration Lawyers Association, et al., v. Reno, No. 97-0597(D.D.C.)
* Camara v. Municipal Court, 387 U.S. 523(1967).
* Joseph v. United States, 127 Fed.Appx. 79(April 8,2005).
* Liberians United For Peace and Democracy, et al., v. Reno, et al., No. 97-1237.
* Meng Li v. Robert C. Eddy, District Director,INS, No.A97-231CV(D. Alaska,June 12,997)
* Morales-Izquierdo v. Ashcroft, 388 F.3d 1299(9th Cir.2004).
* Shaughnessy v. United States ex rel. Mezei, 73 S.Ct. 625(1953).
* Terry v. Ohio, 392 U.S. 1(1968).
* Wong Yang Sung v. McGrath, 339 U.S. 33(1950).
* Zadvydas v. Christine G. DAVIS and INS, 121 S.Ct. 2491(June 28,2001).
網路資源
美國法律資源網http://www.findlaw.com
http://www.thenation.com/doc/20051107/pitts
http://www.thenation.com/doc/20050530/cole
聯合國網站http://www.un.org/chinese/work/rights/rights.htm

(二)日文部分(依筆劃排序)
專書著作
* 小島武司編,現代裁判法,三嶺書房,1997年4月。
* 田中真次、加藤泰守,行政不服審查法解說,日本評論新社,1963年6月。
* 吉田善明等人,憲法重要判例集,敬文堂出版社,3刷,2003年3月。
* 杉村敏正,行政救済法Ⅰ,有斐閣,1990年11月。
* 杉原泰雄編,憲法の基礎概念Ⅱ,勁草書房,1990年9月。
* 芝池義一,行政救済法講義,2版補訂增補版,有斐閣,2004年9月。
* 南博方、小剛高,全訂註釋行政不服審查法,第一法規,1988年7月。
* 室井力等編,行政手続法、行政不服審査法,日本評論社,1997年10月。
* 雄川一郎等編,現代行政法大系4,有斐閣,1989年8月。
* 萩野芳夫,基本的人權の研究-日本国憲法と外国人,法律文化社,1980年6月15日出版。
* 塩野宏,行政法Ⅱ,2版,有斐閣,1995年1月。
* 藤田宙靖,行政法Ⅰ,青林書院,2003年3月。
期刊論文
* 日比野 勤,外国人の人權(1),法學教室210期,1998年3月。
* 太田益男,基本的人権の概念,收錄於「世界各國の憲法制度」,京都大学憲法研究会 編,有信堂,1966年出版。
* 河上和雄,刑訴法321条1項2号前段の供述不能と強制退去,判例タイムズ,566號,1985年12月。
* 後藤光男,外國人の人權,收錄於「憲法の爭點」,第3版,有斐閣,1999年6月。
* 根森 健,「外国人の人權」論はいま,法學教室183期,1995年12月。
* 野口貴公美,出入国管理行政における行政事件訴訟法二五条の諸問題,收錄於 三辺夏雄等編,法治国家と行政訴訟,有斐閣,平成16(2004)年8月。
* 熊代昭彥 主持,行政強制-8-即時強制の諸問題-1-研究会,ジユリスト。(通號582),1975年3月1日。行政強制-9-即時強制の諸問題-2-研究会,ジユリスト。(通號583),1975年3月15日。行政強制-10-即時強制の諸問題-3-研究会,ジユリスト。(通號584),1975年4月1日。
dc.identifier.uri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31105-
dc.description.abstract論文摘要
