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15779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謝銘洋 | |
dc.contributor.author | Guang-Xian Huang | en |
dc.contributor.author | 黃光賢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21-06-07T17:51:57Z | - |
dc.date.copyright | 2012-08-22 | |
dc.date.issued | 2012 | |
dc.date.submitted | 2012-08-21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 專書 1. 立法院(2006),〈智慧財產法院組織法草案總說明〉,立法院第6屆第3會期第12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 2. 司法院(2010),《智慧財產訴訟制度相關論文彙編第一輯》,台北:司法院。 3. 田村善之著、周超譯(2011),《日本知識產權法》,中國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 4. 邱聯恭講述、許士宦整理(2010),《口述民事訴訟法講義(三) 》,台北:自版。 5. 林洲富(2009),《智慧財產行政程序與救濟─案例式》,台北︰五南出版有限公司。 6. 林洲富(2011),《智慧財產權法─案例式》,台北:五南出版有限公司。 7. 范長軍(2010),《德國專利法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 8. 陳櫻琴、葉玟妤(2011),《智慧財產權法》,台北︰五南。 9. 許政賢、談虎、林惠瑜、陳秀貞(2005),《德國聯邦專利法院暨地方法院專業法庭考察報告》,台北︰司法院。 10. 張宇樞(2009),《美國專利訴訟實務》,台北︰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11. 黃銘傑(2009),《競爭法與智慧財產法之交會─相生與相剋之間》,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12. 黃麟倫(2005),《日本智慧財產法院及行政訴訟新制考察報告》,台北:司法院。 13. 黃麟倫(2009),《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台北︰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14. 雷憶瑜(2003),《專利商標行政救濟制度之研究期末報告》,台北︰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15. 熊誦梅(2005),《設立智慧財產法院之評估研究─兼論德國、韓國及日本之專利訴訟制度》,台北︰司法院。 16. 蔡明誠(2007),《專利法》,,台北︰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17. 劉江彬、陳美章(2002),《兩岸智慧財產權》,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18. 劉國讚(2009),《專利舉發實務》,台北︰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19. 劉新發(2007),《專利行政救濟程序》,台北︰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20. 劉穎怡、李維心(2007),《德國行政訴訟制度暨聯邦專利法院考察報告》,台 北:司法院。 21. 蕭富山(2009),《專利訴訟實務》,台北︰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22. 謝銘洋(2008),《智慧財產權法》,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23. 謝銘洋(2007),《智慧財產法導論》,台北︰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二) 期刊論文 1. 王耿斌(2008),〈智慧財產法院技術審查官現況介紹─兼述日本知的財產高等 裁判所調查官及韓國專利法院技術審查官制度〉,《司法週刊》,1411期。 2. 沈冠伶(2009),〈智慧財產民事訴訟事件與行政爭訟事件之統合處理〉, 《法學新論》,8期。 3. 沈冠伶(2008),〈智慧財產民事訴訟之新變革〉,《月旦民商法》,21期。 4. 林欣蓉(2006),〈各國專業智慧財產法院運作現況之介紹與評析〉,《法學叢刊》,204期。 5. 林瑞祥(2007),〈日本無效審判口投審理概述〉,《智慧財產權月刊》,97期。 6. 林榮琳(2007),〈智慧財產法院審判權之相關問題─以專利實務之判決效力為中心〉,《法令月刊》,58卷7期。 7. 范光群等人(2008),〈智慧財產民事訴訟新貌之問題探討─著重「智慧財產法院組織法」及「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施行後將面臨的問題─民事訴訟法研究會第一百次研討紀錄〉,《法學叢刊》,211期。 8. 高秀真(2010),〈深化專業、促進訴訟效率,以誠意及實力贏得人民信賴─ 智慧財產訴訟新制之實踐(上)〉,《司法週刊》,1495期。 9. 高秀真(2010),〈深化專業、促進訴訟效率,以誠意及實力贏得人民信賴─智慧財產訴訟新制之實踐(下)〉,《司法週刊》,1496期。 10. 陳忠智(2007),〈專利行政爭訟制度之探討〉,《智慧財產權月刊》,99期。 11. 陳信至(2008),〈智慧財產訴訟制度改革之檢討─管轄集中化〉,《法學新論》,3期。 12. 陳容正(2007),〈行政處分作為民事訴訟先決問題之判斷─以專利、商標事件為中心,兼論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6條、第17條之規定〉,《智慧財產權月刊》,103期。 13. 陳彥勳(2007),〈日本智慧財產高等法院組織法之簡介與我國智慧財產法院之比較〉,《全國律師》,11卷4期。 14. 陳國成(2006),〈我國專利商標行政訴訟之變革〉,《科技法學評論》,3卷1期。 15. 陳國成(2009),〈智慧財產案件有效性判斷爭議─以美國法「爭點排除」為主〉,《科技法學評論》,6卷2期。 16. 陳群顯(2007),〈我國智慧財產訴訟中專利權無效抗辯趨勢報導〉,《科技法學評論》,4卷1期。 17. 張哲倫(2007),〈專利無效判決之效力及其與侵權訴訟之關係─以美國法的運作為中心〉,《法令月刊》,58卷7期。 18. 許義明(2006),〈論智慧財產法院組織法與案件審理法之技術審查官制度〉,《萬國法律》,147期。 19. 章忠信(2007),〈智慧財產法院的建立與未來〉,《全國律師》,11卷4期。 20. 曾華松(2007),〈民刑事訴訟中智慧財產有效性抗辯之處理〉,《法令月刊》,58卷7期。 21. 黃銘傑(2004),〈專利法修正後專利爭訟制度應有之改革〉,《政大智慧財產評論》,2卷1期。 22. 黃麟倫(2006),〈專利之有效性與侵害訴訟─以比較法研究為中心〉,《科技法律評論》,3卷2期。 23. 熊誦梅(2007),〈行政機關授予智慧財產權之性質與效力〉,《法令月刊》,58卷7期。 24. 