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27575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鄭吉雄 | |
dc.contributor.author | Ching-hsiang Chang | en |
dc.contributor.author | 張晴翔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21-06-12T18:10:25Z | - |
dc.date.available | 2008-04-01 | |
dc.date.copyright | 2007-11-15 | |
dc.date.issued | 2007 | |
dc.date.submitted | 2007-10-22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參考書目
傳統文獻 永瑢、紀昀等:《欽定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阮元刻:《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 顧炎武:《顧亭林文集》(臺北:新興書局,1956) 顏元:《顏元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 戴震:《戴震全書》(合肥:黃山書社,1995) 汪中:《汪中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2000) 凌廷堪著、王文錦點校:《校禮堂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 嚴可均:《鐵橋漫稿》,《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上海:上海古籍,2002) 劉逢祿:《春秋公羊經何氏釋例》,《續修四庫全書》經部春秋類,(上海:上海古籍,1995) 龔自珍著、王佩諍校:《龔自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1999) 魏源:《魏源集》,(北京:中華書局,1983) 魏源著、魏源全集編輯委員會編:《魏源全集》(長沙:岳麓書社,2004) 姚瑩:《中復堂全集》,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六輯》第57種(臺北:文海,1974)。 曾國藩著、王澧華校點:《曾國藩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2005) 曾國藩:《曾國藩全集》(長沙:岳麓書社,1985) 郭嵩燾:《養知書屋文集》,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十六輯(臺北:文海,1968) 張之洞著,苑書義等主編:《張之洞全集》(石家莊:河北人民,1998) 黃遵憲:《日本國志》(上海:上海古籍,2001) 劉大鵬著、喬志強標注:《退想齋日記》(太原:山西人民,1990) 嚴復撰、王栻主編:《嚴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 康有為撰:湯志鈞編:《康有為政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 康有為撰,姜義華、吳根樑編校:《康有為全集》(上海:上海古籍,1987) 康有為:《大同書》,朱維錚編校:《康有為大同論二種》(香港:三聯書店,1998) 黃遵憲:《日本國志》(上海:上海古籍,2001) 譚嗣同:《譚嗣同全集》(北京:三聯書店,1954) 章太炎著、湯志鈞編:《章太炎政論選集》(北京:中華書局:1977)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1986) 章太炎著、徐復注:《訄書詳注》(上海:上海古籍,2000) 梁啟超著、張品興主編:《梁啟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梁啟超著、吳松等點校:《飲冰室文集點校》(昆明:雲南教育,2001) 王國維:《王國維全集》初編(臺北:大通,1976) 鄧實:《光緒癸卯政藝叢書》,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集》第28輯(臺北:文海,1976) 劉師培:《劉師培辛亥前文選》(北京:三聯書店,1998) 年譜、史料、報刊(按書刊名漢語拼音排序) 《碑傳集補》,閔爾昌纂集,(臺北:明文書局,1985) 《大義覺迷錄》,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36輯(臺北:文海,1966) 《東方雜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1976) 《康南海自編年譜》,康有為,(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國民日日報彙編》(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8) 《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胡頌平編,(臺北:聯經,1990修訂版) 《湖北學生界》(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8) 《黃帝魂》(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79再版), 《江蘇》(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8) 《梁任公先生年譜長編初稿》,丁文江編,(臺北:世界書局,1959年) 《梁啟超年譜長編》,丁文江、趙豐田編,(上海:上海人民,1983) 《民報》(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9) 《清史編年》,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7) 《清議報》(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 《時務報》(臺北:京華書局,1967) 《蘇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5) 《太平天國》,中國史學會編,(上海:神州國光社,1954), 《太平天國文書彙編》,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編,(北京:中華書局,1979) 《戊戌變法》,中國史學會編,(上海:上海人民、上海書店,2000) 《汪康年師友書札》(上海:上海古籍,1987) 《萬國公報文選》,李天綱編校,(香港:三聯書店,1998) 《辛亥革命》,中國史學會編,(上海:上海人民,1957) 《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張枬、王忍之編 (北京:三聯書店,1960-1977) 《中國近代教育史料匯編》,(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6) 《浙江潮》(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8)。 