我國憲法第一百四十一條規定「中華民國外交,應本獨立自主之精神,平等互惠之原則,敦睦邦交,尊重條約及聯合國憲章,以保護僑民權益,促進國際合作,提倡國際正義,確保世界和平」。我國雖非聯合國之會員國,但積極追求國際化及自由化,且在國際交流頻繁之今日,遵守國際規範,將有助於我國國際地位之提昇。正值入出國及移民署成立之際,有關外國人之取締、強制收容,事涉當事人人身自由,主管機關應依憲法、國際慣例、先進國家立法例斟酌衡量,強化對外國人之權利救濟程序,以便落實依法行政之原則及保障人民基本權利之精神,確保國家利益及提昇國際形象。
畢竟外籍人民與本國人之生活背景不同,難以強求其對本土產生強烈感情,進而與本國人具有認同或歸屬感。基於人類與生俱來之自我防衛思想,為保護自我家園,在某些情形之下,國家政策必須以主權為優先考量,例如入出境事項即為各國主權裁量範疇,此觀點向來亦受國際法認同。在人權與主權議題折衝之下,強制收容外籍人民之行政措施為一適例。當外國人非法入國或逾期停居留而危及我國國家社會安全時,在保障外籍人權與主管機關權宜裁量之兩相權衡下,究竟目前我國法制及實務採取何種規範與措施?主要研究議題分為兩大部分:強制收容制度與其行政救濟程序。目前法規依據為入出國及移民法第36條與就業服務法第68條第4項,有關收容主管機關、事由、時間、程序、地點、救濟皆規定於移民法第36條。
首先從國際法、我國憲法第8條、大法官釋字第155、261、384、523、588號等有關人身自由措施之解釋,有感該強制收容措施拘禁到外國人之人身自由,而認為該制度應受到合憲性檢驗並提出改革建議。在收容事由、期間不明確方面,原本4款事由定義不清,且未區分各款事由輕重程度與違法原因,如第1款受驅逐出國處分未辦妥手續,究指何手續?應於何時辦完手續?均無明確內容,令人無所適從。第2款非法入國,非法定義是否包含行政不法、刑事不法?同款後段逾期停居留,是否不問逾期原因,一律收容?第4款其他在事實上有暫予保護必要,明顯意在保護當事人,與前三款目的在執行最終遣返出境不同。卻列在同一條項,法體系不統一。
違反正當法律程序原則部分,建議收容應加入法院裁定與收容前之逮捕程序。法院事先裁定並非直接肯定法官保留原則,從目前文獻未見詳細討論我國法官保留原則如何推論而來,憲法第8條第2項於二十四小時內移送法院審查,前提限於「因犯罪嫌疑」,但收容並非犯罪,文義上本不符憲法第8條第2項,之所以仍建議由法院裁定,是基於確實實現憲法第8條保障人身自由目的而來,故主張類推適用第8條第2項法官保留原則於強制收容程序。比例原則方面,指目前收容得由警察機關裁量,但實務並未妥當行使裁量權;並應恪遵收容目的在執行遣返,非以遣返為目的之收容,不得為之。故不得以刑案偵審程序進行中為理由要延長收容,此時應認為係移民法第36條第4款無法遣送情形,並得由行政機關為具保、責付其他單位、限制住居或附加其他條件,並說明美國、日本之強制收容法制,與我國制度加以比較。
最後,在法制尚未變革前,就事後之正當法律程序,即行政救濟程序之確立。目前移民法第36條第4項收容異議,就其受理機關、提起時間、給予陳述意見機會、決定組織與程序等要件,均付之闕如。本文就各要件有所補充。並說明收容異議性質應相當於訴願之程序,而非先行程序,以節省訴訟層級,並不至於侵犯訴訟權核心內容,反而更能符合外國人速審速結之需求,以免收容期間隨之延長。本文謹以審慎務實態度應用法律學理於該實際行政行為。
zh_TW
dc.description.provenance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13T02:30:03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96-R92a21023-1.pdf: 1154126 bytes, checksum: 5902d43cf1db899970bf8f49db02fe53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07
en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一項 國際互動全球化 1
第二項 移民議題惹塵埃 2
第三項 涉外性偵查實務 3
第二節 問題意識 5
第一項 強制收容要件之適法性 5
第二項 主權與人權之折衝 6
第三項 強制收容之行政救濟程序 7
第三節 研究範圍 8
第一項 研究對象限於外籍人民 8
