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法律學院
  3. 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23612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值語言
dc.contributor.advisor蔡明誠(Ming-Cheng TSAI)
dc.contributor.authorYu-Lin Luen
dc.contributor.author盧宥霖zh_TW
dc.date.accessioned2021-06-08T05:04:42Z-
dc.date.copyright2011-02-09
dc.date.issued2011
dc.date.submitted2011-01-26
dc.identifier.citation壹、外文部分
一、國際期刊
Garza, Jesus M. De La and Oralkan, Gaye A.(1995). “Using Design Intent for Interpreting Brand-Name-Or-Equal Specification.” Journal of Computing in Civil Engineering, Vol. 9, No.1, pp.43-56.
Ibbs, C. William Jr.(1985). “Product Specifications Practices and Problems.”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Vol.111, No.2, pp.157-172.
Steenkamp, Jan-Benedict E.M. (1990). “Conceptual Model of the Quality Perception Proces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Vol. 21.
Zeithaml, Valarie A. (1988). “Consumer Perception of Price, Quality and Value: A Means-End Model and Synthesis of Evidence.”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52.
二、外文書目
Clough, Richard H., Sears, Glenn A. and Sears, S. Keoki (2005). Construction Contracting: a Practical Guide to Company Management, N.J.: John Wiley.
CUP Guidance (1998). No. 30, Specification Writing.
Dunham, Clarence W., Young, Robert D. and Bockrath, Joseph T. (1979). Contracts, Specifications, and Law for Engineers,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Emmitt, Stephen and Yeomans, David T. (2008). Specifying Buildings: a Design Management Perspective, Boston: Elsevier Butterworth-Heinemann.
Guinta, Lawrence R. (1993). The QFD Book, AMACOM Books.
Ibbs, C. William Jr. (1987). “Proper Specifying with the ‘Or Equal’ Clause,” Avoiding Contract Disputes, Conference Proceeding, pp.34-53.
Jellinger, Thomas C. (1981). Construction Contract Documents and Specifications, Addison-Wesley.
Meier, Hans W. and Wyatt, David J. (2008).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s: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NY: Thomson Delmar Learning.
Rosen, Harold J. and Heineman, Tom (1990).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s Writing: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3rd ed., Wiley.
Schechter, Roger E. and Thomas, John R. (2004). Principles of Patent Law, St. Paul, MN : Thomson/West, at4.
貳、中文部分
一、台灣期刊:
王榮吉,「建立公共工程建材同等品級分類制度應積極推動」,營建物價,2000年,7月。
王宇平,「『同等品』果真同等?業界應為同等品亂局共謀出路」,安全&自動化,2000年。
立平,「淺談建材上『同等品』認定與使用之有關問題 」,會計與管理,1987年,837期。
辛其亮,「淺談營建工程規範中之代用品或同等品」,營建簡訊,第82期,1988年。
姚仁德,「從經濟學角度看專利授權之矛盾」,工業財產權與標準,59期,1998年2月。
