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社會科學院
  3. 國家發展研究所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20115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值語言
dc.contributor.advisor陳明通
dc.contributor.authorHelen H.R. Luen
dc.contributor.author呂蕙容zh_TW
dc.date.accessioned2021-06-08T02:40:21Z-
dc.date.copyright2018-08-13
dc.date.issued2018
dc.date.submitted2018-04-10
dc.identifier.citation壹、中文
一、中文專書
王政東、吳美華(2002)。《經濟金融危機的防範與因應 : 各國經驗》初版,台北 : 台灣金融研訓院。
王雲東(2016)。《社會研究方法-量化與質性取向及其運用》第3版,台北:揚智出版社。
吳明隆、涂金堂(2012)。《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第二版,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
台資銀行大陸從業人員交流協會 ( 2016)。《富蘭德林台資銀行中國大陸債權確保實務法院判例1-25》初版,臺北市:聯經出版社。
二、期刊論文
吳明澤 (2017)。〈中國大陸債務問題與風險分析〉,《展望與探索》, 15 (10):58。
三、編著論文
王儷容(2015)。台灣金融研訓院104年自提研究計畫《大陸金融與經濟早期預警指標探討》,頁6、47。臺北:台灣金融研訓院。
朱浩民(2016)。台灣金融研訓院105年自提研究計畫《中國大陸經濟結構調整對我國金融業的機會與挑戰》,頁96。臺北:台灣金融研訓院。
呂江林、賴娟(2011)。〈我國金融系統性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的構建與應用〉。《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1年 第2期,頁5。江西南昌:江西財經大學金融與統計學院。
吳成頌 ( 2010)。〈我國金融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研究〉,頁19。安徽合肥:安徽大學商學院。
陳守東、馬輝、穆春舟(2009)。〈中國金融風險預警的MS-VAR模型與區制狀態研究〉,《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頁110-119。吉林:吉林大學社會科學院。
謝順峰、鍾銘泰(2016)。〈當前中國大陸供給側改革之成效初探—兼論對台資銀行之影響〉,《兩岸金融季刊》第四卷第四期,頁72、73、80。臺北:台灣金融研訓院。
三、學位論文
何宙靈(2005)。《台灣地區消費性貸款與總體經濟因素之實證研究》。臺北:淡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周燦煌(2013) 。《我國銀行特性與總體經濟對銀行逾放比之影響》,臺北: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麗菁(2013) 。《總體經濟與銀行授信之關聯性-以高雄銀行為例》,高雄: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健輝(2003)。《貨幣危機是否可預測:Probit模型,Logit模型與馬可夫轉換模型之實證比較》,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獻正( 2013) 。《銀行逾期放款與總體經濟之分析》,高雄: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之琳(2011)。《貨幣危機預警系統—經常帳與金融帳之影響》,臺北:國立台灣大學財務金融所,碩士論文。
楊景涵(2010)。《以層級分析法對銀行企業金融授信貸後管理早期預警指標評估之研究-以臺灣中部地區銀行為例》,臺中: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學位論文。
四、研討會論文
林維義(2000)。〈金融預警制度之建立對強化金融監理及存保機制功能之探討〉,「金融危機預警制度國際研討會」論文。臺北:中央研究院與中華經濟研究院。1月20日。
董力為 ( 2006)。〈中國大陸銀行不良資產問題研究〉,「2006年金融保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嘉義:大同技術學院銀行保險系。3月22日。
五、政府委託計畫
吳中書(2014)。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103年委託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的《中國大陸經濟暨金融風險評估》,台北,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頁93-100。
盧陽正(2016)。《2016年大陸經濟金融情勢委託研究報告》,(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研究計畫),頁199。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四、官方出版品
