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24512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沈冬(Tung Shen) | |
dc.contributor.author | Fang-Yi Hung | en |
dc.contributor.author | 洪芳怡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21-06-08T05:28:57Z | - |
dc.date.copyright | 2005-07-14 | |
dc.date.issued | 2005 | |
dc.date.submitted | 2005-07-11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史料
上海《申報》 新加坡《光明日報》 《明星半月刊》1935年1卷2期至1936年6卷6期 《電影週報》1936年4月18日至5月9日 《中國無線電》1938年6卷7期至1939年7卷12期 「協興隆老廣告」月份牌紙卡,出版日期地點不詳 有聲資料 周璇、白光等,《中國時代曲五大歌后》,百代唱片,7243-5-23296-25,馬來 西亞:1999 《時代曲的流光歲月》(內附CD),百代唱片,724353094324,香港:2000 《中國上海三四十年代絕版名曲(一)∼(六)》,李寧國(ASR工作室),新加 坡:2000、2000、2001、2002、2004、2005 《中國一代歌后 周璇金曲》,台北:和平唱片,出版日期未標明 張惠妹,《歌聲妹影》演唱會,豐華唱片,台北:2000 《國語美女伴唱》,台北:金豬唱片,出版日期未標明 《夜店》,文華影片公司攝製,大連音像出版社出版發行,ISRC CN-D03- 02-0063-0/V.J9,廣州:出版時間未標明 《長相思》,大中華影片公司攝製,大連音像出版社出版發行,ISRC CN-D03- 02-0063-0/V.J9,廣州:出版時間未標明 《紅樓夢》,邵氏影業公司攝製,大連音像出版社出版發行,ISRC CN-D03- 02-0063-0/V.J9,廣州:出版時間未標明 《馬路天使》,明星影片公司攝製,大連音像出版社出版發行,ISRC CN-D03- 02-0038-0/V.J9,廣州:出版時間未標明 《清宮祕史》,大中華百合影片公司攝製,大連音像出版社出版發行,ISRC CN-D03-02-0071-0/V.J9,廣州:出版時間未標明 《漁家女》,華影電影公司攝製,大連音像出版社出版發行,ISRC CN-D03- 02-0063-0/V.J9,廣州:出版時間未標明 網站資料 立地城懷舊金曲:http://www.lidicity.com/hjjq/index_f.html 陳歌辛紀念網站「夢中人」:http://www.greenworm.com/loverindream/index.htm 香港電影資料館資料庫http://webpac.hkfa.lcsd.gov.hk/webpac/index.html 綠土地星空網站http://www.hql.online.sh.cn/grass.asp 訪談 洪芳怡訪談蒲金玉,2003年1月18日於台北公館 洪芳怡訪談姚莉,2004年9月27日於香港銅鑼灣 洪芳怡電話訪談林暢先生,2005年1月12日 二手資料 (一)周璇相關資料 屠光啟等著,《周璇的真實故事》,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1987 余雍和著,《周璇傳:一代歌后周璇的一生(1918-1957)》,台北:東西文化事業 出版,1987 滾石唱片編輯部編,《周璇小傳 附周璇金曲詞譜七十首》,台北:滾石雜誌社,1987 周偉、常晶,《我的媽媽周璇》,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87 趙士薈編著,《周璇自述》,上海:上海三聯書局,1995 沈寂,《一代歌星周璇》,上海:上海書店,1999 周民、張寶發、趙國慶編著,《周璇日記》,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3 (二)關於近代歷史 陶菊隱,《孤島見聞:抗戰時期的上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9 劉惠吾編著,《上海近代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5 張仲禮主編,《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楊克林、曹紅編著,《中國抗日戰爭圖誌》,台北:淑馨出版社,1992 徐中約,《中國近代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2 張潔〈中國近代民營報業經營方略(上)〉,《新聞與寫作》2005年第6期,總第 252期 (三)關於上海 張愛玲,《流言》,台北:皇冠出版社,1991(1968) 于醒民、唐繼無著,《上海:近代化的早產兒》,台北:久大文化,1991 薛理勇,《上海妓女史》,香港:海峰出版社,1996 吳亮,《老上海:已逝的時光》,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1998 丘處機主編,《摩登歲月》,上海:上海畫報出版社,1999 戴云云,《上海小姐》,上海:上海畫報出版社,1999 湯偉康編著,《上海舊影:十里洋場》,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9 樹棻,《上海的最後舊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施福康編,《上海社會大觀》,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 李歐梵著、毛尖譯,《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香港:牛 津大學出版社,2000 李克強,〈《玲瓏》雜誌建構的摩登女性形象〉,《二十一世紀雙月刊》,60:92-98, 2000 葉文心等,《上海百年風華》,台北:躍昇文化,2001 