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21725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李素華 | |
dc.contributor.author | Chih-Hsiang Hsu | en |
dc.contributor.author | 徐志翔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21-06-08T03:44:08Z | - |
dc.date.copyright | 2019-05-10 | |
dc.date.issued | 2019 | |
dc.date.submitted | 2019-05-03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朱浩筠 (2016),美國專利舉發制度及其相關爭議問題簡介 ――以多方複審(IPR)案件為中心,智慧財產權月刊,213卷。
江駿宏(2012),美國專利法上不正行為理論之過去與現在,智慧財產權月刊,159卷。 李素華,張哲倫(2014),專利之制度目的及權利本質-法院在其中之關鍵角色及功能,月旦法學雜誌,232期。 李懿欣(2016),對專利權濫用之因應機制-以專利主張實體及新型態防禦策略為中心,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元玠,古文豪,陳麒文(2017),論專利可據以實現要件-以請求項缺少必要技術特徵為探討核心,智慧財產權月刊,228期。 林育輝(2019),談專利說明書之可據以實現要件-以智慧財產法院案例為中心,專利師季刊,36期。 林博智(2009),專利說明書之可實施性要件,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2009年全國科技法律研討會論文集。 周伯岳(2016),功能用語的明確性問題:簡析最高行政法院105年度判字第149號判決,廣流智權評析,35期。 張宇凱(2015),「潛水艇專利」之落日餘暉,北美智權報,131期。 郭怡萱(2014),論訴訟費用移轉變革對非專利實施實體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謹瑋,古文豪,陳麒文(2017),論專利可據以實現要件-以申請專利範圍過廣為探討核心,智慧財產權月刊,228期。 楊智傑(2015),專利侵權之不正行為抗辯與行使詐欺取得專利之反托拉斯法制裁,公平交易季刊,23卷第1期。 顏吉承(2007),專利說明書撰寫實務。 Dan L. Burk and Mark A. Lemley (2009), The Patent Crisis and How the Courts Can Solve I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and London. Roger E. Schechter and John R. Thomas (2004), Principles of Patent Law, 2nd edition, NW: Thomas West. Warren J. Smith (2004), Modern Lens Design, 2nd edition, McGraw-Hill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21725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本文以美國法與美國實務為主軸,探討專利說明書揭露的問題,並且以行動裝置鏡頭專利為研究領域。專利制度原始的目的在於鼓勵創新,然而在制度誕生數百年後,專利的申請與核准數量暴增,同時伴隨種種制度運作上的亂象,專利制度的存在是否可達成制度初始設定之目的,成為值得探討的議題。現行專利制度種種亂象歸納起來大致不外:專利審查資源不足、不良專利充斥、專利訴訟浮濫及專利箝制(hold-up),種種問題主要發生在資訊科技領域。近年來隨著美國專利制度的改革,專利訴訟浮濫的現象已經得到抑制,然而僅是訴訟案量的下降,並不能代表制度整體的完善;一方面,大量充滿疑問的有效專利仍在產業界發揮作用,另一方面,訴訟數量的下降未必能與訴訟或專利品質的提升畫上等號。
本文主在探討專利的品質,並且主張關於專利說明書揭露的要求,在眾多專利要件中居於核心地位,並且對於專利的品質具有關鍵性的影響。本文並且選擇行動裝置鏡頭領域作為探討的產業,一方面較容易將所欲探討的問題聚焦;另一方面,該領域專利的重要性、專利密集的程度、產品生命週期以及產業近年的發展,都使得該產業或可成為整體資訊產業的縮影,以探討整體資訊產業中,專利制度運行的亂象。本文最終主張,對於專利說明書揭露的重要性與問題意識,應為專利制度改革的重要環節。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disclosure requirement of the patent specification. The mobile phone lens industry is selected as the specific industry, and the U.S. is selected as the main market to investigate the regulations, patent prosecution, and relevant law suits. The purpose of the patent system is to encourage innovation; however, hundreds of years after the birth of the system, many serious operation flaws emerge with the number of patent applications as well as valid patents explode; many scholars have questioned if the system could really propel innovation. The main operation flaws are poor patent quality, the limited examination resources, the frivolous patent law suits, and patent hold-up; these are the frequent problems i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Recently, because of the reform of the patent system in the U.S., the number of patent law suits has dropped drastically, especially the law suits from the non-practicing entities. However, this phenomenon does not mean a complete amelioration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whole patent system, qualities of valid patents and patent law suits remain to be investigated. The core of this thesis is to investigate the quality of patent specification, and stands the importance of the disclosure requirement. The mobile phone lens industry is selected for several reasons: the importance of relevant patents, the patent thicket phenomenon in this specific industry, the product life