中央銀行(2016)。《金融穩定報告》105年5月:頁20註腳19。
中央銀行(2017)。《金融穩定報告》106年5月:頁27。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7)。《2016年兩岸經貿、中國大陸經濟情勢分析》:頁i-iii。
五、報紙
王孟倫、廖千瑩 ( 2014)。〈國銀放款中企 72%沒擔保品〉,《自由時報》,10月14日,版A10。
李仲維 ( 2017)。〈兩岸經合會金融三會沒譜-陸委會指出今年例行會議都還沒有安排 研議互動新模式列第一要務〉,《工商時報》, 1月12日,版A10。
邱金蘭 ( 2012)。〈OBU承作人民幣業務大鬆綁〉,《經濟日報》, 6月18日,版A15。
黃冠穎 (2017)。〈富驛慘賠明打入全額交割〉,《經濟日報》,4月6日。版A5。
陳碧芬 ( 2016)。〈胡一帆:陸經濟低迷無限延長〉,《工商時報》, 6月21日,版A11。
彭禎伶、孫彬訓 ( 2015)。〈金管會盯陸企逾放風險〉,《工商時報》, 7月24日,版A13。
廖珮君 ( 2016)。〈頻踩地雷 國銀中國分行虧9.3億〉,《蘋果日報》, 7月29日,版B1。

六、網路資料
工商時報(2017)。〈社論-樂見中國終於正視債務「灰犀牛」事件〉。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731000027-260202。最後檢索日期:2017/08/20。
中國大陸工業和訊息化部(2017)。《關於利用綜合標準依法依規推動落後產能退出的指導意見》解讀材料。http://www.miit.gov.cn/n1146295/n1652858/n1653018/c5528124/content.html。最後檢索日期:2017/10/29。
中國大陸人民政府網站(2017)。〈“三去一降一補”不能走老路〉。http://www.gov.cn/xinwen/2017-04/12/content_5184996.htm。最後檢索日期:2017/10/29。
中央網路報(2017)。〈金融透視/陸銀擬防範流動性風險〉。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41&docid=104441558。最後檢索日期:2018/03/06。
中國銀監會網站 (2017)。銀監發〔2017〕6號《中國銀監會關於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http://www.cbrc.gov.cn/chinese/home/docDOC_ReadView/717B009106CB42BBBD9D6422BD67DC29.html。最後檢索日期:2017/11/14。
中國人民銀行網站 (2017a)。〈中國經濟前景:多方合力推動增長——周小川行長在2017年G30國際銀行業研討會上的演講及問答〉。http://www.pbc.gov.cn/goutongjiaoliu/113456/113469/3397276/index.html。最後檢索日期:2017/10/29。
--(2017b)。《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http://www.pbc.gov.cn/goutongjiaoliu/113456/113469/3420444/index.html。最後檢索日期:2017/11/21。
--(2017c)。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7)》,http://www.pbc.gov.cn/jinrongwendingju/146766/146772/3350823/index.html,最後檢索日期:2017/11/21。
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2017)。《2017:中國金融不良資產市場調查報告》。 http://www.coamc.com.cn/dfzch/jtyf/yjbg/201707/t20170719_54510.html。最後檢索日期:2017/11/04。
中國證券網(2017)。〈央行回應IMF報告:不良貸款率被低估的餘地不大〉。http://dailynews.sina.com/bg/chn/chnpolitics/sinacn/20171206/18478164663.html。最後檢索日期:2018/02/04。
王姣 ( 2017)。〈聯合資信:關注上海普天貸款逾期〉。中國證券報,2017/03/08,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bond/market/2017-03-08/doc-ifyazwha4183365.shtml。最後檢索日期:2018/02/09。
全球紡織資訊網(2017)。〈在環保政策的趨使之下,中國大陸紡織業面臨淘汰風暴〉。http://www.tnet.org.tw/Article/Detail/21141?type=%E5%85%8D%E8%B2%BB%E6%9C%83%E5%93%A1%E5%B0%88%E5%8D%80&species=ArticleFreeMember&backPath=..%2FList%2F。最後檢索日期:2017/12/05。
朱漢崙 ( 2015)。〈八大行庫放款陸企 2/3無擔保〉。工商時報,2015/10/15,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15000047-260202。最後檢索日期:2018/02/22。