胡根喜,《老上海四馬路:老上海海派特色文化的一條街》,上海:學林出版社, 2001 李歐梵編選,《上海的狐步舞:新感覺派小說選》,台北:允晨文化,2001 劉新平,《百年時尚(1900-2000):休閒中國》,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2 樓嘉軍、黛墨,《深度旅遊中國系列:上海》,閣林國際圖書,台北:2002 林禹銘,《停下來,看那花樣年華:林禹銘的人文漫步(1)上海》,台北:聯合 文學出版社,2002 魏可風,《張愛玲的廣告世界》,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2 樓嘉軍、黛墨,《深度旅遊中國系列:上海》,台北:閣林國際圖書,2002 高福進著,《「洋娛樂」的流入--近代上海的文化娛樂業》,上海:上海人民出 版社,2002 馬國亮,《良友憶舊》,台北:正中書局,2002 (四)關於電影 王子龍編著,《中國影劇史》,台北:建國出版社,1960 程季華主編,《中國電影發展史(第一、二卷)》二版三刷,北京:中國電影出版 社,1981 暘晟等編著,《中國電影演員百人傳》,湖北:長江文藝出版社,1984 范國華等編,《抗戰電影回顧(重慶):重慶霧季藝術節資料彙編之一》,重慶: 重慶市文化局,1985 王人美口述、解波整理,《我的成名與不幸--王人美回憶錄》,上海:上海文藝 出版社,1985 杜雲之,《中國電影七十年》,台北:中華民國電影圖書館出版部,1986 曹懋唐、伍倫編,《上海影壇話舊》,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7 方翔,《何處訴衷情》,台北:漢光出版社,1991 陳播編,《中國左翼電影運動》,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3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中國電影資料館編,《中國電影圖誌》,廣東:珠海出版 社,1995 黃均人,“Traveling Opera Troupes In Shang-hai: 1842-1949,” Ph. D. Thesis,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1997 張英進,〈三部無聲片中上海現代女性的構形〉,《二十一世紀雙月刊》,42: 116-127,1997 黃志偉主編,《老上海電影》,上海:文匯出版社,1998 陸弘石、舒曉鳴,《中國電影史》,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 趙士薈著,《影壇鉤沉》,鄭州:大象出版社,1998 《上海電影志》編纂委員會編,《上海電影志》,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沈寂,《影星悲歡錄》,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 Yingjin Zhang (張英進)Ed. 《Cinema and Urban Culture in Shanghai: 1922-1943》,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沈寂主編,《老上海電影明星(1916-1949)》,上海:上海畫報出版社,2000 張英進,〈民國時期的上海電影與城市文化〉,《二十一世紀雙月刊》,60:98-106, 2000 〈作為類型的中國早期歌唱片──以三零到四零年代周璇主演的影片為例 兼與同期好萊塢歌舞片相比較〉,《當代電影》2000:6,頁83至88 Brigitte Beier等著,翟斌等翻譯《世紀電影年鑑》,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 胡平生,《抗戰前十年的上海娛樂社會(1927-1937):以影劇為中心的探索》,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2 黃愛玲編,《國泰故事》,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2002 周慧玲,〈聲音科技:中國早期有聲電影中的國語表演〉,《近代中國》,151: 97-103,2002 姜玢,〈二○世紀三零年代上海電影院與社會文化〉,《學術月刊》2002:11 周慧玲,《表演中國》,台北:麥田出版,2004 張偉,《紙上觀影錄》,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 (五)關於上海流行音樂 黎錦暉,〈葡萄仙子增訂宣言〉,《葡萄仙子》,上海:中華書局,1928 水晶,《流行歌曲滄桑記》,台北:大地出版社,1985 人民音樂出版社編輯部編,《黎錦暉兒童歌舞劇選》,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 劉星,《中國流行歌曲源流》,出版地不詳:台灣省政府新聞處編印,1984 方翔,《何處訴衷情》,台北:漢光文化,1991 常曉靜,〈黃自˙黎錦暉˙新音樂〉,《華僑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3:1992,頁 92 楊佃青,〈在文學和音樂之間--黎錦暉和他的兒童歌舞作品〉,《浙江師大學報 (社會科學版)》3:1994,頁32 王文和,《中國電影音樂尋蹤》,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5 劉習良,《歌聲中的20世紀:百年中國歌曲精選》,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1999 黃奇智編著,《時代曲的流光歲月(1930-1970)》,香港:三聯(香港)書店有限 公司,2000 黎英海,《漢族調式及其和聲》,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 陳一萍編,《中國早期電影歌曲精選》,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1 上海音樂誌編輯部,《上海音樂誌》,上海:上海音樂誌編輯部,2001 