《章太炎年譜長編》,湯志鈞編,(北京:中華書局,1979) 近人論著(按作者姓氏漢語拼音排序) A 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睿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臺北:時報,1999) B 包天笑:《釧影樓回憶錄》(臺北:龍文,1990) C 蔡長林:〈論常州學派研究之新方向〉,《中國文哲集刊》,2002年第二十一期,頁339-370 蔡樂蘇、張勇、王憲明:《戊戌變法史述論稿》(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 曹聚仁:《書林又話》(上海:上海書店,2006[1999]) 陳其泰:《清代公羊學》(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 陳寅恪:《寒柳堂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 遲雲飛:〈清末最後十年的平滿漢畛域問題〉,《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5期,頁21-44 柯文著(Paul A. Cohen),羅頤、羅檢秋譯:《在傳統與現代性之間:王韜與晚清改革》(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Wang Tao and Reform in Late Ching China)(南京:江蘇人民,2003) Cohen, Paul A.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 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在中國發現歷史)(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4) Connerton, Paul How Societies Remember, Cambridge [Engl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Cressy, David “National Memory in Early Modern England”, John R. Gillis ed., Commemorations: the Politics of National Identit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D 稻葉岩吉著、但燾譯訂:《清朝全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6年[1914]) 丁守和編:《中國近代啟蒙思潮》,(北京:社會科學文獻,1999) F 費夫賀、馬爾坦(Lucien Febvre and Henri-Jean Martin)著,李鴻志譯:《印刷書的誕生》(臺北:貓頭鷹,2005),譯自英文版本 The Coming of the Book。 馮天瑜、黃長義:《晚清經世實學》,(上海:上海社會科學,2002) 馮天瑜:《新語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動與近代漢字術語生成》(北京:中華書局,2004) 馮自由:《革命逸史》初集、二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 福爾索姆著(Kenneth E. Folsom),劉月斌、劉蘭芝譯:《朋友、客人、同事:晚清的幕府制度》(Friends, Guests, and Colleagues: The Mu-fu System in the late Ch’ing Period)(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2 [英文版1968]) G 高名凱、劉正埮:《現代漢語外來詞研究》(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 戈公振:《中國報學史》(臺北:學生書局,1964再版[1926])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葛兆光:《思想史的方法:中國思想史導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蓋爾納(Ernest Gellner)著、李金梅、黃俊龍譯:《國族與國族主義》(Nations and Nationalism),(臺北:聯經,2001) 關曉紅:〈科舉停廢與近代鄉村士子——以劉大鵬、朱峙三日記為視角的比較考察〉《歷史研究》2005年第5期,頁84-99。 