-- ( 2016)。〈八大行庫對陸授信逾放月底前打銷〉。中時電子報,https://tw.money.yahoo.com/八大行庫-對陸授信逾放-月底前打銷-215008398--finance.html。最後檢索日期:2018/01/31。
朱佳琳,2015。〈遠東商銀主辦天航國際聯貸案 前進上海自貿區設融資租賃公司〉。遠東人月刊,2015年7月號。http://www.fenc.com/magazine/show_faq_new.aspx?SN=8299。最後檢索日期:2018/02/09。
李默迪 (2016)。〈大陸債務率高企 地方債與賣地收入捆綁〉。大紀元,2016/12/08, http://www.epochtimes.com/b5/16/12/8/n8571976.htm。最後檢索日期:2017/11/21。
李孝華 ( 2014)。〈國銀陸企授信風險 金管會管得住?〉。《今周刊》,2014/10/23第931期。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395/post/201410230014/%E5%9C%8B%E9%8A%80%E9%99%B8%E4%BC%81%E6%8E%88%E4%BF%A1%E9%A2%A8%E9%9A%AA%20%E9%87%91%E7%AE%A1%E6%9C%83%E7%AE%A1%E5%BE%97%E4%BD%8F%EF%BC%9F。最後檢索日期:2018/02/04。
李靚慧 ( 2014)。〈地雷密佈 國銀對中企放款轉保守〉。自由電子報,2014/06/01。 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paper/783918。最後檢索日期:2017/01/15。
李偉、耿荷、江曉川、羅飛 ( 2017)。〈CVC“藥方”致張蘭淨身出戶出局 探俏江南資本之殤〉。騰訊財經,2017/04/25,https://hk.saowen.com/a/45e05acd6bc6b2e355d1971976c047da30775b22633fa9ccf224f555053a6e0c。最後檢索日期:2018/02/09。
宋文明 ( 2014)。〈索力老闆攜款跑路羅生門:晉江服裝業面臨集體困境〉。中國經營報,2014/09/27,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gsnews/20140927/015020428147.shtml。最後檢索日期:2017/11/13。
吳佳柏 ( 2017)。〈周小川:中國需防“明斯基時刻” 〉。英國《金融時報》,2017/10/20, https://www.ftchinese.com/story/001074744。最後檢索日期:2017/10/29。
金管會全球資訊網。〈金融業務資訊揭露〉。http://www.FSC.gov.tw/。最後檢索日期:2016/12/25。
金管會銀行局。〈兩岸銀行監理合作平台〉。http://www.banking.gov.tw/ch/home.jsp?id=336&parentpath=0,8,110,340。最後檢索日期:2016/12/25。
周小川(2017)。〈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中國人民銀行網站,http://www.pbc.gov.cn/goutongjiaoliu/113456/113469/3410388/index.html。最後檢索日期:2017/11/13。
林資傑 ( 2015)。〈國銀10月放款餘額驟減,土銀在陸首見逾放〉。時報資訊,2015/12/04,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51204001783-260410。最後檢索日期:2018/01/31。
林則宏 ( 2017 )。〈學者警告隱性金融風險 銀行不良貸款率恐達15%〉。聯合報,2017/04/25,https://udndata.com/ndapp/udntag/finance/Article?origid=2424161&ptname=%E4%B8%AD%E5%9C%8B。最後檢索日期:2017/11/30。
林偉信 ( 2018)。〈電源大廠涉假交易 華美電子高層遭羈押確定〉。中時電子報,2018/01/04,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104005654-260402。最後檢索日期:2018/02/12。
徐奇淵 ( 2017)。〈只有改革才有金融真穩定—《中國金融風險與穩定報告2017》〉。第一財經評論,2017/06/19,http://www.yicai.com/news/5302274.html。最後檢索日期:2017/11/21。
紡織快訊 ( 2017)。〈中國紡織行業2017年現狀:困境難擋優勢〉。紡織與材料工業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tmirc.fcu.edu.tw/Home/Literature?id=650。最後檢索日期:2017/12/05。
高亦清 ( 2017)。〈大陸經濟形勢依然嚴峻 官方密集會商對策〉。大紀元,2017/08/02,http://www.epochtimes.com/b5/17/8/1/n9486978.htm。最後檢索日期:2017/11/21。
高紫檀 ( 2018)。〈海航系市值再蒸發30億 6家上市公司停牌〉。大紀元,2018/01/23,http://www.epochtimes.com/b5/18/1/22/n10078993.htm。最後檢索日期:2018/02/09。
陳昱光 ( 2017)。〈金衛-DR 12/13終止上市〉。工商時報,2017/11/23,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1123000266-260206。最後檢索日期:2018/02/14。
