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18360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蔡彥卿 | |
dc.contributor.author | Shu-Chen Lin | en |
dc.contributor.author | 林抒真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21-06-08T01:01:24Z | - |
dc.date.copyright | 2015-02-04 | |
dc.date.issued | 2014 | |
dc.date.submitted | 2014-11-27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一、中文部分(此部分依使用程度排列)
1、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2010,投資性不動產,國際會計準則第40號中文譯本。 2、程國榮、陳英閔,2014,我國發行人持有投資性不動產情形調查報告暨國際發展現況介紹,證券暨期貨月刊第32卷,第1期,頁6-22。 3、程國榮、黃瑞貞,2014,開放投資性不動產後續衡量採公允價值模式之規範介紹與政策制定考量,證券暨期貨月刊第32卷,第1期,頁23-31。 4、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2010,【第二版】洞析IFRS-KPMG觀點(第一輯),台北:安侯企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5、IFRS專業服務團隊,2010,IFRS全方位深入解析 iGAAP 2010,台北: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6、巫明學,2013,IAS 40投資性不動產公允價值揭露之觀察,TEJ信用風險評估專刊,第19期,頁73-76。 7、方順逸、周怡君,2011,試析IAS 40投資性不動產公報之影響,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月刊,第88期,頁91-102。 8、梁益彰、林素雯,2010,IAS 40導入步驟及國外企業轉換經驗,會計研究月刊,第299期,頁74-81。 9、孫中英,台北報導(2013/12/04),投資性不動產入帳方式 明年將改,聯合報。 10、林佐裕,2014/04/05,財經觀點╱不動產自估價的危機,聯合報。 11、劉育誠,2012,從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制度及投資性不動產重估之會計處理探討我國壽險業監理制度,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MBA)碩士論文。 12、鄭忠昊,2011,成本或公允價值模式?投資性不動產會計選擇的決定因素,逢甲大學會計學系碩士論文。 13、鄭丁旺、汪泱若、黃金發、林宛瑩,2011,會計學原理與應用,十二版,台北:自版。 二、英文部分 1、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Committee (2003)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40-Investment Property. 三、網路資料 1、IASB 官方網頁,http://www.ifrs.org/Home.htm,最後瀏覽日:2014年6月18日。 2、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網站,http://www.sfb.gov.tw/ch/,最後瀏覽日:2014年6月18日。 3、公開資訊觀測站,http://mops.twse.com.tw/mops/web/index,最後瀏覽日:2014年6月18日。 4、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網站,http://www.sfi.org.tw,最後瀏覽日:2014年6月22日。 5、台灣經濟新報TEJ資料庫。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18360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我國上市(櫃)及興櫃公司自2013年起已接軌適用IFRSs編製財務報告,並有部分企業將原先歸類於不動產、廠房及設備,或是其他科目之資產,改分類為投資性不動產。惟依據2013年以前之規定,該等投資性不動產之後續衡量僅能採成本模式。而我國主管機關金管會於2013年底,宣布我國企業自2014年度起,得以公允價值模式衡量其所持有之投資性不動產,此項政策亦引起外界相當關注,因投資性不動產之公允價值金額可能與原先採成本模式之帳面金額差異極大。本研究係為瞭解在上開政策開放前,我國企業持有投資性不動產之情形及以公允價值衡量其所持有投資性不動產之意願,以及該項政策實施後,實際採用公允價值模式作為投資性不動產後續衡量方式之公司,其衡量方式之改變對其財務狀況造成之影響。
依據本研究蒐集之資料可知,在2013年6月30日時,持有投資性不動產帳面金額最高者為金融業,與先前各界對於企業持有投資性不動產之預測大致相符;另依據各企業於2014年第1季財務報告揭露內容顯示,有18家公司實際採用公允價值衡量其所持有之投資性不動產,且採行後該等公司之負債比率及每股淨值均有所提升。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Since the adoption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IFRSs), some listed companies had recognized some assets which were classified as Plant, Property and Equipment or other assets, as investment property. However, according to the provisions before 2013, entities in Taiwan can only use cost model to measure their investment properties. Nevertheless, the Financial Supervision Committee (FSC) had announced that firms can choose to adopt the fair value model when measuring investment properties for annual periods beginning on or after 1 January 2014. The public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above FSC’s policy due to huge difference amounts between applying fair value model and cost model when valuing investment propertie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getting comprehension regarding listed companies’ willingness of changing accounting principles from cost model to fair value model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nvestment property holdings by those companies. In the meantime, we could have further information on the impacts on financial conditions for those listed companies adopting the fair value model in 2014.
The results show that financial industries hold the highest amount of investment properties above all the others on June 30th, 2013. Th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forecasts made by many sources.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bt ratio decreases and the net asset value per share increases for most of the companies changing the evaluation method from cost model to fair value model. | en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08T01:01:24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103-R00722053-1.pdf: 897169 bytes, checksum: 050382b47a1fef07b6847a5fa14addb7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14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目 錄 III 圖目錄 IV 表目錄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步驟 3 第四節 論文架構 4 第二章 投資性不動產會計處理與報導 5 第一節 IAS 40投資性不動產之相關規範 5 第二節 我國對於投資性不動產後續衡量採公允價值模式之相關規範 13 第三節 國際資本市場投資性不動產之規範及實務 17 第三章 我國企業持有投資性不動產情形之調查 19 第一節 我國企業持有投資性不動產之情形 19 第二節 我國企業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衡量投資性不動產之意願 28 第三節 小結 32 第四章 我國企業持有投資性不動產後續衡量採用公允價值模式之調查 33 第一節 企業採行情形 33 第二節 持有投資性不動產金額及與帳面價值之差異情形 34 第三節 財務結構分析 37 第四節 揭露規範之遵循情形 41 第五節 資訊揭露評鑑結果 46 第六節 小結 4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0 第一節 分析結果 50 第二節 本研究之限制及建議 51 參考文獻 53 | |
dc.language.iso | zh-TW | |
dc.title | 投資性不動產後續衡量採公允價值模式之研究 | zh_TW |
dc.title | A Study on the Effect of Measuring Investment Property at Fair Value | en |
dc.type | Thesis | |
dc.date.schoolyear | 103-1 | |
dc.description.degree | 碩士 |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簡雪芳,楊孟萍 | |
dc.subject.keyword | 國際會計準則第40號公報,投資性不動產,成本模式,公允價值模式, | zh_TW |
dc.subject.keyword |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No. 40,Investment Property,cost model,fair value model, | en |
dc.relation.page | 54 | |
dc.rights.note | 未授權 | |
dc.date.accepted | 2014-11-27 | |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 | 管理學院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會計學研究所 | zh_TW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會計學系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ntu-103-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 876.14 kB | Adobe PDF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