H 霍布斯邦(Eric J. Hobsbawm)著,李金梅譯:《民族與民族主義》(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Programme, Myth, Reality)(臺北:麥田出版,1997) 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等著,陳思仁等譯:《被發明的傳統》(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臺北:貓頭鷹出版,2002) 胡適:《四十自述》(臺北:遠流,1992初版七刷[1986]) 胡適:《胡適留學日記》(臺北:遠流,1994初版五刷[1986]) 胡去非:《總理事略》(出版地不詳:商務印書館,1937) 黃福慶:《清末留日學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5) 黃克武:《一個被放棄的選擇:梁啟超調適思想之研究》(北京:新星,2006) 黃克武:〈史可法與近代中國記憶與認同的變遷〉,收入李國祈教授八秩壽慶論文集編輯小組編:《近代國家的應變與圖新》(臺北:唐山,2006) 黃彰健《戊戌變法史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史語所,1970) 黃兆強:《清人元史學探研:清初至清中葉》,(臺北:稻鄉,2000) I Irwin-Zarecka, Iwona Frames of Rememberance: the Dynamics of Collective Memory,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94 J 金觀濤、劉青峰:〈從「群」到「社會」、「社會主義」:中國近代公共領域變遷的思想史研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01年6月第35期,頁1-66。 K 孔飛力(Philip A. Kuhn)著、陳兼、劉昶譯:《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Soulstealers: 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初版二刷[1999]) L 李國祁等著:《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民族主義》(臺北:時報文化,1985初版四刷[1980]) 李劍農:《中國近百年政治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47初版、1965重印) 李仁淵:《晚清新式傳播媒體與知識份子:以報刊出版為中心的討論》(臺北:稻鄉,2005) 李細珠:《張之洞與清末新政研究》(上海:上海書店,2003) 李孝悌:《清末的下層社會啟蒙運動》(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2) 李澤厚:《中國近代思想史論》(臺北:三民書局,1996) 廖梅:《汪康年:從民權論到文化保守主義》(上海:上海古籍,2001) 李志茗:《晚清四大幕府》(上海:上海人民,2002) 劉成禺:《世載堂雜憶》(北京:中華書局,1997一版二刷[1960]) 劉禾(Lydia Liu)著、宋偉杰等譯:《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中國,1900-1937)》(北京:三聯書店,2002年[英文原本1995])(Translingual Practice : Literature, National Culture, and Translated Modernity--China, 1900-1937) 劉小楓:《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現代性與現代中國》(上海:三聯書店,1998) 劉仲華:《清代諸子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龍應台、朱維錚編注:《未完成的革命:戊戌百年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 陸寶千:《郭嵩燾先生年譜補正及補遺》(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5) 羅檢秋:《近代諸子學與文化思潮》(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8) 羅志田:〈科舉制的廢除與四民社會的解體:一個內地鄉紳眼中的近代社會變遷〉,《清華學報》(新竹),1995年12月新二十五卷第四期,頁345-369。 羅志田:〈思想觀念與社會角色的錯位:戊戌前後湖南新舊之爭再思—側重王先謙與葉德輝〉,《歷史研究》1998年第5期 羅志田:《國家與學術:清季民初關於國學的思想論爭》(北京:三聯書店,2003) M 馬西尼著(Federico Masini)、黃河清譯:《現代漢語詞彙的形成:十九世紀漢語外來詞研究》(上海:漢語大辭典出版社,1997年[英文原本1993])(The Formation of Modern Chinese Lexicon and Its Evolution toward a National Language: The Period from 1840 to 1898) Marx, Anthony W. Faith in Nation: Exclusionary Origins of Nationalism,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Misztal, Barbara A. Theories of Social Remembering, Maidenhead, Berkshire, England; Philadelphia, PA: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3 P 潘光哲:〈時務報和它的讀者〉,《歷史研究》2005年第5期,頁60-83 彭明輝:《晚清的經世史學》(臺北:麥田出版,2002) Q 亓冰峰:《清末革命與君憲的論爭》,(臺北: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2006年[1966])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錢穆:《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合刊》(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0) R Renan, Ernest “What is a nation?”, trans, Martin Thom, in Homi K. Bhabha ed. Nation and Narration,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1990) 任達(Douglas R. Reynolds)著、李仲賢譯:《新政革命與日本:中國,1898-1912》(南京:江蘇人民,2006)(China, 1898-1912: The Xinzheng Revolution and Japan) 羅吉斯(Everett M. Rogers)著、唐錦超譯:《創新的擴散》(Diffusion of Innovations)(台北:遠流出版事業,2006) 阮芝生:《從公羊學論春秋的性質》(臺北:臺大文學院,1969) S 