第一款 本文關於「外籍人民」之定義 8
第一目 外國法規就「外國人」之定義 8
第二目 我國法令就「外國人」之定義 9
第三目 本文用語與定義 10
第二款 不論及「大陸地區人民」 11
第一目 大陸地區人民之法律定位爭議 11
第二目 實務關於大陸人民非法入國之法律適用 11
第三款 不論及「港澳地區居民」 14
第二項 限定研究之強制收容制度 15
第一款 獨論外籍人民強制收容之法定程序 15
第二款 不論大陸與港澳地區人民之收容 15
第三項 本文所論強制收容之行政救濟程序 17
第四節 研究方法 18
第貳章 我國強制收容外籍人民制度 23
第一節 強制收容之意義、目的與分類 23
第一項 強制收容之意義 23
第一款 自我國法律依據而論 23
第一目 入出國及移民法 23
第二目 就業服務法 25
第二款 自強制收容之特性而論 26
第二項 強制收容之目的 26
第一款 執行遣送出境目的 26
第二款 保護目的 27
第三項 強制收容之分類 27
第一款 合法入境者之收容 27
第二款 非法入境者之收容 28
第三款 難民之收容 29
第四項 小結 29
第二節 強制收容之主管機關、事由、期間、處所 30
第一項 主管機關 30
第一款 現在式-內政部警政署 31
第一目 「外國人入出國境及居留停留規則」時期 31
第二目 移民法施行後 31
第三目 司法機關無收容權限 32
第二款 未來式-入出國及移民署 32
第一目 組織規範依據 32
第二目 缺少行為法依據 33
第二項 收容事由 33
第一款 受驅逐出國處分尚未辦妥出國手續者 34
第一目 法規內涵 34
第二目 實務現況 34
第二款 非法入國 34
第一目 法規內涵 34
第二目 實務現況 35
第三款 逾期停留、居留 35
第一目 法規內涵 35
第二目 實務現況 36
第四款 受外國政府通緝者 36
第一目 法規內涵 36
第二目 實務現況 37
第五款 其他在事實上認有暫予保護之必要者 37
第一目 法規內涵 37
第二目 實務現況 37
第六款 違反就業服務法規定者 38
第一目 外籍勞工違反該法第43條規定 38
第二目 外籍勞工違反該法第74條第1項規定 39
第三目 外籍勞工違反該法第74條第2項規定 39
第四目 實務現況 39
第三項 收容期間 40
第一款 法規內涵 40
第二款 實務現況 41
第四項 收容處所 42
第一款 法律依據 42
第二款 實務現況 42
第三節 相較於其他限制人身自由措施 43
第一項 相較於刑事訴訟法之強制處分 44
第一款 拘提、逮捕 44
第二款 羈押 44
第三款 鑑定留置 45
第二項 相較於行政執行法之措施 45
第一款 管收 45
第二款 管束 46
第三項 相較於其他法令限制人身措施 48
第一款 警察職權行使法之強制同行 48
第二款 檢肅流氓條例之留置 49
第三款 社會秩序維護法之拘留、檢肅流氓條例之感訓處分、刑法之徒刑等刑罰 49
第四款 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之收容 50
第四項 小結 51
第參章 強制收容之法理探討 55
第一節 國際法上外國人之基本權主體地位 55
第一項 有關外國人人權之國際法規範 55
第一款 世界人權宣言 56
第二款 國際人權公約 57
第三款 非居住國國民個人人權宣言 58
第四款 保護所有移徙工人及其家庭成員權利國際公約 59
第二項 保障程度-權利性質說 59
第一款 日本學者解釋 60
第二款 日本判例見解 61
第三款 權利性質說之批判 62
第二節 外國人在我國法之基本權主體地位 63
第一項 國際法之國內效力 63
第一款 國際法為我國憲法法源 63
第二款 國際人權法在我國之法效力 64
第二項 自憲法內容探循外國人基本權地位 65
第一款 兩種解釋方法 65
第一目 文義解釋說 65
第二目 權利性質說 66
第二款 個別權利探討 67
第一目 平等權 67
第二目 自由權 68
第三目 受益權 71
第四目 參政權 72
第三項 我國相關實務見解 73
第一款 外國人為基本權主體之判斷標準 73
第二款 針對訴訟權之解釋 74
第四項 本文見解 75
第一款 外國人為基本權主體之實益 75
第一目 保障其實體性基本權實益 75
第二目 保障其程序性基本權實益 76
