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24019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謝銘洋 | |
dc.contributor.author | Ching-Jung Hsieh | en |
dc.contributor.author | 謝青蓉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21-06-08T05:14:14Z | - |
dc.date.copyright | 2006-07-11 | |
dc.date.issued | 2006 | |
dc.date.submitted | 2006-07-07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一、中文部分(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一) 專書 1. 李茂堂,「商標法實務」,健行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八十六年。 2. 周君穎,「商標權之侵害及其民事救濟」,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七十年。 3. 林慧貞,「商標減損與防護商標之研究」,世新大學法學院碩士論文,九十三年。 4. 倪開永,「商標法釋論」,作者自刊,八十三年八月修正三板。 5. 洪士凱,「商標法上商品分類與同類商品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七十九年。 6. 陳文吟,「商標法論」,三民書局,九十四年。 7. 曾陳明汝,「商標法原理」,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九十三年。 8. 張玉希,「侵害商標權益之類型及救濟」,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七十八年。 9. 馮震宇,「智慧財產權發展趨勢與重要問題研究」,元照出版有限公司,九十二年十月初版一刷。 10.趙晉枚,劉孔中,黃銘傑,「商標法整體法制暨具體修法建議之研究」,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九十四年初版。 11.蔡靜怡,「商標保護之新趨勢─商標減弱之研究」,私立文化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七十八年。 12.劉孔中,「商標法上混淆誤認之虞之研究」,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八十六年十月初版一刷。 13.謝銘洋,「智慧財產權之制度與實務」,作者自刊,九十三年十月二版。 14.謝銘洋,「智慧財產權基本問題研究」,作者自刊,九十一年三月再刷。 15.謝銘洋,「科技發展之智慧財產權議題」,作者自刊,九十四年五月初版。 16.蕭秀玲,「商標侵害類型之探討」,私立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九十三年。 (二) 期刊論文 1.何曜琛、戴銘昇,「商標減損法制之評析:由美國法觀點」,華岡法粹第二十八期,九十年。 2.陳昭華,「商標未整體使用時著名範圍之認定--評臺北高等行政法院九十年訴字第二七四號判決」,月旦法學第一一九期,九十四年四月。 3.耿筠、劉江彬,「有關美國法院對於商標混淆之虞重要判例之分析」,智慧財產權第四十三期,九十一年。 4.馮震宇,「商標淡化新轉折」,下載自:http://www.apipa.org.tw/area/article-viewada.asp?intareatype=3&intadaarticleid=125 5.馮震宇,「論網域名稱與商標淡化原則之適用」,下載自: http://www.apipa.org.tw/area/article-viewada.asp?intareatype=3&intadaarticleid=80 6.趙晉枚,「中美商標法之比較研究」,智慧財產權與國際私法─曾陳明汝教授六秩誕辰祝壽論文集,八十六年。 7.趙晉枚,「淺談混淆之虞」,智慧財產權第三十三期,八十年。 8.趙晉枚,「商標識別性的研究」,華岡法粹第二十二期,八十三年十月。 9.劉尚智、陳佳麟,「網站標記的使用(上):商標之侵害」,下載自: http://www.apipa.org.tw/Area/Article-ViewADA.asp?intAreaType=3&intADAArticleID=17&strSortTarget=adaArticleID 10.劉孔中,「著名標章保護之各案研究─黑人牙膏與白人牙膏之戰爭」,台大法學論叢第三十卷第三期,九十年五月。 11.謝銘洋,「智慧財產權之沿革與相關理論」,月旦法學教室第一期,九十一年。 12.謝銘洋,「論網域名稱之法律保護」,智慧財產權季刊第二十七期,九十年三月。 (三) 官方出版品 1. 商標近似判決要旨選輯第三輯,司法院行政訴訟及懲戒廳編輯,九十二年十二月。 2.商標近似判決要旨選輯,司法院第三廳編輯,七十五年四月。 