洪志勳,「專利集管授權之專利權濫用探討」,科技法律透析,18卷9期,1996年9月,頁20~23。
吳憲彰,「剖析營繕工程同等品」,營造天下,1999年,第47期。
吳憲彰,「談指定廠牌或參考廠牌及同等品之問題」,營造天下,第76 期,2002年,4月。
伍勝民 ; 吳珮菁 ; 黃于禎,「情事變更原則於政府採購法同等品規定爭議之探討」,現代營建,2005年,10月。
林傳賢,「利用物理屬性對營建材料分類之探討-以隔間牆為例」,營建管理季刊,第34期,1998年3月。
馮震宇,「IP戰爭新模式–投機型的發展與問題分析」,全國律師,第12卷第1期,2008年1月。
許永欽,「圍標、綁標、聯合承攬與平交易法『上』」,司法周刊,臺北:司法周刊雜誌社,1996,788:3。
楊宏暉,創新誘因的維護與競爭法規範-以專利拒絕授權為例,公平交易季刊,12卷2期,2004年4月。
劉孔中,「公平法與智慧財產權法的衝突與調和」,月旦法學雜誌,第104期,2004年1月。
陳乃塘,「產業標準制定體制存在漏洞–無線區域網路陷入專利暴風圈」,新通訊元件雜誌, 2009 年 8 月號 102 期。
陳建宇,「論同等品之使用」,營建管理季刊,33卷, 1997。
盧冠文,「政府採購法「同等品」之釋析-上」,營建知訊,2004年,5月。
盧冠文,「政府採購法「同等品」之釋析-下」,營建知訊,2004年,6月。
謝銘洋,智慧財產權:第一講 智慧財產權之概念與意義,月旦法學教室,0期,2002年10月。
謝銘洋,智慧財產權:第三講智慧財產權之性質與特徵,月旦法學教室,2期,2002年12月。
二、台灣學位論文:
王遠志,「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犯罪及法規範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系法律專業組碩士論文,2009。
王瓊忠,「專利侵害判斷之研究-以均等論下之先前技術阻卻研究為中心」,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年。
江玉雪,「專利濫用在我國法規範適用之探討-以飛利浦CD-R專利授權為例」,世新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1月。
朱豔芳,「整合品質機能展開與田口方法之穩健品質設計模式」,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
吳珮菁,「公共工程採用同等品爭議之研究-以情事變更原則為中心」,朝陽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碩士論文,2006年。
吳滄俯,「政府採購弊案之犯罪模式與特徵」,國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吳權原,「政府採購貪瀆犯罪防制之研究」,逢甲大學交通工程與管理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
李兆國,「標準制定組織及標準專利權之爭議」,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何愛文,「論專利法制與競爭法制之關係-從保護專利權之正當性談起」,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
林耕宇,「公有建築工程同等品制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林學延,「產業標準化過程之研究 - 以無線通訊系統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碩士論文,1999年。
林炯彰,「我國政府採購與圍標、綁標犯罪態樣之探討-以法務部調查局偵辦案件為例」,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7。
倪萬鑾,「均等論之比較研究」,國防大學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洪安寧,「從產業專利爭議論產業標準化相關法律問題」,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康凱雯,「產品屬性、消費者評估參考點與評估情境對購買評價之影響」,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梁美雪,「公共工程使用同等品之經濟分析」,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黃瓊瑩,「產品特殊屬性、共同屬性與屬性重要性對消費者偏好選擇之影響」,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張建文,「資訊產品架構與品牌策略」,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黃仁宏,「公共工程採購違失態樣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黃榆楹,「競爭法與政府採購法對於圍標、綁標行為規範之比較研究」,國立台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湯亦敏,「標準制定組織之智慧財產保護政策及競爭法問題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智慧財產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莊俊華,「物之瑕疵擔保責任之研究」,私立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年。