第二款 外國人在我國享有之基本權地位 76
第一目 平等權特論 76
第二目 其他權利概論 77
第三節 強制收容制度之合憲性審查 78
第一項 基本權審查程序 78
第二項 強制收容對外國人基本權之限制 79
第一款 平等權之限制 79
第二款 人身自由之限制 81
第三款 遷徙自由之限制 82
第四款 一般行為自由之限制 82
第三項 三大原則之合憲性檢驗 83
第一款 法律保留原則 84
第一目 法律保留原則之意義 84
第二目 強制收容事由與期間未臻明確 85
第二款 正當法律程序原則 86
第一目 正當法律程序原則之內涵 86
第二目 欠缺法官裁定與事前逮捕等程序 87
第三款 比例原則 88
第一目 定義與內容 88
第二目 非以遣返為目的之收容 89
第三目 以強制收容為遣返前之唯一手段 90
第肆章 現行強制收容之行政救濟程序 91
第一節 強制收容之法律行為形式 91
第一項 強制收容之法律行為形式爭議 91
第一款 認定為事實行為之見解 91
第二款 定性為行政處分之理由 92
第一目 自行政處分要件論之 92
第二目 自權利救濟途徑論之 92
第三款 本文見解 93
第一目 就收容之書面形式而論 93
第二目 就收容之執行效果而論 93
第二項 收容及勞動服務之性質 95
第一款 收容為侵益性行政處分 95
第二款 勞動服務為負擔性質行政處分 95
第三款 有無行政程序法之適用 96
第二節 異議程序 96
第一項 提出收容異議之法律依據 96
第二項 異議程序之法律要件 97
第一款 異議權利主體 97
第二款 受理異議機關 98
第一目 警局辦理收容業務為委辦性質 98
第二目 目前受理異議機關以警政署為妥 100
第三款 提起異議期間 101
第三項 收容異議之決定 102
第一款 異議決定組織與程序 102
第二款 異議決定性質 103
第四項 與行政執行法第9條聲明異議之競合 103
第三節 行政爭訟 104
第一項 訴願 104
第一款 外籍人民得為訴願主體 104
第二款 受理訴願機關 106
第三款 異議與訴願之關係 106
第一目 學說見解 106
第二目 實務見解 108
第三目 本文見解 108
第二項 行政訴訟 109
第一款 訴訟主體與類型 109
第二款 訴訟程序 111
第四節 暫時權利保護程序-申(聲)請停止執行 112
第一項 停止執行要件 112
第一款 法律要件與決定程序 112
第二款 受理機關競合與標的問題 114
第二項 實務現況 115
第五節 兼論其他行政救濟之併行性 116
第一項 提審法之適用 116
第一款 提審意義 116
第二款 實務多予裁定駁回聲請 116
第三款 本文觀點 117
第二項 國家賠償之適用 118
第一款 法律要件 118
第二款 實務案例 119
第三款 本文觀點 120
第伍章 美、日收容制度參考 121
第一節 序言 121
第二節 美國強制收容與救濟制度 122
第一項 「九一一事件」前之收容措施 122
第一款 主管機關 122
第二款 美國移民法規 123
第三款 收容對象與事由 123
第四款 收容與遣返程序 125
第一目 一般遣返程序 125
第二目 簡易遣返程序 126
第三目 強制命令之遣返 127
第五款 收容救濟途徑 127
第一目 一般遣返程序之救濟 127
第二目 簡易遣返程序之救濟 128
第二項 九一一事件後之「愛國者法案」 129
第一款 移民主管機關變革 129
第二款 有關外國人入出境之法案內容 129
第三款 收容救濟方式變革 130
第三節 日本強制收容與救濟制度 131
第一項 強制收容法制 131
第一款 收容之法律依據 131
第二款 收容程序 133
第一目 收容處分書形式 133
第二目 其他程序內容 134
第二項 收容救濟制度 134
第一款 三審制度 135
第二款 特別居留許可制 136
第三款 保釋制度 136
第四款 行政訴訟 137
第五款 暫時權利救濟-申請停止執行 137
第四節 美、日與我國強制收容制度之比較 138
第一項 收容對象與事由 139
第二項 正當法律程序內容 139
第一款 法院介入程序有無 139
第二款 其他程序內容 140
第三項 同時涉犯刑案之外國人收容問題 141
第四項 收容之救濟程序 142
第陸章 檢討我國強制收容制度與其行政救濟程序 143