陳聖文 ( 2017)。〈爆下櫃危機!富驛經營權之爭 董事長出面〉。TVBS,https://news.tvbs.com.tw/fun/762844。最後檢索日期:2018/02/09。
張國威 ( 2017)。〈房價屢控屢漲 陸靠發展抑制泡沫〉。旺報,2017/05/17,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517000728-260301。最後檢索日期:2017/11/05。
許蒔 ( 2017)。〈萬達商業評等 遭標普調至垃圾級〉。大紀元,2017/09/28,http://www.epochtimes.com.tw/n228154/%E8%90%AC%E9%81%94%E5%95%86%E6%A5%AD%E8%A9%95%E7%AD%89-%E9%81%AD%E6%A8%99%E6%99%AE%E8%AA%BF%E8%87%B3%E5%9E%83%E5%9C%BE%E7%B4%9A.html。最後檢索日期:2018/02/09。
黃欣 ( 2017)。〈台商欽泰國際傳遭倒帳? 上海普天澄清:無業務往來〉。工商時報,2017/05/09。http://www.chinatimes.com/cn/newspapers/20170509000088-260203。最後檢索日期:2018/02/12。
黃欣、孫彬訓 ( 2016)。〈陸鋼企違約潮 恐波及國銀陸分行〉。中時電子報,2016/07/29報導,https://tw.news.yahoo.com/%E9%99%B8%E9%8B%BC%E4%BC%81%E9%81%95%E7%B4%84%E6%BD%AE-%E6%81%90%E6%B3%A2%E5%8F%8A%E5%9C%8B%E9%8A%80%E9%99%B8%E5%88%86%E8%A1%8C-215004459--finance.html。最後檢索日期:2018/02/09。
程晏鈴 ( 2014)。〈陸企倒帳拖累台資銀行〉。《天下雜誌》,2014/10/28第559期。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2097。最後檢索日期:2017/01/01。
華爾街見聞 (2016)。〈瑞銀測算:六大產能過剩行業債務總額8.7萬億 潛在壞賬率或達25-30%〉,2016/06/16報導。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248430。最後檢索日期:2018/02/21。
--(2017)。〈近七年最高!去年末中國商業銀行不良率1.81%〉。2017/01/10報導。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284163。最後檢索日期:2017/11/29。
楊巧伶、范若虹 ( 2016)。〈渤海鋼鐵債務1920億元 已成立債委會〉。財新網,2016/03/18,https://kknews.cc/finance/2254q9.html。最後檢索日期:2018/02/21。
馮健鏗 ( 2014)。〈Glaucus:踢爆旭光難度不高〉。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m/finance/daily/article/20140327/18670046。最後檢索日期:2018/02/09。
路透基點 ( 2012)。〈金衛醫療5,000萬美元三年期貸款案啟動--RLPC〉。2012/05/30報導。https://cn.reuters.com/article/zhaesmb14077-idCNST052228920120530。最後檢索日期:2018/02/14。
--( 2014) 。〈路透基點:金衛醫療海外貸款案的額度分配已經敲定〉。2014/02/19報導。https://cn.reuters.com/article/idCNL3S0LO1V720140219。最後檢索日期:2018/02/14。
路透社 ( 2016)。〈路透基點:萬達商業地產(香港)有限公司啟動4億美元貸款〉。2016/02/25報導。https://cn.reuters.com/article/idCNL3S164476,最後檢索日期:2018/02/09。
經濟日報社論 (2016)。〈大陸房市泡沫 危及深化改革路線〉。2016/10/17報導。http://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04254/web/#4L-8062783L。最後檢索日期:2017/11/05。
--( 2018)。〈大陸債務危機 暗藏系統性風險〉。2018/02/03報導。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8/2965421。最後檢索日期:2018/02/03。
經濟日報大陸新聞中心 (2017)。〈大陸出手 加強規範金融資管〉。2017/11/18報導。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03/2825598。最後檢索日期2017/11/20 。
新華網(2017)。〈互聯網金融平臺數量超1.9萬家 我國互聯網金融業世界第一〉。2017/07/13報導。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7/13/c_1121310255.htm。最後檢索日期2017/11/20 。
董永年( 2017)。〈專訪:中國紫金投資爭取籌組台商銀行 解決台資企業融資難題--董事長〉,2017/11/7路透社報導。https://cn.reuters.com/article/interview-zijin-holdings-tw-firm-financi-idCNKBS1D705G。最後檢索日期2018/01/31 。