楊瑞慶,《中國民歌旋律型態》,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 陳鋼主編,《上海老歌名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 陳剛,《玫瑰玫瑰我愛你:歌仙陳歌辛之歌》,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 榎本泰子著,彭謹譯,《樂人之都:上海--西洋音樂在近代中國的發軔》,上海: 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 張夢瑞,《金嗓金曲不了情》,聯經,台北:2003 洪芳怡,〈偷渡的自我:從電影【馬路天使】聽見周璇〉,《議藝》論文集,中央 大學:2004 洪芳怡,〈玫瑰薔薇同根生:四零年代上海流行歌曲中的三朵「花」研究〉,2004 年台大音樂學研究所研究生論文發表會論文合集 安德魯˙瓊斯著、宋偉航譯,《留聲中國:摩登音樂文化的形成》,台北:台灣商 務印書局,2004 Chen, Szu-Wei(陳峙維) . 《The Origin of Chinese Popular Music in Modern Times: the Music Industry and Popular Song in 1930s and 1940s Shanghai, a Historical and Stylistic Analysis.》 Work-in-progress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Stirling, UK, 2005 (六)關於音樂 蕭友梅,〈音樂的勢力〉,《音樂教育》3:12,1934年3月 丹青藝叢編委會編,《中國音樂詞典》,台北:丹青圖書,1986 Marcia J. Citron, ‘Professional,’ Gender and the Musical Canon.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芭薩諾著、徐文譯,《音樂與色彩療法:初學者指南》,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 1995 劉靖之、費明儀編,《中國聲樂研討會論文集》,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香港: 1998 劉靖之,《中國新音樂史論》,台北:燿文事業,1998 Cook, Nick and Everist, Mark eds. Rethinking Music.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連憲升、蕭雅玲,《張昊:浮雲一樣的遊子》,台北:時報文化,2002 蘇珊˙麥克拉蕊著、張馨濤譯,《陰性終止:音樂學的女性主義批評》,台北:商 周出版社,2003 Richard Middleton and Peter Manuel, ‘Popular Music,’ Grove Music Online,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七)其他 郁達夫,《郁達夫文集(第二卷)(海外版)》,香港:三聯書局香港分店,1982 茅盾,《茅盾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 唐文標編,《張愛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1986 張愛玲,《流言》,皇冠,台北:1991 張谷,《華麗與蒼涼:張愛玲紀念文集》台北:皇冠,1996 張子靜,《我的姊姊張愛玲》,台北:時報文化,1996 羅蘭巴特,許薔薔、許綺玲譯,《神話學》,台北:桂冠圖書,1997 張愛玲,《張看》,台北:皇冠,1999十二刷 羅蘭˙羅伯森,《全球化:社會理論和全球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2000 矛鋒,《人類情感的一面鏡子:同性戀文學》,台北:笙易出版社,2000 張愛玲,《傾城之戀--張愛玲短篇小說集之一》,台北:皇冠出版社,2001 年,典藏版三十四刷 Guiliana Bruno, “Haptic Routes: View Painting and Garden Narratives”, Atlas of Emotion. New York: Verso, 2002 鐘文訓,《圖解交際舞速成》,台北:大展,二版,2004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24512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活躍於三四零年代上海流行音樂界的周璇,以名氣的高漲、演唱歌曲與演出電影數量的龐大與特殊的嗓音,在眾多女明星之中顯得十分突出。周璇的歌曲除了顯示出中國流行音樂的發展脈絡與過程,是由歌舞團、廣播電台、唱片界、最後涉入電影界,影響了其時電影「無片不歌」的風氣,也可由她的歌曲製造的過程探討當時的唱片工業。同時,從她的歌曲來探究中西交融下豐富的音樂風格變化,本文把這些歌曲劃分為中式歌曲、西式歌曲與中西合璧式歌曲,當時的中國流行歌曲種類不出這三類風格,而周璇的唱腔也依循著自中轉西式的發聲方式,凡此種種,皆反映出聽眾口味與西方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另方面,周璇從出道以來,主動或被動地塑造出「苦命」的形象,所主演的電影內容與她的私生活有許多重疊之處,可見時人對她的好奇與喜愛。本文最後以周璇的歌曲,呈現出同時代的多位作家筆下的聲音,以音樂的角度重新閱讀並聽見這些文學作品,並且以張愛玲的文字做為理解周璇的工具。