3.商標行政訴訟之研究上、下冊,曾華松撰寫,司法院第四廳編,七十四年三月。 4.商標法規釋例彙編,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編,九十一年六月。 5.商標爭議案件 美國法院判決選輯,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商標處編譯,八十六年。 6.商標法修正總說明及條文對照表,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編印,九十二年。 7.商標近似判斷之研究,經濟部中央標準局編印,八十五年六月。 二、外文部分 (一) 專書 1. J. Thomas McCarthy, McCarthy on Trademarks and Unfair Competition, West, a Thomson Business, Volume 1-6, Fourth Edition (2004) (二) 期刊論文 1. Chad J. Doellinger, Nominative Fair Use: Jardine and the Demise of a Doctrine, 1 Nw. J. Tech. & Intell. Prop. 5 at http://www.law.northwestern.edu/journals/njtip/v1/n1/5 2. Frank I. Schechter, The Rational Basis of Trademark Protection, 40 Harv. L. Rev., 1927 3. Jennifer E. Rothman, initial interest confusion: standing at the crossroads of trademark law, CARDOZO LAW REVIEW, Vol. 27:1 , p106-189 ,2005 4. Jeffrey J. Rupp, Trademark law: The Third Circuit’s Rejection of the Possibility of Confusion Test, Boston University Journal of Science & Technology Law, 16, 1999. 5. James J. Johnston, Selected Banner Keying, Adware, and Metatag Cases, 下載自 http://www.dechert.com/library/Selected_Banner_Keying_Johnston_4-04.pdf 6. Joel R. Feldman, REVERSE CONFUSION IN TRADEMARKS: BALANCING THE INTERESTS OF THE PUBLIC, THE TRADEMARK OWNER, AND THE INFRINGER, Journal of Technology Law and Policy vol8, 2003 下載自http://grove.ufl.edu/~techlaw/vol8/issue2/feldman.html 7. Jerome Gilson & Ann Gilson Lalonde, The Lanham Act: Time for a Face-Lift,下載自 http://www.shepards.com/practiceareas/ip/pdfs/lanham.pdf 8. Julius R. Lunsford Jr. , Trademark Infringement and Confusion of Source: Need for Supreme Court Action, Virginia Law Review, Vol. 35, No. 2 (Feb., 1949) , p218 9. Mark D. Robins, Actual Confusion in Trademark Infringement Litigation: Restraining Subjectivity Through A Factor-Based Approach to Valuing Evidence, 2 Nw. J. Tech. & Intell. Prop. 1 at http://www.law.northwestern.edu/journals/njtip/v2/n2/1 10.Mark V.B. Partridge, Likelihood of Confusion: Understanding Trademark Law’s Key Principle,下載自 http://www.pattishall.com/pdfs/LikelihoodofConfusion.pdf 11. Robert G. Bone, Hunting Goodwill: A History of the Concept of Goodwill in Trademark Law, p75, 2006. 