鄧欣怡(2008)。〈陳雲林來台對「兩岸金融合作交流〉之展望。2008/11/17國政評論。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官網。www.npf.org.tw/printfriendly/5009。最後檢索日期:2017/01/02。
劉毅 ( 2018)。〈萬達海外資產 半年減近兆〉。大紀元2018/01/22報導。http://www.epochtimes.com.tw/n238767/%E8%90%AC%E9%81%94%E6%B5%B7%E5%A4%96%E8%B3%87%E7%94%A2-%E5%8D%8A%E5%B9%B4%E6%B8%9B%E8%BF%91%E5%85%86.html。最後檢索日期:2018/02/09。
盧永山 ( 2016)。〈渤海鋼鐵負債9638億恐無力償還〉。自由時報電子報,2016/03/22。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paper/970849。最後檢索日期:2017/01/02。
--( 2017)。〈IIF:全球債務總額已達226兆美元 占全球GDP的324%〉。自由時報,2017/10/29報導。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breakingnews/2237241。最後檢索日期:2017/11/04。
矯月 ( 2014)。〈李炎神秘失聯留巨額債務 華通系“無人駕駛”去向成謎〉。証券日報。http://finance.people.com.cn/stock/BIG5/n/2014/1128/c67815-26110678.html。最後檢索日期:2018/02/28。
Bradsher, Keith(2017a)。〈穆迪下調中國信用評級,28年來第一次〉。紐約時報中文網,https://cn.nytimes.com/business/20170525/moodys-downgrades-china-economy-debt/zh-hant/。最後檢索日期:2018/02/28。
Bradsher, Keith(2017b)。〈標普下調中國信用評級,警告借貸風險〉。紐約時報中文網,https://cn.nytimes.com/business/20170922/china-sp-downgrade-debt/zh-hant/。最後檢索日期:2018/02/28。
MoneyDJ ( 2017a)。〈中國將爆發系統性風險?兩年內債務GDP佔比恐逾300%〉。財經新報,2017/03/04,http://finance.technews.tw/2017/03/04/china-debt-gdp-300-in-two-years/ 。最後檢索日期:2017/11/29。
--MoneyDJ( 2018b)。〈金衛醫療集團有限公司簡介〉。https://www.moneydj.com/KMDJ/Wiki/WikiViewer.aspx?KeyID=1046e8ee-70ff-4f3d-b962-83fc6ab8df08。最後檢索日期:2018/02/09。
Sina金融理財 ( 2016)。〈天津渤海鋼鐵債務重組:專家建言“中西醫結合” 〉。靳穎姝2016/04/17報導,http://finance.sina.com/bg/economy/sinacn/20160417/23311439925.html。最後檢索日期:2018/02/09。
Sina新浪財經(2016)。〈渤鋼千億債務化解方案仍在博弈 企業一分為五〉。2016/06/01報導。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gsnews/2016-06-01/doc-ifxsqyku0144060.shtml。最後檢索日期:2018/02/21。

貳、英文
Frankel , Jeffrey A. and Andrew K. Rose (1996). “Currency Crashes In Emerging Markets: An Empirical Treatment”,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No. 41, 351-366.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2017a).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2017 Article IV Consultation Staff Report ”, Asia and Pacific Department, Country Report No. 17/247.
--(2017b).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elected Issues”, Asia and Pacific Department,IMF Country Report No. 17/248.
--( 2017c).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inancial System Stability Assessment—Press Release and Statement by The Executive Director for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MF Country Report No. 17/358. December, 2017, 23-25.
