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法律學院
  3. 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20430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值語言
dc.contributor.advisor謝銘洋
dc.contributor.authorJackeline YUANen
dc.contributor.author袁嘉蔆zh_TW
dc.date.accessioned2021-06-08T02:48:27Z-
dc.date.copyright2017-08-31
dc.date.issued2017
dc.date.submitted2017-08-18
dc.identifier.citation參考文獻
書籍
Eugen Ehrlich《法律社會學基本原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初版,2009
Michael Pollard, 古騰堡 活版印刷術發明人,臺北,牛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2
Paul Goldstein,捍衛著作權:從印刷術到數位時代之著作權法,初版,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
王澤鑑,債法原理,三版,王澤鑒自版,2012
王文方,形上學,三民書局,初版,2008
胡心蘭,數位環境著作權法新思維—論數位著作權之本質、耗盡、與歸屬,初版,華藝數位股份有限公司,2014
粘添壽,網際網路原理與應用,初版,全華圖書,2007
陳自強,契約之成立與生效,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2二版
期刊論文
王怡蘋,權利耗盡原則與所有權取得,科技法學評論,第11 卷1期,2014
沈宗倫,由對價平衡觀點論智慧財產權權利耗盡原則之適用,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23期,2007
沈宗倫,論數位暫時性重製於著作權法之法律評價-兼以重製權的新詮釋評我國相關立法,東吳法律學報,第19卷第4期,2008
沈宗倫,「由美國 Cartoon Network LP, LLLP v. CSC Holdings, Inc.一案對於我國著作權法的啟示與借鏡—以 『公開傳輸權』為中心」,智慧財產評論,第10卷第1期,2012
沈宗倫,著作物製造地與權利耗盡原則—以美國修正式的國際耗盡原則為借鏡檢視我國權利耗盡原則的修正方向,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86期,2012
沈宗倫,數位著作授權與合理傳輸權利耗盡原則的新時代意義,台灣智慧財產評論,第12卷第1期,2014
林利芝,淺談美國著作權法之「First Sale Doctrine」,月旦法學雜誌,第109期,2011
林利芝,假著作權保護之名,行市場限制競爭之實,科技法學評論,第8卷2期,2011
胡心蘭,從美國第九巡迴上訴法院近期案例初探數位環境下著作權耗盡原則,台灣法學雜誌,第218期,2013
胡心蘭,數位著作授權契約對第一次銷售原則之影響與濫用原則之適用,智慧財產評論,第12卷第2期,2014
章忠信,著作權法真品平行輸入之問題研究,資訊法務透析,第10卷第7期,1998
章中信,美國一九九八年數位化千禧年著作權法案簡介,萬國法律,第107期,1999
章忠信,數位化網際網路環境對重製權之衝擊與因應,萬國法律111期,2000
章忠信,著作權法中「散布權」之檢討,萬國法律,第116期,2001
章忠信,面對著作利用的新局面,智慧財產權月刊,第119期,2008
陳皓芸,從著作權與競爭法交錯之觀點分析著作真品平行輸入相關法制問題,國立臺大法律學院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8
陳聰富,契約自由與定型化契約的管制,月旦法學雜誌第91期,2002
陳麗娟,里斯本條約之評析歐洲聯盟之未來,貿易政策叢論,第12期,2009
馮振宇,歐盟著作指令體制與相關歐盟法院判決之研究,收錄於國際比較下我國著作權法之總檢討,臺北,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專書,2014
黃惠敏,數位時代下著作權授權契約與著作權限制衝突之研究,國立臺大法律學院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5
蔡明誠,論智慧財產權之用盡原則—試從德國法觀察、兼論歐洲法之相關規範,政治大學法學評論,第41期,1990
蔡明誠,智慧權法中之平行輸入、用盡原則與國際用盡理論之探討—從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597號民事判決出發,法令月刊,第64卷8期,2013
蔡岳勳、胡心蘭,論美國數位千禧年著作權法中反規避濫用原則之發展,科技法學評論,第4卷1期,2007
謝銘洋,專利進口權與平行輸入,月旦法學雜誌,第2期,1995
謝銘洋,水貨影碟出租或出售是否構成著作權之侵害—評釋台灣最高法院八十七年上易字第六三三四號及最高法院八十八年台非字第一七號兩則判決,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期,2000
外文資料
Paul Goldstein, International Copyright principles, Law, and Practice (2001)
Steven E. Landsburg, Price Theory & Applications, 6e, South-Western (2005)
Perzanowski, Aaron & Schultz, Jason, Digital Exhaustion, 58 UCLA L. REV. 889 (2011)
Perzanowski, Aaron & Schultz, Jason, Copyright Exhaustion and the Personal Use Dilemma,96 MINN. L. REV 2067(2012)
Reese, R.Anthony The First Sale Doctrine in the Era of Digital Networks, 44 B.C.L. REV. 577 (2003)
外國判決
Bobbs-Merrill Co. v. Straus, 210 U.S. 339 (1908).
