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文學院
  3. 藝術史研究所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28156
標題: 出類拔萃-安陽的鑲嵌藍綠寶石工藝
The Blue-green Stone Inlay of Anyang
作者: Wei-Shan Chang
張維珊
指導教授: 陳芳妹(Fang-Mei Chen)
共同指導教授: 李永迪(Yung-Ti Li)
關鍵字: 安陽,鑲嵌工藝,綠松石,社會地位,物質文化,
Anyang,Inlay,Turquoise,Status,Material Culture,
出版年 : 2007
學位: 碩士
摘要: 鑲嵌藍綠寶石是最早以顏色和質地裝飾青銅器的工藝,該工藝雖非安陽原創,卻在此一時期得到前所未見的蓬勃發展,並且特立於我們目前所知的當時世界舞台中。本文研究主旨即在探索工藝現象的時空列位,及其在安陽社會中可能的文化意涵,增進吾人對安陽文明的理解程度。
本文歸納出安陽鑲嵌藍綠寶石工藝,實有三種不同的風格,並利用本文所選的四組年代標尺,排比風格的發展序列、譜其變化脈絡,同時並深入探索了支撐風格表象成形的技術和社會基礎。藉著分析新石器時代直至安陽以前,鑲嵌藍綠寶石工藝的發展情形,本文比較得出安陽的突破與創新,乃在胎體已不限於平面、斜凹槽技術的創發和成形紋飾能力的增長三方面。在工藝與人和社會的繫連上,本文則指出學界過去多認為鑲嵌工藝只為社會高階所用的看法並不全面,而使用者的生前職務則很可能多與軍事相關,是安陽社會中相當與眾不同的人群。至於鑲嵌的器類多為銅兵器和車馬器,嵌石銅容器數量極少,並很可能是性質特殊的「弄器」,當是具有文化意義的選擇行為。
最後,針對安陽鑲嵌藍綠寶石工藝,在殷墟晚期有明顯的衰落現象,本文雖然未能提出完滿解釋,具體提出這些變化現象的內涵,卻也是日後進一步研究安陽社會發展的重要線索。
URI: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28156
全文授權: 有償授權
顯示於系所單位:藝術史研究所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ntu-96-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11.81 MBAdobe PDF
顯示文件完整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