Kaminsky, GL. (1999). “Currency and banking Crises: the early warnings of distress. ”, IMF Working Paper, No. 99/178
Kaminsky, GL., Lizondo, S. and Reinhart, C.M.(1998). “Leading Indicators of Currency Crises”, IMF Staff Paper, March 1998, 1-48.
Krugman, Paul. (1979). “A model of Balance-of-Payments Crises”,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Vol. 11, No. 3(Aug., 1979), 311-325.
Lau, J. Lawrence . (2016). “What Makes China Grow ? ”, IGEF Working Paper No. 49, 24 Aug 2016.
Mariano, Roberto S. Abdul Abiad, Gultekin Bulent, Tayyeb Shabbir and Augustine H. H. Tan . ( 2002).“Markov Chains in Predictive Models of Currency Crises: With Applications to Southeast Asia”Research Collection School Of Economics, 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 Paper No. 19-2002.
12. Reinhart , Carmen M. and Kenneth S. Rogoff. (2008).“Is the 2007 U.S. Sub-Prime Financial Crisis So Different? An 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Comparison”, NBER Working Paper No. 13761.
dc.identifier.uri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20115-
dc.description.abstract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率自2010年第一季開始逐漸下滑,國內外研究單位與經濟學者多認為中國大陸目前正逐漸進入經濟結構轉型期,經濟下行壓力擴大。國際貨幣基金(IMF)的《China and Asia in Global Trade Slowdown》研究報告指出,中國大陸推動經濟結構轉型,過程中將衝擊亞太地區國家與貿易夥伴,特別是臺灣,因全球價值鏈與中國大陸密切整合,經濟遭受影響程度最深。
截至2017年底本國銀行對大陸暴險已達新台幣1.73兆元,近年大陸房地產泡沫化、部分產業產能過剩、地方債務問題及影子銀行問題,企業償債能力及倒閉風險增加,可能衝擊本國銀行對大陸企業、大陸台商或與大陸景氣影響關聯性高的臺灣企業的授信品質。本研究同時採用量化及質化的分析方法,在量化分析方面,分別蒐集本國銀行大陸租賃子公司(含金控大陸租賃子公司)、大陸子行、大陸分行、國際金融業務分行及全體本國銀行不良授信資產與大陸經濟金融指標之次級資料,透過實證分析大陸經濟金融指標與本國銀行相關部門授信不良資產變動的相關性。在質化分析方面則整理目前已發生違約之重大大陸授信個案態樣及原因,以補足次級資料分析因觀察期間不夠充足,而可能無法完整展現大陸經濟金融指標與本國銀行相關部門授信不良資產變動相關性的問題。最後提出相關風險評析與因應對策,以供外界參考。
本研究主要的發現,在量化分析方面,有9個大陸經濟金融指標與本國銀行相關部門授信不良資產的變動較具相關性,此部分之發現建議可持續觀察,從較長期間繼續檢視兩者的相關性。質化分析面向發現已發生違約之重大大陸授信個案,均屬產能過剩產業而銀行未能提高警覺;部分授信個案公司治理不良,遭致授信戶蓄意詐欺;以及銀行過度依賴授信安排機構,未確實了解授信戶之財、業務狀況及未實地審查授信案營運情形,等徵授信程序欠缺審慎之缺失。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China has seen a decline in its economic growth rate since the first quarter of 2010. Both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scholars generally believe that China is now entering an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period, with an increasing pressure of downward adjustment in economic growth.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points out in its research report “China and Asia in Global Trade Slowdown” that China is undergoing an economic restructuring period during which it will cause impact on its Asian neighbors and trade partners, especially on Taiwan which, due to its close integration with China in the global value chain, may suffer the hardest hit.
As of the end of 2017, Taiwan banks’ risk exposure in China amounted to NT$1.73 trillion. Lately, China has been encountering several problems such as bursting of real estate market bubbles, over supply of certain industries, worsening debt problems of local governments, increasing troubles of shadow banking system, as well as enterprises’ weakening solvency and higher risk of bankruptcy. All of these will influence the credibility of a certain group of Taiwan Banks’ clients such as China enterprises, Taiwanese enterprises operating in China, and those whose business is sensitively influenced by China’s economic performance.