三石善吉著、余項科譯:《傳統中國的內發性發展》(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 桑兵:《晚清學堂學生與社會變遷》(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7[1991]) 桑兵:《清末新知識界的社團與活動》(北京:三聯書店,1995) Schwartz, Barry Abraham Lincoln and the Forge of American Nationalis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0) 單正平:《晚清民族主義與文學轉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邵東方:〈清世宗大義覺迷錄重要觀念之探討〉,《漢學研究》1999年第十八卷第二期,頁61-84 尚小明:《學人遊幕與清代學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1999) 沈松僑:〈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997年第28期,頁1-77 沈松僑:〈振大漢之天聲:民族英雄系譜和晚清的國族想像〉,《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00年第33期,頁77-158 實藤惠秀著,譚汝謙、林啟彥譯:《中國人留學日本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2) 史景遷(Jonathan Spence)著、溫洽溢譯:《太平天國》(God’s Chinese Son: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dom of Hong Xiuquan)(臺北:時報,2005年[英文1996]) 石泉:《甲午戰爭前後之晚清政局》(北京:三聯書店,2003年一版二刷) Smith, Anthony D., “The Nation: Invented, Imagined, Recostructed?”, in Marjorie Ringrose and Adam J. Lerner eds., Reimaging the Nation,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3) Smith, Anthony D., The Ethnic Origin of Nations, Oxford: Blackwell, 1986 蘇輿撰、楊菁點校:《翼教叢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2005) 孫春在《清末的公羊思想》(臺北:商務印書館,1985) T 唐海江:《清末政論報刊與民眾動員:一種政治文化的視角》(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唐浩明:《唐浩明評點曾國藩家書》(臺北:麥田,2003) 湯志鈞:《戊戌變法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3) Tillman, Hoyt. C.,“Proto-Nationalism in Twelfth-Century China? The Case of Ch’en Liang”(原型民族主義在十二世紀的中國?以陳亮為例),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39:2(1979) W 王春霞:《排滿與民族主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5) 王汎森:《章太炎的思想:兼論其對儒學傳統的衝擊》(臺北:時報文化,1992初版二刷[1985])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2003) 汪暉:《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北京:三聯書店,2004) 王健文:《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臺北:東大,1995)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1997) 王明珂:〈論攀附:近代炎黃子孫國族建構的古代基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002年第73本第3分 汪榮祖:《康章合論》(臺北:聯經,1988) 汪榮祖:《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燾與道咸同光時代》(長沙:岳麓書社,2000) 汪榮祖:《從傳統中求變:晚清思想史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藝,2002) 吳志鏗:〈晚清有關消除滿漢畛域的討論:以光緒三十三年七月諭令建言為中心〉,收入李國祈教授八秩壽慶論文集編輯小組編:《近代國家的應變與圖新》(臺北:唐山,2006) X 狹間直樹:〈梁啟超筆下的譚嗣同:關於《仁學》的刊行與梁撰譚嗣同傳〉《文史哲》,2004年第1期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聯經,2001年初版12刷[1982]) 蕭公權著、汪榮祖譯:《康有為思想研究》(臺北:聯經,1988) 小野川秀美著,林明德、黃福慶譯:《晚清政治思想研究》(臺北:時報,1982) 許冠三:〈康南海的三世進化史觀〉,收入周陽山、楊肅獻編:《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晚清思想》(臺北:時報文化,1980) Y 嚴昌洪、許小靑:《癸卯年萬歲:1903年的革命思潮與革命運動》(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姚公鶴:《上海閒話》(上海:上海古籍,1989) 姚純安:《社會學在近代中國的進程(1895-1919)》(北京:三聯書店,2006)。 