Capitol Records, LLC v. ReDigi Inc., 2013 WL 1286134 (S.D.N.Y. 2013)
Kirtsaeng v. John Wiley & Sons, Inc. 2012 WL 2861165 (U.S.) (Appellate Brief)
MAI Sys. Corp. v. Peak Computer, Inc., 991 F2d. 511(9th Cir. 1993)
RIAA v. Diamond Multimedia Systems Inc., 180 F. 3d 1072 (9th Cir. 1999)
Supap Kirtsaeng v.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9 WL 3364037(S.D.N.Y. Oct. 19, 2009)
Supap Kirtsaeng v. John Wiley & Sons, Inc., 654 F.3d 210 (2d Cir., 2011)
Supap Kirtsaeng v. John Wiley & Sons, Inc., 568 U.S. ___ (2013)
Triad Sys. Corp. v. Se. Express Co., 64 F.3d 1330(9th Cir. 1995)
United States v. Wise, 550 F. 2d 1180 (9th Cir. 1977)
Vernor v. Autodesk, Inc. 621 F.3d 1102 (9th Cir. 2010)
Wall Data, Inc. v. Los Angeles County Sheriff’s Dep’t, 447 F.3d (9th Cir. 2006)
網路文章
曲建仲,你真的都搞懂了嗎?數位通訊新世代,科學月刊2014年9月29日http://scimonth.blogspot.tw/2014/09/blog-post_3.html
周遵儒,串流媒體(steam media),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國家教育研究院,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78807/
趙怡、褚瑞婷,數位匯流時代的傳播政策,國改政策研究報告,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07年5月24日http://www.npf.org.tw/2/2348
賴文智,王文君,著作權一點通,校園著作權,經濟部智慧財產局,https://www.tipo.gov.tw/ct.asp?xItem=253031&ctNode=6987&mp=1
網路資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http://tipo.gov.tw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WIPO網站:http://www.wipo.int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http://content.teldap.tw/index/
美國國家標準和技術研究院(NIST):https://www.nist.gov/
JUSTIA US Law網站:law.justia.com
EUR-Lex網站:eur-lex.europa.eu/content/welcome/about.html
US Copyright Office網站:www. Copyright.gov
CONGRESS.GOV網站:www.congress.gov
The IPKat網站:www.ipkat.com
dc.identifier.uri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20430-
dc.description.abstract科技進步促使著作自仰賴有形載體的「有體物」走向「無體物」;而散布著作之方式,亦由實體移轉交付轉為雲端線上傳輸。究竟從傳統唱片行購買CD之行為與自線上蘋果商店購買數位音樂檔案有何不同?為何美國法院在ReDigi公司對Capitol Records公司的判決中宣判數位著作利用人沒有所有權?2013年3月30日,美國紐約南區地方法院判決ReDigi公司侵害Capitol Records之重製權與散布權,並拒絕ReDigi公司所主張之第一次銷售原則(權利耗盡理論)抗辯;與此同時,歐洲法院在2012年7月確認二手軟體有權利耗盡理論之適用。各國對於數位著作是否適用權利耗盡理論莫衷一是。本文嘗試分析各該判決之論點,並提出著作權法修法建議。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New technology changes tangible copies into digital copies and the way people transfer or deliver them.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buying real CD and buying mp3 on the apple store? Why the case “Capitol Records, LLC v. ReDigi Inc.” tells us there is no ownership on digital works? A judgment for plaintiff Capitol Records was delivered by the United States District Court for the Southern District of New York on Mar. 30, 2013, in which the court pronounced the defendant ReDigi