This study takes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es. In quantitative aspect, it collects information about the overall non-performing loans extended by Taiwan banks as well as their China-based subsidiaries, branches, leasing subsidiaries (including those of Taiwan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ies), and offshore banking units (OBU), plus the secondary market information about China’s economic and financial market performance. Through empirical quantitative analysis, it examin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hina’s economic and financial indicators and the non-performing loans extended by Taiwan banks as a whole. In qualitative aspect, it examines reasons behind the major default cases in China and makes classification of these cases, as supplementary analysis to make up the deficiency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which, due to time limitation, may not be sufficient to fully explain how Taiwan banks’ non-performing loans change along with China’s economic and financial indicators. Finally, the study provides related risk analysis and recommends solutions as references of interested persons.
Major findings: through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 study finds there are nine major China economic and financial indicators most sensitively linked to the changes in non-performing loans extended by Taiwan banks. Yet, this finding needs follow-up observation to examine their correlation during a longer period of time. Through qualitative analysis, it finds almost all the major default cases happen among the over-supply industries and banks fail to take cautions against clients from these industries. Some cases result from intentional defaulting of the clients with poor corporate governance. Meanwhile, banks may over rely on the credit arrange institutions and fail to fully examine client’s assets and financial conditions, understand their actual operations, or take any other proper actions for due diligence during the credit-checking procedures.
Key words: Economic and financial risks in China; China’s economic and financial indicators;Taiwan banks’ risk exposure in China; non-performing loans;default cases in China
en
dc.description.provenance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08T02:40:21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107-P05341003-1.pdf: 2019404 bytes, checksum: a94e1e07deae8b4518e3172da68d3878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18
en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口試委員會審定書 i
誌謝 ii
論文摘要 iii
Abstract iv
目錄 vi
表目錄 viii
圖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 1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問題意識 1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主要研究問題 17
第二章 相關概念回顧與文獻探討 30
第一節 相關概念回顧 30
第二節 金融預警制度運用於銀行管理相關研究檢討 42
第三節 銀行逾期放款與總體經濟等早期預警指標相關研究檢討 44
第三章 研究設計 47
第一節 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 47
第二節 研究架構 63
第三節 論文結構與章節安排 65
第四章 大陸經濟金融風險 68
第一節 大陸經濟風險 68
第二節 大陸金融風險 76
第三節 大陸經濟金融風險指標之選擇 99
第五章 次級資料分析實證結果 101
第一節 本國銀行相關部門之逾期授信及打銷呆帳金額與大陸經濟金融風險指標相關性之迴歸分析 101
第二節 綜和分析與小結 111
第六章 個案分析法 120
第一節 本國銀行對大陸及其海外企業授信信用風險回顧 120
第二節 本國銀行對大陸及其海外企業授信信用風險個案選定及個案分析 129
第三節 信用風險個案綜和分析與結論 145
第七章 結論 149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 149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152
第三節 政策建議 152
附錄1 157
自變數原始資料 157
附錄2 161
應變數原始資料 161
參考文獻 163
壹、中文 163
貳、英文 177
dc.language.isozh-TW
dc.title中國大陸經濟金融指標對台灣本國銀行大陸授信風險預警能力分析zh_TW
dc.titleAnalysis on How to Refer to China’s Economic and Financial Indicators to Strengthen Taiwan Banks’ Early Warning Capability for Foreseeing Credit Risks of Loans Extended to Mainland China Areaen
dc.typeThesis
dc.date.schoolyear106-2
dc.description.degree碩士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施俊吉,謝易宏
dc.subject.keyword大陸經濟金融風險,大陸經濟金融指標,本國銀行大陸暴險,不良資產,大陸授信違約個案,zh_TW
dc.subject.keywordEconomic and financial risks in China,China’s economic and financial indicators,Taiwan banks’ risk exposure in China,non-performing loans,default cases in China,en
dc.relation.page178
dc.identifier.doi10.6342/NTU201800720
dc.rights.note未授權
dc.date.accepted2018-04-10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社會科學院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dept國家發展研究所zh_TW
顯示於系所單位:國家發展研究所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ntu-107-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1.97 MBAdobe PDF
顯示文件簡單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