葉國良、夏長樸、李隆獻合著:《經學通論》(臺北:大安,2005)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1976) 余英時:《猶記風吹水上鱗:錢穆與現代中國學術》(臺北:三民書局,1991) Z 張朋園:《梁啟超與清季革命》(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二版[1964]) 張朋園:〈社會達爾文主義與現代化---嚴復、梁啟超的進化觀〉,收入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十八編下(臺北:商務印書館,1984) 張灝著,崔志海、葛平夫譯:《梁啟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1890-1907)》(南京:江蘇人民,1995) 張汝倫:《現代中國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2001) 張玉法:〈戊戌時期的學會運動〉,《歷史研究》1998年第5期,頁9-20。 張仲禮著、李榮昌譯:《中國紳士:關於其在十九世紀中國社會中作用的硏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1991) 鄭吉雄:〈先秦諸子繫年與晚清諸子學思潮〉,收入《紀念錢穆先生逝世十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1) 鄭吉雄:〈戴震經學中的文化意識〉,明清學術國際研討會(香港:香港大學,2002年12月21日) 鄭吉雄:〈乾嘉治經方法中的思想史線索:以王念孫《讀書雜志》為例〉,收入林慶彰、張壽安主編:《乾嘉學者的義理學》(臺北:中央研究所中國文哲所,2003),下冊,頁481-546。 鄭吉雄:〈戴震の共同体意識について〉,收入吾妻重二主編《東アヅア世界と儒教》(東京:東方書店,2005)頁113-150。 鄭匡民:《梁啟超啟蒙思想的東學背景》(上海:上海書店,2003) 鄭師渠:《晚清國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鍾叔河:《走向世界:中國知識份子考察西方的歷史》(北京:中華書局,1985) 周佳榮:《言論界之驕子:梁啟超與新民叢報》(香港:中華書局,2005) 周作人:《知堂回想錄》(石家莊:河北教育,2002) 朱維錚:《求索真文明》(上海:上海古籍,1996)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27575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近年來台灣和世界都將目光放在中國的崛起,積極和中國建立經濟上的合作關係,同時卻也擔心中國的壯大將對他們的生存造成威脅。與其說是中國會帶來威脅,不如說是各國對既有利益逐漸受到挑戰的恐懼。清末民初是現代中國民族主義興盛的關鍵時期,瞭解晚清民族主義如何在中國傳播、擴散、定型,應有助於推想現代中國的姿態與未來可能的作為。本論文聚焦在中國民族主義的「傳播與擴散」,嘗試描繪一幅整體性的圖像,找出民族主義思想傳播的軌跡,以此對中國民族主義的性質有所瞭解。本文對「民族」下一暫時定義,作為論述的根據。即民族是一群人根基於生物性基礎,和主觀認定的同質性條件,擁有願意相信的共同記憶,構成有邊界,可聲稱具有主權的團體。
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發展的軌跡,內部是清廷政權正當性基礎,在人口爆炸資源分配不平之下,為太平天國動亂所衝擊,激發了久被壓制的漢族反抗意識,這些思想潛伏在民間,並未上升成為一般士紳關注的重點。外部是帝國主義在主權、領土和經濟上的剝削,讓少數士人警覺中國已非高高在上,而是屈居人下,為了和各國取得平等地位,中國有必要積極改革。因民族國家競爭而激起的民族主義,主導了晚清的政治改革;卻因為清政府的無力回應,和滿漢之間長期以來在法律、任官上的不平等,讓外部的民族主義強化了內部的滿漢民族主義。於是佔人口大多數的漢人,為了中國內外的資源競爭,動員了歷史記憶,由內而外地,以推翻滿清爭取漢人在中國的平等,繼而爭取中國在世界的平等。 未來中國民族主義的走向,即取決於民族屈辱記憶的平復和民族光榮的達成。只要這些創傷記憶能夠平復,民族主義的強度自然隨之減弱,或許也就能逐漸接受人類社會的普世價值,逐步加以實踐。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For recent years, Taiwan and the world have cautiously noticed the rise of China. They built bilateral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in economic fields, but on the same time, expressed their concern for the threat coming with a mighty China. However, it is more accurate to say that the world fears the gradual challenge on their profits, rather than the military threat on their survival. Modern Chinese nationalism boomed at the period of late Qing China, around 1895-1911. A profound scrutiny of nationalism, of its communication, diffusion and consolidation, helps forecast the future possibilities of modern China. My thesis focuses on the “communication and diffusion” of Chinese nationalism, attempting to map and depict an integral picture, to locate the traces of its prevalence, and reexamines the core essence of Chinese nationalism. A working definition on nation is provided: a nation is a demarcated group with the right to claim sovereignty; composed of a group of people, based on biological features and other identical characteristics which are subjectively approved, and sharing collective memory which they are willing to believe.