cycl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ens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All the aforementioned factors reflect that the mobile phone lens industry could be a miniature of the whol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as we talk about the operation flaws of the patent system. Finally, this thesis stands that the disclosure requirement should be one of the main concerns about reform of the patent system. | en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08T03:44:08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108-R03a41006-1.pdf: 3011388 bytes, checksum: 021ea754387b56dc0c338bcf788fe5e7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19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謝辭
中文摘要 II ABSTRACT III 圖目錄 VII 表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3 第三節 論文架構 4 第二章 專利制度運作之瑕疵與制度危機 6 第一節 專利制度之本旨 6 第二節 專利制度之運作瑕疵 7 第一項 有限的審查資源 7 第二項 不良專利充斥 8 第三項 訴訟上之亂象 9 第三節 不同產業別專利制度所呈現之面貌 10 第四節 專利要件空洞化 11 第五節 專利制度之危機 13 第六節 行動裝置鏡頭專利與專利制度運作之瑕疵 13 第三章 行動裝置鏡頭產業概況與相關專利簡介 17 第一節 總產值與主要競爭者 17 第二節 鏡頭與光學設計簡介 19 第一項 鏡頭簡介 19 第二項 像差 27 第三項 光學設計流程簡介 36 第三節 行動裝置鏡頭專利內容與專利審查現況 40 第一項 相關專利內容 40 第二項 相關專利審查現況 41 第四章 從美國專利US 8,867,149及其延續案探討專利充分揭露之要件 48 第一節 美國、我國與中國專利法相關規定 50 第一項 發明描述(Written Description) 51 第一款 美國專利審查手冊之相關規範 51 第二款 法院見解 52 第三款 我國法對應相關規定 54 第四款 小結 55 第二項 據以實現(Enablement) 56 第一款 各國專利法、審查基準或審查手冊相關規定 56 第二款 必要技術特徵在光學鏡頭領域之詮釋與重要性 57 第三項 最佳實施例(Best Mode) 59 第四項 關於申請專利範圍之規範 60 第五項 關於Ariad Pharmaceuticals, Inc. v. Eli Lilly and Co.一案 61 第一款 案由事實與訴訟經過 61 第二款 巡迴法院見解 62 第三款 本文見解 62 第四款 小結 64 第二節 美國專利US 8,867,149及其延續案之探討 64 第一項 關於鏡片曲折力及鏡片形狀記載的缺漏 68 第一款 鏡片曲折力記載之缺漏 69 第二款 鏡片形狀記載之缺漏 70 第三款 記載缺漏與發明具體性之探討 71 第四款 相關專利審查意見 72 第二項 光圈位置記載的缺乏 74 第三項 數值條件範圍的恰當性的疑問 77 第一款 關於光圈值之記載 79 第二款 關於阿貝數之記載 80 第三款 各國審查基準、手冊或指南之相關規定 81 第四款 法院見解 82 第四項 數值條件物理意涵的探討 83 第一款 專利法上關於“技術特徵”之規範 83 第二款 專利US 8,867,149數值條件物理意涵之檢視 85 第三款 小結 89 第五項 申請專利範圍文義明確性的疑問 90 第六項 申請專利範圍佈局架構 90 第一款 專利US 8,867,149佈局方式技術上之疑問 91 第二款 多組申請專利範圍拼貼式佈局之合理性探討 92 第三款 延續案制度之濫用 93 第七項 與美國專利US 8,749,896的比對 97 第八項 小結 99 第五章 從大立光電與三星之訴訟探討行動裝置鏡頭專利之瑕疵 100 第一節 訴訟經過 100 第二節 訴訟中對於系爭專利有效性之爭議 101 第一項 關於說明書揭露要件之爭議 102 第一款 三星電子書狀中之具體觀點 102 第二款 大立光電之回應 103 第三款 關於兩造主張之評析 104 第四款 關於訴訟上的兩個混淆 107 第五款 關於揭露要件之簡易判決 108 第二項 關於系爭專利新穎性之爭議 110 第一款 概述 110 第二款 美國專利公開案US 2006/0,126,193對系爭專利新穎性之影響 112 第三款 美國專利US 7,262,925對系爭專利新穎性之影響 113 第四款 台灣專利TWI255,361對系爭專利新穎性之影響 114 第五款 關於系爭專利新穎性之小結 116 第三項 關於系爭專利進步性之爭議 116 第四項 關於不正行為之爭議 118 第三節 小結 119 第六章 檢討與改革 122 第一節 專利制度之危機 122 第一項 專利要件之空洞化等同於制度之空洞化 123 第二項 產業中之市場地位與專利制度公平性之探討 124 第二節 個別制度之檢討與改革 126 第一項 專利審查制度 127 第二項 專利核准後審查 128 第三項 延續案制度之探討 129 第四項 訴訟上不正行為之主張 130 第三節 法院與當事人 132 第一項 法院政策槓桿的運用 132 第二項 突破形式僵化與訴訟品質的提升 134 第四節 結論 134 參考文獻 135 | |
dc.language.iso | zh-TW | |
dc.title | 從充分揭露要件論專利制度運作之瑕疵-以行動裝置鏡頭領域為例 | zh_TW |
dc.title | Discussing the Patent System Operation Flaws Based On the Disclosure Requirement - the Mobile Phone Lens Industry as an Example | en |
dc.type | Thesis | |
dc.date.schoolyear | 107-2 | |
dc.description.degree | 碩士 |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馮震宇,宋皇志 | |
dc.subject.keyword | 專利危機,說明書揭露,交換原則,專利叢林,申請專利範圍,行動裝置鏡頭, | zh_TW |
dc.subject.keyword | Patent Crisis,Disclosure Requirement,Quid Pro Quo,Patent Thicket,Scope of Patent Claims,Mobile Phone Lens, | en |
dc.relation.page | 136 | |
dc.identifier.doi | 10.6342/NTU201900741 | |
dc.rights.note | 未授權 | |
dc.date.accepted | 2019-05-03 | |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 | 法律學院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 | zh_TW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ntu-108-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 2.94 MB | Adobe PDF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