infringed Capitol's exclusive rights of re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and rejected the first-sale doctrine(the Exhaustion Doctrine)defense. In the meanwhile, the 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 affirmed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Exhaustion Doctrine of used software licenses in July 2012. It is controversial whether the Exhaustion Doctrine could be applied to digital works. This study will try to analysis the arguments held in those two cases and propose some suggestions to amending the Law.en
dc.description.provenance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08T02:48:27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106-R96a41029-1.pdf: 1516997 bytes, checksum: 4073e5eccbaf29a3a80466df06a302a4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17
en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 5
第四節 研究架構 6
第二章 數位新時代對著作權法之挑戰 7
第一節 新興科技對著作權的衝擊 7
第一項 數位新時代 7
第一款 數位科技 8
第二款 網際網路 9
第三款 串流技術 10
第四款 雲端運算 11
第二項 虛無縹緲的數位著作 12
第三項 新海盜傳說 14
第一款 低負擔—重製成本趨近於零 14
第二款 零耗損—副本原件替代效果百分百 15
第三款 無遠弗屆—數位匯流技術之發展 15
第二節 消失的所有權—著作財產權人之市場策略 17
第一項 契約迴避—著作權授權契約 18
第二項 商業模式迴避—服務替代商品 19
第三章 歐美國家之實例探討 21
第一節 美國法律規範與實例見解 21
第一項 美國數位千禧年法案(The Digital Millennium Copyright Act of 1998,DMCA) 21
第二項 著作權法制—重製權、散布權與權利耗盡理論 23
第一款 重製權 23
第二款 散布權 24
第三款 美國權利耗盡理論之濫傷—Bobbs-Merrill一案 26
第三項 司法實務Autodesk案之挑戰 29
第一款 案例事實 29
第二款 法院見解 31
第四項 司法實務ReDigi案之挑戰 33
第一款 案例事實 33
第二款 法院見解 35
第五項 小結:數位著作無權利耗盡理論之適用 39
第二節 歐盟法規範與實例見解 41
第一項 著作權相關規則或指令 42
第一款 2001年資訊社會著作權及相關權利特定方面之調和指令 42
第二款 2009年電腦程式法律保護指令 44
第三款 德國權利耗盡理論之緣起—Josef Kohler學說 45
第一目 所有權理論 46
第二目 報酬理論 47
第三目 交易安全理論 48
第四目 小結 49
第二項 歐洲法院Oracle案判決 49
第一款 案例事實 49
第二款 法院見解 51
第三款 小結:數位著作有權利耗盡理論之適用 55
第三節 美國、歐盟司法判決之比較 56
第四章 失衡的天秤 58
第一節 重演的歷史—終端使用者授權契約 58
第一項 著作權授權契約之種類 59
第一款 網站瀏覽契約 60
第二款 拆封授權契約 60
第三款 點選授權契約 61
第二項 著作權授權契約之定性 62
第一款 永久占有觀察法 62
第二款 契約整體觀察法:Autodesk三標準 64
第三款 小結 65
第三項 契約自由之限制 65
第一款 強行法之強制規定 66
第二款 定型化契約 68
第二節 實體著作 v. 數位著作 69
第三節 哲學思維—同一性 71
第四節 數位科技管理技術—區塊鏈 73
第一項 數量風險控制 73
第二項 有效追蹤 74
第三項 增添移轉限制 74
第四項 確定回饋金制度 75
第五章 數位二手著作之權利耗盡理論立法政策 76
第一節 世界最早的著作權法—英國安妮法案之啟示 76
第二節 社會福祉正成長—數位二手市場之可能 79
第一項 生產者剩餘與消費者剩餘 79
第二項 建構數位二手市場之優點 79
第一款 促進公眾接觸(access)著作之可能 80
第一目 增加著作之可負擔性 81
壹、促進價格競爭 81
貳、降低交易成本 83
參、二手市場之雙贏策略 83
肆、出租市場與出借市場之可能 84
第二目 增加著作之可利用性 85
壹、促進著作之保存、流通 85
貳、確保孤兒著作之利用 86
第二款 保障隱私 87
第三款 確保市場交易安全 88
第一目 商品之合法化 88
第二目 交易之簡化 89
第四款 促進創新 90
第一目 商品差異化 90
第二目 使用者革新 90
第三目 新興商業模式 91
第三節 傾斜的天秤John Wiley案 91
第一項 案例事實 91
第二項 John Wiley案之啟示 94
第六章 台灣著作權法修法建議 96
第一節 重製權 96
第二節 散布權 98
第三節 公開傳輸權 99
第四節 散布權之限制—權利耗盡理論 100
第七章 結論 103
第八章 參考文獻 106
第一節 書籍 106
Eugen Ehrlich《法律社會學基本原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初版,2009 106