下載自http://repositories.cdlib.org/cgi/viewcontent.cgi?article=1018&context=bclt, Selected by the Berkeley Center for Law & Technology 12. Robert H. Thornburg, Trademark surveys: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based survey Methods, The John Marshall Review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page 104 -106, 2005. 下載自 http://www.jmls.edu/ripl/vol4/issue1/thornburg.pdf (三)網站 1. http://ipmall.info 2. http://www.uspto.gov 3. http://assembler.law.cornell.edu/uscode 4. http://laws.lp.findlaw.com 5. http://cyber.law.harvard.edu 6. http://www.bitlaw.com 7. http://ladas.com 8. http://www.law.nyu.edu 9. http://www.gigalaw.com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24019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方法與範疇。第二章介紹商標法之基本概念,討論商標之功能、保護目的與要件、識別性、第二層意義等。第三章自混淆誤認之虞在商標法上之重要性切入,討論混淆誤認之虞之定義、型態、主體與客體、認定時點、反向混淆,並討論混淆誤認之虞與商標減損之不同。第四章則是介紹混淆誤認之虞判斷標準之發展,以美國法上之發展為主,輔以德國法之介紹作為參考。第五章則是我國法上混淆誤認之虞規定之演進,探討歷年來商標法與審查基準之沿革,與各個時期實務見解之演變,並介紹自九十三年五月一日起施行之混淆誤認之虞審查基準之規定。第六章由實務出發,檢視我國近年實務上混淆誤認之虞的實踐,並嚐試予以類型化。第七章回顧並檢討,以作為本文之總結。 | zh_TW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08T05:14:14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95-R92a21069-1.pdf: 869064 bytes, checksum: da66589f1b03059bd9ccf373c8e40652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06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範疇 ……………………………………… 2 第三節 本文架構 …………………………………………………… 2 第二章 混淆誤認之虞在商標法上的重要性 ………………………… 4 第一節 商標之基本概念 …………………………………………… 4 第一項 前言 ……………………………………………………… 4 第二項 商標的功能 ……………………………………………… 4 第三項 商標保護的目的 ………………………………………… 5 第四項 商標保護的要件 ………………………………………… 5 第一款 識別性 ………………………………………………… 5 第二款 第二層意義 …………………………………………… 6 第二節 混淆誤認之虞在商標法上的重要性 ……………………… 7 第一項 前言 ……………………………………………………… 7 第二項 混淆誤認之虞的定義 …………………………………… 8 第三項 混淆誤認的型態 ………………………………………… 9 第四項 混淆誤認的主體與客體 ………………………………… 10 第一款 混淆誤認的主體 ……………………………………… 10 第一目 美國法的發展 ……………………………………… 10 第一點 商品銷售時點的購買者 ………………………… 10 第二點 售後混淆(post-sale confusion) …………… 10 第三點 最初興趣混淆說(initial interest) ………… 13 第二目 我國法的規定 ……………………………………… 15 第二款 混淆誤認的客體 ……………………………………… 17 第五項 多大的混淆誤認比例才算數? ………………………… 19 第六項 混淆誤認之虞為法律問題 ……………………………… 19 第七項 與著名商標構成混淆誤認之虞和與非著名商標構成混淆誤 認之虞的認定時點不同 ………………………………… 21 第八項 反向混淆 ………………………………………………… 21 第九項 混淆誤認之虞與商標減損 ……………………………… 24 第一款 商標減損 ……………………………………………… 24 第二款 混淆誤認之虞與商標減損之關係 …………………… 25 第三章 混淆誤認之虞判斷標準之發展 ……………………………… 27 第一節 美國早期的參考準則 ……………………………………… 27 第一項 藍能法的規定 …………………………………………… 27 第二項 1938年的侵權行為法彙編 ……………………………… 28 