鄭雅友,「公共工程同等品制度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鄧迺騰,「“標準規格制定組織'專利政策中『揭露義務』與『授權條款』的研究」,世新大學法學院碩士論文,2008年。
葉書芳,「多屬性決策模式下之消費者偏好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陳世杰,「發明專利權侵害及民事救濟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盧冠文,「政府採購規格制度之研究-以建築工程同等品評估及其監控機制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謝志偉,「產品設計國、組裝國、主要零件來源國對消費者行為之影響」,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蔡郁崇,「政府採購的雙元性-採購弊案的制度性起源」,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蔡宜芯,「專利集中授權(Patent Pools)之法律規範-以競爭法為中心」,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謝萬隆,「生產地與品牌來源國對消費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顏輝德,「我國防制圍標、綁標行為之研究—以政府採購法為中心」,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三、台灣中文書目:
王傳才,採購常用術語,中央圖書供應社,1984年。
中央標準局編,「全國標準體系之現況與發展」,經濟部中央標準局,1997年。
中國國家標準推廣制度研究-現有建築國家標準問題之分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988年。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美國公共契約法治之研究-我國政府採購及委辦制度興革建議」,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993年。
朱德樹等,國家標準國際化之研究,行政院經濟部中央標準局,1994年。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施工綱要規範。
杜紫軍等,「全國標準體系規劃建立之研究」,經濟部中央標準局,1992年。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政府採購法一百問,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編印,1998年05月。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品管班教材「施工管制與檢驗」。
林建煌,消費者行為,華泰文化,2007年。
林欽德等,「歐洲單一市場產品標準整合與我國因應措施之研究」,經濟部中央標準局,1991年。
林草英等,「中國國家標準推廣制度研究-國家標準於建築實務上之運用與推廣」,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988年。
侯志融,葉金寶審查,政府採購法有關防弊措施之研究,台灣板橋地方法院檢察署八十八年度研究發展報告,1999年7月。
許是祥譯,整體性採購供應實務,清華管理科學圖書中心,1986年。
范建得,面對專利戰爭的「新」思維,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梁實秋等,百科大辭典,名揚出版社,1986年。
黃銘傑,「公平交易法第二十條第一、二項『表徵』之意義及其與新式樣專利保護之關係」,競爭法與智慧財產權法之交會-相生與相剋之間,元照出版,2006年9月。
黃士賓、朱文松、賴榮平,「通風隔音窗隔音性能之研究」,中華民國音響學會學術研討會,2009年。
曾陳明汝原著; 蔡明誠續著,兩岸曁歐美專利法,蔡明誠發行,2009年。
傅和彥譯,品質機能展開,前程企管,1987年。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專利侵害鑑定要點」。
黎文龍,工程設計與分析,東華書局,2000年。
葉彬,採購學,立學社圖書公司,1978年。
葉彬,企業採購,三民書局,1975年。
鄭玉波,民法債偏總論,作者自刊,2002年。
陳文化,「如何建立公司標準與規格」,陳文化編發行,1983年。
謝杞森,「政府採購法與公平交易法對綁標、圍標、陪標的交錯規範」新世紀經濟法制之建構與挑戰 (廖義男教授六秩誕辰祝壽論文集),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9月。
蔡明誠,專利法,經濟部智慧財產局,2006年。
蔡明誠,專利侵權要件及損害賠償計算,經濟部智慧財產局,2006年。
蔡明誠,發明專利法研究,蔡明誠發行,1997年。
謝銘洋等合著,專利法解讀,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0 年11 月。
謝銘洋,智慧財產權之基礎理論,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10月。
薛波主編,元照英美法詞典,法律出版社(北京) ,2003年。
羅昌發,採購法與政府採購協定論析,元照出版公司,2004年。
Leon G.Schiffman.,Leslie Lazar Kanuk(顧萱萱、郭建志合譯)消費者行為,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
四、中國期刊:
王紅霞、肖岳峰,「企業技術標準與專利之關係探討」,信息技術與標準化(中國),2006年,第4期。
王黎明、張海鷹,「技術標準引發的知識產權濫用問題」,科技創業月刊(中國),2006年,第12期。
王傳軍,「標準化及其引發的反壟斷法律問題」,湖南經濟管幹部學院學報(中國),第17卷,第1期,2006年,1月。
王為農,「“技術標準化”引發的壟斷與反壟斷法律問題」,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中國),2004年,01期。
王先林,「對思科、華為智慧財產權之爭中的“私有協議”壟斷問題的思考」,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中國),2003年,04期。
丘慧慧、李明順,「思科訴華為斡旋庭外和解 “私有協議”引發爭端」,世紀經濟報導(中國),2003年02月13日。
李明秀,「警惕:標準化中知識產權的濫用」,國際競爭力(中國),2006年,第4期。
李蓬蓬,「國際技術標準產生過程中的濫用知識產權壟斷性問題」,理論學習(中國),2006年,第4期。
宋薇,「淺論專利標準壟斷的具體表現」,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中國),2006年,8月,第69期。
胡水晶、余翔,「技術標準組織中聯合抵制行為的反壟斷規則」---以GBT訴諾基亞案為例,電子知識產權(中國),2006年,8月。
夏先良,「私有協議與標準化的智慧財產權政策」,中國工業經濟(中國) ,2004年,01期。
馬鐵良,「技術標準中引用專利的原則」,電子知識產權(中國),2004年,12期。
張平、馬驍,「標準化組織的智慧財產權政策(1) 」,資訊技術與標準化(中國),2004年,03期。
張波,「論以反壟斷法規制標準化過程中的專利聯營」,山東大學法律評論(中國) ,2006年。
雷利平、雷險平,「高新技術產業標準戰略處境分析」,科學與管理(中國),2006年,第一期,頁38。
莫志宏,「壟斷競爭視角下的技術標準」,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中國),2004年,03期。
寧立志、胡貞珍,「從美國法例看專利聯營的反壟斷法規制」,環球法律評論(中國),2006年,第4期。
魯篱,「標準化與反壟斷問題研究」,中國法學(中國),2003年,第1期。
董希凡,「專利池中的權利濫用問題-----美國專利權濫用規則的發展」,湖北師範學院學報(中國) ,2006年,第26卷,第6期。
楊海江,「技術標準與專利保護芻議」,電子智慧財產權(中國),2006年,01期。
劉淑華,「標準專利權濫用的法律限制」,工作研究(中國),2006年,第1期。

五、中國學位論文:
朱德林,「專利與技術標準結合產生的壟斷問題研究」,西南政法大學碩士論文(中國),2007年。
胡波濤,「標準化與知識產權濫用規則」,武漢大學碩士論文(中國),2005年。

程曉軍,「反壟斷法視野下的技術標準化」,安徽大學碩士論文(中國),2006年。

徐光陸,「技術標準中專利權的濫用及其法律規制」,安徽大學碩士論文(中國),2007年。
徐曾滄,「WTO背景下技術標準中專利併入的法律問題研究」,華東政法大學博士論文(中國),2008年。
喻萌,「技術標準戰略的法學視角研究」,武漢理工大學碩士論文(中國),2006年。
趙興貴,「技術標準化下專利權問題研究」,西南政法大學碩士論文(中國),2007年。
陳卓瑛,「論由專利技術與標準相結合引起的反壟斷問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碩士論文(中國),2006年。
陳麗軍,「技術標準中的反壟斷問題研究——以技術標準與專利權結合引致技術標準限制競爭為視角」,西南財經大學經濟法學碩士論文(中國),2006年。
嶽永寧,「標準化中的壟斷與反壟斷問題研究」,山西財經大學碩士論文(中國),2007年。
dc.identifier.uri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23612-
dc.description.abstract政府採購規格之制定,除了涉及能否滿足採購機關需求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否擴大更多的公平競爭。政採法對於採購規格之制定原則上應依功能、效益及標準說明招標要求,例外在「無法以精確方式說明招標要求」時,得以提及特定之商標或商名、專利等並註明「或同等品(Or Equivalent)」字樣。“Equivalent”一詞意指相當的意思,同一名詞使用於不同法律中,卻具有不同的作用。在專利法上,利用「均等論(Doctrine of Equivalents)」來判斷相近似物品或方法是否構成侵害專利權,而賦予專利權人一定期間排他性獨占權利,具有限制競爭之效果。然而,在政採法上,卻利用「或同等品」機制使相近似的物品或方法得參與政府採購,以擴大公平競爭。當採購標的涉及專利問題時,如依政採法第26條3項在例示之特定專利,或隱藏專利之其他層級標準之後加註「或同等品」,則可能發生特定之排他性獨占權利的專利是否同時存在同等的其他專利、方法、或物品、標準之疑義,屬於政府採購法、標準法、專利法交會之法律解釋適用之問題。研究結論茲分述如次:1.我國同等品機制的評估決策模式係採「非補償性模式」分類中的「連結模式」,同等品必須具備所有應接受評估的屬性項目,且各屬性項目的表現結果必須均不低於所要求的評估基準值。2.符合「公眾適用標準」要件則有可能被引用成為政府採購規格內容,主管機關見解擴張同等品機制之適用範圍衍生「標準同等」問題,「標準同等」之判準建議參考「ISO/IEC GUIDE 21」。3.當採購規格中如涉及專利問題,由於專利權之排他性容易衍生不當限制競爭之綁標爭議,政採法第22條第1項第2款「專屬權利」與第26條第3項之「專利」範圍不包括新式樣專利。4.專利與標準結合有所謂「標準綁架現象」與「潛水艇專利」之不當限制競爭問題。