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理學院
  3. 大氣科學系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29203
標題: 北台灣海�谷風環流發展之數值研究
A numerical study of a sea/valley breeze in northern Taiwan
作者: Yi-Chuan Lin
林奕銓
指導教授: 許武榮(Wu-Ron Hsu)
共同指導教授: 吳清吉(Ching-Chi Wu)
關鍵字: 海風,梅雨,數值模擬,
sea breeze,Meiyu,numerical simulation,
出版年 : 2007
學位: 碩士
摘要: 海陸風環流為海陸間溫度差異所造成的熱力直接環流,因此海陸風的型態、強度會因日照時間、地表性質、緯度、季節和環境風場的不同而受影響(Atkinson,1981)。海風形成後會隨著時間向內陸穿透而在海風前緣(海風鋒面)區域,低層來自海上的空氣在海風鋒面的強力上升後到了高層因輻散產生迴流。
台灣位於副熱帶地區,四面環海,且境內地形相當複雜,在此種複雜的海陸地形上,由於海、陸以及平、山地的熱力特性不同所引發的局部環流對於大氣邊界層發展、中尺度天氣系統的演化及污染物的輸送等有很大影響。1994年6月15日至23日在桃園附近進行的「西北臺灣局部環流實驗」,探討關於桃園海陸風局部環流的研究。 觀測結果發現,當天氣溫高且相當潮濕此時觀測到的海陸風環流相當明顯,海風約在0900 LST開始持續至1700 LST,在海邊環流厚度約300公尺,入夜後陸風開始發展。分析逐時混合比資料發現,凌晨水氣減少,至日出後水氣開始增加,於下午2時左右水氣量達最大值,初步判斷可能是海風帶入的水氣以及當地眾多池塘蒸發水氣至大氣中所影響,而白天由於對流邊界層混合所造成的水氣減少其影響程度較小,但觀測資料不足以完整解釋,未來必須仰賴模式模擬來釐清。
本研究使用許武榮教授與商文義教授所合作發展的三維非靜力模式,模擬並討探桃園海、谷風的特徵及其邊界層結構。控制個案尚未考慮水氣的影響,但已對地表加熱且考慮地表摩擦力。模擬初期,地表加熱還不顯著,熱力效應較不明顯,故可看到大範圍氣流流經複雜高地形的動力過程,此時由於夫如數 (Froude number) 很小,氣流過山時受地形阻當效應的影響會產生大範圍的繞流。隨後因地表加熱,會先在山坡上形成上坡風,而後才海風發展。積分五小時後,對流邊界層持續發展,厚度超過600 公尺。此時,海風和谷風漸漸合併,風速約5 ,而平地海風發展厚度仍較低,約300-500 公尺,而迴流因受環境風場繞流影響,發展厚度約1 km,風速約6 ,故強度、厚度並非單純的迴流所致。而機械效應產生的繞流和熱力作用產生的海、谷風,兩者交互作用使不同時間的局部環流有不同的變化。
模擬結果在型態、特性上和觀測結果頗為相似,海風風速、厚度已及對流邊界層發展高度等皆有不錯的掌握,除了海風發展的時間及強度方面須於日後對於模式的設定做進一步的調整,相信未來若有足夠的計算機資源,對於潮濕海陸風和高解析度模擬,將能有更好的掌握。
The land/sea breeze is a local circulation that arises from the differential heating along the land-sea interface. It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weather conditions along coastal areas. Taiwan is surrounded by ocean and two thirds of the land mass is covered by mountains. The land/sea breeze can often be a dominant phenomenon. In addition, mountains can both act as a barrier and enhance heating in the inland region in the daytime.
The 1994 study of local circulation in the Northwestern Taiwan Experiment ran from June 16 to 23, information about sea-breeze circulation was documented. In the last two days of the experiment, land-sea breeze became dominant after the passage of a Meiyu front. This thesis examines these local circulations using a three-dimensional nonhydrostatic numerical mode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entral mountain range can block the flow effectively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when Froude number is very small. We also successfully simulated the onset of the upslope valley wind in the early morning hours and sea breeze along the coastline of Taiwan near noon.
URI: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29203
全文授權: 有償授權
顯示於系所單位:大氣科學系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ntu-96-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5.39 MBAdobe PDF
顯示文件完整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