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Zhou Xuan is the famous female popular singer in Shanghai 1930s~1950s. The character in movies she acted is similar with her private life, and it shows the influence of her popularity.With her songs, we can clearly see the development and process of popular music in China. Her songs reveal the mixtur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including her voice, music styles, and the production of music industry. | en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08T05:28:57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94-R90144003-1.pdf: 6014603 bytes, checksum: bdb25fac88e6f8bc357f5d067be06e89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05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9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9 第二節、研究方法……………………………………………………………11 第三節、文獻回顧……………………………………………………………15 第四節、周璇時代的上海背景………………………………………………18 第五節、結論…………………………………………………………………20 第二章 周璇生平………………………………………………………………..…23 第一節、童年(一九二○∼一九三一年)…………………………………24 第二節、生活中的起點:歌舞表演、跑電台與演電影(一九三一∼一九三六年)…………………………………………………………………………………26 第三節、影歌兩棲的第一個高峰期(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一年)………….32 第四節、質量皆佳的巔峰時期(一九四三∼一九四九年)……………….38 第五節、銀海最後的零星火花(一九五零∼一九五七年)……………….45 第六節、結論:周璇如戲…………….…………….………………………..47 第三章 周璇音樂製造者…………………………………………………………..58 第一節、唱片公司…………………………………………………………...59 第二節、作曲者……………………………………………………………...60 第三節、作詞者……………………………………………………………...86 第四節、編曲者與伴奏者……………………………………………………96 第四章 周璇歌曲分析……………………………………………………………107 第一節、中式歌曲…………………………………………………………..108 第二節、西式歌曲………………………………………………………….115 第三節、中西合壁式歌曲…………………………………………………..127 第四節、發聲技巧………………………………………………………….138 第五章 周璇歌曲與文學的對照………………………………………………....146 第一節、對照記第一則:顯然的矛盾……………………………………147 第二節、對照記第二則:探戈宮的爵士樂遊戲…………………………150 第三節、對照記第三則:參差的對照………………………………….…158 第六章 結論………………………………………………………………………171 參考書目 ………………………………………………………………………228 附錄: 一、 周璇年表………………………………………………………………………175 二、 周璇歌曲總表…………………………………………………………………200 三、 參考歌曲一覽表………………………………………………………………214 四、 〔燕燕于飛〕採譜……………………………………………………………225 | |
dc.language.iso | zh-TW | |
dc.title | 上海1930∼1950年代,一則參差的傳奇:周璇與其歌曲研究 | zh_TW |
dc.title | The Madness of the Time, the Diva of Shanghai: Zhou Xuan, Popular Songs and Chinese Modernity, 1930s~1950s | en |
dc.type | Thesis | |
dc.date.schoolyear | 93-2 | |
dc.description.degree | 碩士 |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周慧玲(Katherine Hui-ling Chou),金立群(Lap Kwan Kam) | |
dc.subject.keyword | 周璇,上海,上海流行音樂,唱片工業,參差,中西融合,歌舞團,張愛玲, | zh_TW |
dc.subject.keyword | Zhou Xuan,Shanghai,popular music,music industry, | en |
dc.relation.page | 233 | |
dc.rights.note | 未授權 | |
dc.date.accepted | 2005-07-11 | |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 | 文學院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音樂學研究所 | zh_TW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音樂學研究所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ntu-94-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 5.87 MB | Adobe PDF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