The tracks of modern Chinese nationalism can be divided in two streams. The internal part is that the legitimacy of Manchurian monarchy was challenged by the Taiping rebellion, under the problem of population explosion and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al resources. The impact unearthed the long-oppressed anti-Manchu ideology of Han people in the popular society, but it failed to attract the notice of elite and gentry. The external part is that the exploitations on China’s sovereignty, territory and economy from imperial empires, forced a small number of intellectuals to recognize the dramatic falling and fragility of national power. In order to fight for equality, reform was necessary and inevitable. The nationalism motivated by the fierce competition of nation-states guided the political reform of late Qing China. But the fruitless response of Qing government, and the long-term inequality of domestic ethnic groups, left the room for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racial nationalism and external state nationalism. Therefore, the Han Chinese, the majority group in China, mobilized their historical memories, decided to overthrow the Manchu government to fight for domestic equality, and subsequently compete with other modern nations for equal international status. The future of Chinese nationalism depends on the recovery of these humiliating memories and the completion of national glory. As long as these trauma memories can be healed, the strength and intensity of nationalism will abate. And China might accept and practice universal values of human society. | en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12T18:10:25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96-R93121003-1.pdf: 1330305 bytes, checksum: 413f257e57e8c4a8b1fab4bc09a57520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07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晚清民族主義的傳播與擴散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及意義 1 第二節 前人文獻檢討 2 第三節 本文採取的觀點與方法 6 第二章 乾嘉以來的伏流 11 第一節 公羊學:清代政權的正當性與改革之必要 11 第二節 經世之學中的邊疆史地:他族和我族的具體化 19 第三節 洪秀全與曾國藩:滿漢衝突記憶的復活 26 本章結論 35 第三章 思想者的主觀動力 39 第一節 康有為及其變法論:經典的再「發現」 41 第二節 梁啟超之破壞主義:讀者的選擇性吸收 53 第三節 章太炎的國粹主義:召喚漢族歷史記憶 67 本章結論 77 第四章 新式傳播管道的誕生 79 第一節 新式傳播媒體及其流通:跨地域傳播和水平聯繫 80 第二節 新式社團的創立:人際紐帶轉型和訊息傳播 90 第三節 新詞彙的輸入:優勢傳播的載體 101 本章結論 112 第五章 觀念群集試探 115 第一節 合群:合一國之人為一大群 116 第二節 進化:不競爭無以生存 126 第三節 平等:由外而內的一貫追求 132 本章結論 140 第六章 結論 143 參考書目 147 | |
dc.language.iso | zh-TW | |
dc.title | 晚清民族主義的傳播與擴散 | zh_TW |
dc.title | A Study on the Communication and Diffusion of Nationalism in Late Qing China | en |
dc.type | Thesis | |
dc.date.schoolyear | 96-1 | |
dc.description.degree | 碩士 |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林啟屏,楊芳燕 | |
dc.subject.keyword | 民族主義,晚清,集體記憶,傳播與擴散,資源競爭, | zh_TW |
dc.subject.keyword | Nationalism,Late Qing China,Collective Memory,Communication and Diffusion,Competition for Resources, | en |
dc.relation.page | 155 | |
dc.rights.note | 有償授權 | |
dc.date.accepted | 2007-10-23 | |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 | 文學院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中國文學研究所 | zh_TW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中國文學系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ntu-96-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 1.3 MB | Adobe PDF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