當我國國家標準或國際標準無法滿足需求或有所欠缺之際,因而引用前述兩者以外之團體標準,如於其中隱匿專利權,而可能衍生排他性或獨占性之不當限制競爭之效果。另外,隱藏專利權之「事實上標準」一旦具有自然獨占或寡占市場時,於政府採購規格中引用此項標準,必然導致不當地排除其他廠商參與競爭效果。5.關於政府採購規格涉及專利之同等品範圍問題,建議勿將「技術手段(Way)」列入同等基準之比對項目以避免不當限制競爭。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The coverage of the prescription of government procurement specification should not merely include the procurement requirements of the procurement agent being satisfied, but, more importantly, boost fair competition. Government Procurement Act (GPA) is supposed to prescribe procurement specification in terms of function, performance, or standard, but in case that there is no sufficiently precise or intelligible way of describing the procurement requirements, a particular trademark, trade name, patent, etc. can be referred to noted with words such as “or equivalent”. The term “equivalent” is used to gain different ends as the law concerned changes. In Patent Law, the term “Doctrine of Equivalents” is applied to judge whether or not patent infringement is posed as a result of a similar item or method, which thus entitles the patentee to the exclusive right within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so that a restriction of competition is carried into effect. Government Procurement Act, on the other hand, legalizes the use of a similar item or method in government procurement by the name of “or equivalent,” which thus boosts fair competition. When the patent problem is involved in procurement specification, e.g., when the standard of specific patent or hidden patent is noted with “or equivalent” as referred in GPA Article 26-III, and thus potential problems arise concerning equivalent patent, method, item, or standard which coincide with specific patent having exclusive right, GPA, Standard Law, and Patent Law should, in this case, converge for explanation of applicability. To conclude,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when it comes to the issue about Patent of Government Procurement Specification, “the way” in F.W.R. is not recommended being listed in the equivalent feature matching model for fear that there is improper restriction of competition.en
dc.description.provenance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08T05:04:42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100-R93A41023-1.pdf: 3116152 bytes, checksum: 1caee9b1aaeb5aae2e9a36a4c25383e2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11
en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目  錄
第1章 緒論 1
1.1研究動機與目的 1
1.2文獻探討與問題提出 3
1.2.1文獻探討 3
1.2.1.1國外文獻 3
1.2.1.2國內期刊 15
1.2.1.3國內學術論文 20
1.2.2問題提出 24