第一節 強制收容之程序 143
第一項 法官裁定程序 143
第一款 自大法官解釋推論 143
第二款 法官保留之延申思考 144
第三款 法院審查方式與界限 146
第二項 收容前之逮捕程序 146
第三項 行政機關之理由告知與說明義務 147
第四項 聽證與陳述意見程序 148
第二節 收容事由明確化 149
第一項 受驅逐出國處分尚未辦妥出國手續 149
第一款 應區別未辦妥手續原因 149
第二款 「辦妥出國手續」非收容重點 149
第三款 應附加驅逐出境處分期限 150
第二項 非法入國 151
第一款 意義界定 151
第二款 行政與刑事競合責任 153
第三項 逾期停、居留 154
第四項 受外國政府通緝 155
第五項 其他在事實上有暫予保護必要 156
第一款 自收容目的而論 156
第二款 授權明確性原則之檢討 156
第三款 刑事犯之收容 157
第六項 就業服務法內容 158
第三節 收容期間之疑義 159
第一項 收容期間與延長 159
第一款 法令應明定收容期間及延長次數 159
第二款 應建立裁量基準 161
第三款 刑案偵審不宜作為延長收容事由 161
第二項 折抵刑期與否 163
第一款 評析兩岸關係條例第18條第4項 163
第二款 自強制收容之原因與目的而論 163
第四節 強制收容之裁量權行使 164
第一項 法律賦予行政機關裁量權限 164
第二項 收容必要性之認定 165
第三項 應訂定裁量基準 166
第四項 建立其他替代方案 167
第五節 以正當法律程序原則檢視強制收容之行政救濟程序 168
第一項 訴訟權之正當法律程序內涵 168
第二項 異議程序之我見 169
第一款 異議權利主體 169
第二款 異議期間 170
第三款 異議決定程序 171
第一目 組織與決定時限 171
第二目 應否採行聽證程序 172
第三項 救濟程序應健全通譯功能 173
第一款 我國通譯制度現況 173
第二款 本文建議 174
第四項 收容救濟程序建議方向 175
第一款 對法院裁定循抗告程序救濟 175
第二款 依居留資格區分救濟權利 175
第三款 設立專屬行政移民法庭 176
第柒章 結論與建議 179
第一節 強制收容制度方面 179
第二節 行政救濟程序方面 182
第三節 建議修正法條 185
dc.language.isozh-TW
dc.title論外籍人民強制收容之適法性與其行政救濟程序zh_TW
dc.titleStudy on the Legalization and Adminsitrative Remedy Procedure of Alien Mandatory Detentionen
dc.typeThesis
dc.date.schoolyear95-1
dc.description.degree碩士
dc.contributor.coadvisor王兆鵬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李震山,李建良
dc.subject.keyword外國人,外籍人民,基本權,強制收容,行政救濟,法官保留,入出國及移民法,zh_TW
dc.subject.keywordalien,fundamental rights,detention,administrative remedy,due process of law,en
dc.relation.page197
dc.rights.note有償授權
dc.date.accepted2007-01-26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法律學院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dept法律學研究所zh_TW
顯示於系所單位:法律學系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ntu-96-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1.13 MBAdobe PDF
顯示文件簡單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