Michael Pollard, 古騰堡 活版印刷術發明人,臺北,牛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2 106
Paul Goldstein,捍衛著作權:從印刷術到數位時代之著作權法,初版,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 106
王澤鑑,債法原理,三版,王澤鑒自版,2012 106
王文方,形上學,三民書局,初版,2008 106
胡心蘭,數位環境著作權法新思維—論數位著作權之本質、耗盡、與歸屬,初版,華藝數位股份有限公司,2014 106
粘添壽,網際網路原理與應用,初版,全華圖書,2007 106
陳自強,契約之成立與生效,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2二版 106
第二節 期刊論文 106
王怡蘋,權利耗盡原則與所有權取得,科技法學評論,第11 卷1期,2014 106
沈宗倫,由對價平衡觀點論智慧財產權權利耗盡原則之適用,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23期,2007 106
沈宗倫,論數位暫時性重製於著作權法之法律評價-兼以重製權的新詮釋評我國相關立法,東吳法律學報,第19卷第4期,2008 106
沈宗倫,「由美國 Cartoon Network LP, LLLP v. CSC Holdings, Inc.一案對於我國著作權法的啟示與借鏡—以 『公開傳輸權』為中心」,智慧財產評論,第10卷第1期,2012 107
沈宗倫,著作物製造地與權利耗盡原則—以美國修正式的國際耗盡原則為借鏡檢視我國權利耗盡原則的修正方向,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86期,2012 107
沈宗倫,數位著作授權與合理傳輸權利耗盡原則的新時代意義,台灣智慧財產評論,第12卷第1期,2014 107
林利芝,淺談美國著作權法之「First Sale Doctrine」,月旦法學雜誌,第109期,2011 107
林利芝,假著作權保護之名,行市場限制競爭之實,科技法學評論,第8卷2期,2011 107
胡心蘭,從美國第九巡迴上訴法院近期案例初探數位環境下著作權耗盡原則,台灣法學雜誌,第218期,2013 107
胡心蘭,數位著作授權契約對第一次銷售原則之影響與濫用原則之適用,智慧財產評論,第12卷第2期,2014 107
章忠信,著作權法真品平行輸入之問題研究,資訊法務透析,第10卷第7期,1998 107
章中信,美國一九九八年數位化千禧年著作權法案簡介,萬國法律,第107期,1999 107
章忠信,數位化網際網路環境對重製權之衝擊與因應,萬國法律111期,2000 107
章忠信,著作權法中「散布權」之檢討,萬國法律,第116期,2001 107
章忠信,面對著作利用的新局面,智慧財產權月刊,第119期,2008 107
陳皓芸,從著作權與競爭法交錯之觀點分析著作真品平行輸入相關法制問題,國立臺大法律學院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8 107
陳聰富,契約自由與定型化契約的管制,月旦法學雜誌第91期,2002 107
陳麗娟,里斯本條約之評析歐洲聯盟之未來,貿易政策叢論,第12期,2009 107
馮振宇,歐盟著作指令體制與相關歐盟法院判決之研究,收錄於國際比較下我國著作權法之總檢討,臺北,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專書,2014 108
黃惠敏,數位時代下著作權授權契約與著作權限制衝突之研究,國立臺大法律學院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5 108
蔡明誠,論智慧財產權之用盡原則—試從德國法觀察、兼論歐洲法之相關規範,政治大學法學評論,第41期,1990 108
蔡明誠,智慧權法中之平行輸入、用盡原則與國際用盡理論之探討—從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597號民事判決出發,法令月刊,第64卷8期,2013 108
蔡岳勳、胡心蘭,論美國數位千禧年著作權法中反規避濫用原則之發展,科技法學評論,第4卷1期,2007 108
謝銘洋,專利進口權與平行輸入,月旦法學雜誌,第2期,1995 108
謝銘洋,水貨影碟出租或出售是否構成著作權之侵害—評釋台灣最高法院八十七年上易字第六三三四號及最高法院八十八年台非字第一七號兩則判決,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期,2000 108
第三節 外文資料 108
Paul Goldstein, International Copyright principles, Law, and Practice (2001) 108
Steven E. Landsburg, Price Theory & Applications, 6e, South-Western (2005) 108
Perzanowski, Aaron & Schultz, Jason, Digital Exhaustion, 58 UCLA L. REV. 889 (2011) 108
Perzanowski, Aaron & Schultz, Jason, Copyright Exhaustion and the Personal Use Dilemma,96 MINN. L. REV 2067(2012) 108
Reese, R.Anthony The First Sale Doctrine in the Era of Digital Networks, 44 B.C.L. REV. 577 (2003) 109
第四節 外國判決 109
Bobbs-Merrill Co. v. Straus, 210 U.S. 339 (1908). 109