第二節 美國法院判決累積的判斷原則 …………………………… 30 第一項 第一巡迴上訴法院的拍立得因素 ……………………… 30 第二項 第二巡迴上訴法院的列普因素 ………………………… 31 第三項 第三巡迴上訴法院的判斷因素 ………………………… 32 第四項 第四巡迴上訴法院的判斷因素 ………………………… 34 第五項 第五巡迴上訴法院的判斷因素 ………………………… 35 第六項 第六巡迴上訴法院的判斷因素 ………………………… 36 第七項 第七巡迴上訴法院的判斷因素 ………………………… 36 第八項 第八巡迴上訴法院的判斷因素 ………………………… 37 第九項 第九巡迴上訴法院的判斷因素 ………………………… 38 第十項 第十巡迴上訴法院的判斷因素 ………………………… 39 第十一項 第十一巡迴上訴法院的判斷因素 …………………… 40 第十二項 聯邦巡迴上訴法院的杜邦因素 ……………………… 40 第十三項 各巡迴上訴法院判斷因素之綜合整理表 …………… 43 第三節 一九九五年美國不公平競爭法彙編的判斷因素 ………… 44 第四節 美國法上之關聯商品原則 ………………………………… 45 第一項 演變過程 ………………………………………………… 45 第二項 將保護擴及關聯商品的理由 …………………………… 46 第三項 認定標準與證明方法 …………………………………… 48 第五節 美國法上實際案例 ………………………………………… 49 第一項 McGregor-Doniger Inc. v. Drizzle Inc.案(第二巡迴上訴法院的判斷因素) ………………………………………… 49 第二項 Eli Lilly & Company v. Natural Answers, Inc.案(第七巡迴上訴法院判斷因素) ……………………………… 51 第三項 Munsingwear Inc. v. Jockey International Inc.案 (第八巡迴上訴法院的判斷因素) …………………………… 52 第四項 In re MAJESTIC DISTILLING COMPANY, INC案(聯邦巡迴上訴法院的檢驗標準) ……………………………………… 54 第五項 小結 ……………………………………………………… 57 第五節 德國法院所累積的判斷原則 ……………………………… 57 第四章 我國法的規定 ………………………………………………… 59 第一節 商標法與審查基準的演進 ………………………………… 59 第一項 商標法的演進與相關實務見解 ………………………… 59 第二項 審查基準的演進 ………………………………………… 65 第一款 商標有欺罔公眾或致公眾誤信之虞審查基準 ……… 65 第二款 混淆誤認之虞審查基準 ……………………………… 67 第二節 混淆誤認之虞審查基準中各項參考因素之內涵及相互間之關係 …………………………………………………………… 69 第一項 各項參考因素之內涵 …………………………………… 69 第二項 各項參考因素間之關係 ………………………………… 72 第三節 「混淆誤認之虞」與「商標近似」、「類似商品或服務」之關係 …………………………………………………………… 73 第四節 商標近似與類似商品或服務之判斷 ……………………… 75 第一項 商標近似之判斷 ………………………………………… 75 第一款 商標近似審查基準 …………………………………… 75 第一目 七十年訂頒之版本 ………………………………… 75 第二目 七十四年核定修正部份 …………………………… 78 第二款 混淆誤認之虞審查基準之訂定理由 ………………… 79 第三款 混淆誤認之虞審查基準的規定 ……………………… 80 第二項 類似商品或服務之判斷不受商品或服務分類的限制 … 83 第一款 商標法第十七條第六項的規定 ……………………… 83 第二款 混淆誤認之虞審查基準的規定 ……………………… 83 第五節 混淆誤認之虞審查基準與美國法院判斷因素之比較 …… 85 第五章 混淆誤認之虞在我國實務之實踐 …………………………… 87 第一節 商標識別性之強弱 ………………………………………… 87 (一)以非習見事物為內容之任意性商標其識別性較高 ………… 87 (二)以自然界之動物作為商標,若無特殊設計則其識別性低 … 87 (三)拉丁文非國人所習見,具有識別性 ………………………… 88 第二節 商標是否近似暨其近似程度 ……………………………… 88 第一項 觀察原則 ………………………………………………… 88 (一)須遵守通體觀察原則,不可任意割裂觀察 ……………… 88 (二)主要部分觀察 ……………………………………………… 89 (三)異時異地隔離觀察 ………………………………………… 90 (四)外觀、觀念、讀音三者皆近似/ 皆不近似 ……………… 90 (五)圖形商標注重構圖意匠之比對 …………………………… 91 第二項 中文商標 ………………………………………………… 93 (一)文字商標之中文外觀近似且讀音相同 …………………… 93 (二)中文文字商標,僅一字之差則構近似 …………………… 93 (三)橫式中文讀法左右不固定,僅差一個字故認定近似 …… 94 (四)中文商標僅差一個字要認定不近似需有特殊原因,例如已並存多年 ………………………………………………………… 95 (五)商標中文文字有主要字詞與形容詞之分時,原則上以主要字詞為比對客體 ………………………………………………… 95 (六)文字商標雖觀念或讀音不同,若外觀近似仍可構成商標近似 …………………………………………………………… 95 第三項 外文商標 ………………………………………………… 96 (一)外文商標重起首字 ………………………………………… 96 (二)外文單字商標重起首字母 ………………………………… 97 (三)組成商標之英文字母僅差一個字母,構成商標近似 …… 97 (四)外文單字,首尾字母(群)皆相同構成外觀近似 ………… 98 第四項 以業界習用之文字作為商標部分,該部分識別性弱,不足以成為判斷商標近似之主要部分 ………………………… 98 第五項 聲明不專用部分仍列入商標整體為比對 ……………… 99 第六項 雖使用不同文字仍構成觀念、讀音近似 ……………… 100 第七項 商標是否近似應以商標實際使用地區之一般商品購買人有無混同誤認之虞為斷 …………………………………… 101 第八項 行政法院認為易使消費者誤認是同一系列商標 ……… 101 第九項 商標近似之判斷傾向不考慮著名因素 ………………… 102 第十項 不符合現今混淆誤認之虞審查基準之判決 …………… 104 (一)商標不是外觀、觀念、讀音有一構成近似就屬近似商標,且判斷中文商標應更注重外觀,原判決卻未斟酌 …………… 104 (二)未考慮消費者注意程度之差別 …………………………… 104 第三節 商品/服務是否類似暨其類似之程度 …………………… 105 (一)類似商品或服務 ……………………………………………… 105 (二)分類不同不影響類似商品之判斷 …………………………… 106 (三)商品與服務構成類似 ………………………………………… 106 (四)判定不構成類似的商品與服務 ……………………………… 107 (五)推翻智慧財產局判斷的判決 ………………………………… 108 (六)實體商店與虛擬商店構成類似服務 ………………………… 109 (七)與著名商標所使用之服務性質具有關聯 …………………… 109 第四節 先權利人多角化經營之情形 ……………………………… 110 (一)有擴充註冊的商品類別之事實可認定有多角化經營 ……… 111 (二)有多角化經營事實 …………………………………………… 112 第五節 實際混淆誤認之情事 ……………………………………… 112 第六節 相關消費者對各商標熟悉之程度 ………………………… 114 第七節 商標之申請人是否善意 …………………………………… 117 (一)有授權關係存在 ……………………………………………… 117 (二)有經銷合約存在 ……………………………………………… 118 (三)不存在任何關係,但證明商標後使用者知悉且惡意使用商標,意圖使消費者認為其商品與先商標使用者有關聯 …………… 118 第八節 不構成混淆誤認之虞 ……………………………………… 119 (一)兩商品性質、功能及用途顯然不同,消費市場及消費族群亦有所區隔 …………………………………………………………… 120 (二)有並存事實 …………………………………………………… 120 (三)商標主要部分為消費者熟悉而不易混淆誤認 ……………… 120 第六章 結論 …………………………………………………………… 121 參考文獻 ………………………………………………………………… 124 | |
dc.language.iso | zh-TW | |
dc.title | 商標法上混淆誤認之虞之理論與實踐 | zh_TW |
dc.title | Likelihood of Confusion | en |
dc.type | Thesis | |
dc.date.schoolyear | 94-2 | |
dc.description.degree | 碩士 |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黃銘傑,陳昭華 | |
dc.subject.keyword | 混淆誤認之虞,商標減損,審查基準,關聯商品原則, | zh_TW |
dc.subject.keyword | likelihood of confusion,trademark dilution,related goods, | en |
dc.relation.page | 127 | |
dc.rights.note | 未授權 | |
dc.date.accepted | 2006-07-10 | |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 | 法律學院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法律學研究所 | zh_TW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法律學系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ntu-95-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 848.7 kB | Adobe PDF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