1.2.2.1問題彙整 24
1.2.2.2爭點提出 29
1.3研究範圍與限制 35
1.4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 36
第2章 政府採購規格與同等品機制之關係 39
2.1採購規格的定義與型態 39
2.1.1規格、規範與標準之辨異 39
2.1.2採購規格的定義 40
2.1.3採購規格的型態 42
2.1.4以同等品機制為補充性質之採購規格型態 45
2.2同等品機制概念 47
2.2.1 同等品機制適用之前提 48
2.2.2 同等品機制之補充性 50
2.2.3.1「品質」與「特性」關係 50
2.2.3.2「特性」與「功能」、「效益」關係 53
2.2.3.3「功能」、「效益」與「標準」關係 59
2.3同等品評估基準及決策模式 61
2.3.1同等品評估基準 61
2.3.2 單一屬性之評估決策模式 64
2.3.3 多重屬性之評估決策模式 65
第3章 採購規格之層級標準及其同等之判準 69
3.1 標準之定義與作用 69
3.1.1標準之定義 69
3.1.2標準化之定義與目的 70
3.1.3標準化活動與技術性貿易障礙 73
3.2各層級標準之意義 74
3.2.1國際標準、區域標準、國家標準之意義 74
3.2.2可供公眾使用之標準與團體標準 79
3.2.3 公司標準與非可供公眾使用之標準 82
3.3 標準體系層級關係與適用順序 86
3.3.1標準體系層級關係 86
3.3.2標準體系之適用順序 89
3.4標準同等之判準 93
3.4.1 ISO/IEC對標準同等的定義 93
3.4.2政採法下之標準同等意義 96
3.4.3 ISO/IEC對標準同等定義之新修正 98
第4章 專利與標準結合之採購規格綁標 101
4.1 綁標之類型與成因 101
4.1.1禁止綁標問題 102
4.1.2綁標之定義與類型 105
4.1.3 規格綁標之成因與階段 111
4.2涉及專利問題之對應規定 116
4.2.1不適法之專利問題處置可能衍生綁標爭議 116
4.2.2政採法之「專利」名詞範圍疑義 117
4.2.3政採法第22條第1項第2款與第26條第3項但書之適用 129
4.3 專利隱匿於標準致限制採購規格 136
4.3.1專利隱匿於標準之套牢(Hold-Up)問題 137
4.3.1.1專利隱匿於標準之現象 138
4.3.1.2標凖套牢現象(Standard Hold-Up) 140
4.3.1.3專利間接不當限制採購規格 143
4.3.2法律上標準與事實上標準之區分 145
4.3.3可能產生專利隱匿於標準之類型 154
4.4涉及專利權之對應策略 160
4.4.1 標準制定之專利權策略 161
4.4.2採購規格制定之專利權策略(專利同等) 167
第5章 專利法均等論在同等品機制之交會 171
5.1均等論之排他性 171
5.1.1適用均等論之目的 172
5.1.2專利侵權鑑定與「均等論」之適用 174
5.2政採法同等論與專利法均等論之比較 184
5.2.1政採法同等論之內涵 184
5.2.1.1同等認定之決策模式 184
5.2.1.2同等基準之建立 186
5.2.2均等論與同等論之異同 200
5.3專利同等之判準 204
5.3.1限制技術手段之適法性檢討 204
5.3.2避免技術手段不當限制競爭 206
5.3.3技術手段不納入專利同等之比對項目 215
5.4採購規格涉及專利之法院見解 219
5.4.1發明專利規格之標購月台雨棚及天花浪板工程案 219
5.4.2新型專利規格之標購重型機車專用通訊安全帽案 224
5.4.3新型專利規格之標購床架案 231
5.4.4新式樣專利規格之標購課桌椅案 236
5.4.5採購規格涉及專利之法院見解彙整 241
第6章 結論與建議 246
6.1研究結論 246
6.2建議 253
參考文獻 254
附錄一 政府採購法第二十六條執行注意事項 268
附錄二 政府採購錯誤行為態樣 270
附錄三 建築工程規劃設計可能綁標行為態樣 279
dc.language.isozh-TW
dc.title政府採購規格涉及專利之同等品範圍問題研究zh_TW
dc.titleA Study on the 'Equivalent' of Patented Goods of Government Procurement Specificationen
dc.typeThesis
dc.date.schoolyear99-1
dc.description.degree碩士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羅明通,羅昌發
dc.subject.keyword採購規格,同等品,均等論,標準,政府採購法,專利,標準法,zh_TW
dc.subject.keywordProcurement specification,Equivalents,Standard,Government Procurement Act,Patent,Standard Law,en
dc.relation.page282
dc.rights.note未授權
dc.date.accepted2011-01-26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法律學院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dept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zh_TW
顯示於系所單位: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ntu-100-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3.04 MBAdobe PDF
顯示文件簡單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