Capitol Records, LLC v. ReDigi Inc., 2013 WL 1286134 (S.D.N.Y. 2013) 109
Kirtsaeng v. John Wiley & Sons, Inc. 2012 WL 2861165 (U.S.) (Appellate Brief) 109
MAI Sys. Corp. v. Peak Computer, Inc., 991 F2d. 511(9th Cir. 1993) 109
RIAA v. Diamond Multimedia Systems Inc., 180 F. 3d 1072 (9th Cir. 1999) 109
Supap Kirtsaeng v.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9 WL 3364037(S.D.N.Y. Oct. 19, 2009) 109
Supap Kirtsaeng v. John Wiley & Sons, Inc., 654 F.3d 210 (2d Cir., 2011) 109
Supap Kirtsaeng v. John Wiley & Sons, Inc., 568 U.S. ___ (2013) 109
Triad Sys. Corp. v. Se. Express Co., 64 F.3d 1330(9th Cir. 1995) 109
United States v. Wise, 550 F. 2d 1180 (9th Cir. 1977) 109
Vernor v. Autodesk, Inc. 621 F.3d 1102 (9th Cir. 2010) 109
Wall Data, Inc. v. Los Angeles County Sheriff’s Dep’t, 447 F.3d (9th Cir. 2006) 109
第五節 網路文章 109
曲建仲,你真的都搞懂了嗎?數位通訊新世代,科學月刊2014年9月29日http://scimonth.blogspot.tw/2014/09/blog-post_3.html 110
周遵儒,串流媒體(steam media),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國家教育研究院,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78807/ 110
趙怡、褚瑞婷,數位匯流時代的傳播政策,國改政策研究報告,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07年5月24日http://www.npf.org.tw/2/2348 110
賴文智,王文君,著作權一點通,校園著作權,經濟部智慧財產局,https://www.tipo.gov.tw/ct.asp?xItem=253031&ctNode=6987&mp=1 110
第六節 網路資源 110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http://tipo.gov.tw 110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WIPO網站:http://www.wipo.int 110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http://content.teldap.tw/index/ 110
美國國家標準和技術研究院(NIST):https://www.nist.gov/ 110
JUSTIA US Law網站:law.justia.com 110
EUR-Lex網站:eur-lex.europa.eu/content/welcome/about.html 110
US Copyright Office網站:www. Copyright.gov 110
CONGRESS.GOV網站:www.congress.gov 110
The IPKat網站:www.ipkat.com 110
dc.language.isozh-TW
dc.title數位二手著作之權利耗盡zh_TW
dc.titleThe Exhaustion Doctrine of Used Digital Worksen
dc.typeThesis
dc.date.schoolyear105-2
dc.description.degree碩士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陳曉慧,李素華
dc.subject.keyword權利耗盡理論,所有權,散布權,授權契約,第一次銷售原則,zh_TW
dc.subject.keywordExhaustion Doctrine,Ownership of a Copy,Distribution Right,License agreement,First Sale Doctrine,en
dc.relation.page110
dc.identifier.doi10.6342/NTU201703494
dc.rights.note未授權
dc.date.accepted2017-08-18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法律學院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dept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zh_TW
顯示於系所單位: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ntu-106-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1.48 MBAdobe PDF
顯示文件簡單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