熊誦梅(2006),〈當公法遇上私法─從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草案第十六條談起〉,《月旦法學雜誌》,139期。 25. 潘世光(2006),〈美國專利無效訴訟之第三者效力研究─論美國最高法院1971年Blonder-Tongue判決〉,《智慧財產權月刊》,89期。 26. 蔡如琪(2009),〈侵權訴訟中專利有效性問題之研究〉,《法學新論》,12期。 27. 蔡瑞森(2007),〈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於實務運作所可能面臨之爭議─由管轄、適用範圍及裁判見解歧異問題談起〉,《全國律師》,11卷4期。 28. 劉孔中(2007),〈智慧財產權落實制度之檢討與改革〉,《法令月刊》,58卷4期。 29.劉國讚(2006),〈日本智慧財產專業法院以及專利侵權和專利無效爭訟制度〉,《智慧財產權月刊》,86期。 30. 劉國讚(2006),〈美國專利無效之訴訟及複審制度之研究〉,《智慧財產權月刊》,89期。 31. 劉國讚(2007),〈德國專利侵害訴訟中的專利無效主張之研究〉,《智慧財產權月刊》,97期。 32. 劉國讚(2007),〈德國專利法院有關專利無效與不服專利局核駁之訴訟事件審理─兼論最高法院之上訴程序〉,《智慧財產權月刊》,97期。 33. 劉德青(2006),〈日本專利無效審判實務現狀〉,《智慧財產權月刊》,86期。 34. 盧文祥(2006),〈我國智慧財產法院之理想與實現〉,《政大智慧財產評論》,4 卷1期。 35. 謝銘洋(2006),〈智慧財產法院之設置與專利商標行政救濟制度之改進〉,《月旦法學雜誌》,139期。 36. 謝銘洋(2010),〈智慧財產權法─我國智慧財產權法近年來之發展與司法實踐〉,《台大法學論叢》,39卷2期。 37. 韓薰蘭(2006),〈美國專利侵權及專利無效訴訟關聯性研究─論1993年最高法院Cardinal案的判決〉,《智慧財產權月刊》,89期。 38. 羅秀培(2011),〈專利師多元活躍舞台之初探─技術審查官與專家諮詢委員〉,《專利師》,4期。 二、外文部分 (一)、專書 1.Alan L. Durham, (1999). Patent law essentials: A concise guide. London, England: Quorum Books. 2.Peter D. Rosenberg, (1992). Patent law basics. New York, NY: Clark Boardman Callaghan. 3.Roger Schechter, John Thomas, (2004). Principles of patent law. St. Paul, MN: West, a Thomson business. 4.William H. Francis, Robert C. Collins, James D. Stevens, Andrew M. Grove, Matthew J. Schmidt, (2007). Patent law. St. Paul, MN: Thomson/West. 三、網頁 智慧財產法院網站http://ipc.judicial.gov.tw/ 智慧財產局網站 http://www.tipo.gov.tw/ch/ 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 http://jirs.judicial.gov.tw/Index.htm 日本智慧財產高等法院http://www.ip.courts.go.jp/index.html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15779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智慧財產新制設置專利審查官,解決技術審查官的名稱、能力和公正問題,有助於法院專業審理之促進。舉發案行政救濟程序冗長,專利舉發案行政救濟程序長遠之道,可參考和採納德國法當事人對立訴訟制度,避免走入行政爭訟程序,以增進效率,目前則宜簡化縮短救濟程序。侵權訴訟中智慧財產法院雖得就專利有效性自為判斷,然而其判決效力僅及於當事人之間。考量到避免裁判歧異、二次訴訟再為爭執以及智慧財產法院審理之專業,智慧財產法院對於專利有效性之判斷,應具有對世效,得拘束行政機關和行政法院,以發揮其專業審理和效率促進之功能。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The new system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t the Technical Examination Officer. To resolve the title, ability and unfairness problem can enhance the professionalism. The process of invalidation is so complicated, we can adopt Germany law system to prevent from entering complicated administrative remedy in the future. Now we should make the process of invalidation simple. In infringement litigation,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urt (IP Court)can decide the patent validity, but the effect of the judgment is limited. Preventing from decision discrepancy, re-litigation and considering the professionalism of IP Court, the effect of the judgment should be extended to enhance the professionalism and efficiency. | en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07T17:51:57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101-R95a41001-1.pdf: 573252 bytes, checksum: 3f5d63e0e8dc951acd35be95e97a923c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12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口試委員審定書 i
謝辭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第一章、緒論 1 1.1緣起 2 1.2研究目的 2 1.3研究範圍 2 第二章、智財新制及其可能的問題 2 2.1審判權與管轄權 2 2.1.1智慧財產法院之審判權 2 2.1.2智慧財產法院之管轄權 3 2.2專業化之問題 6 2.2.1法官專業之問題思考 6 2.2.2技術審查官之問題思考 7 2.3救濟程序與效率之問題 10 2.3.1專利舉發現制 10 2.3.2救濟程序問題 13 第三章、專業化問題之解決方案 18 3.1比較法:德國法之觀察 18 3.1.1聯邦專利法院之組織與地位 18 3.1.2法律法官與技術法官 19 3.2比較法:日本法之觀察 20 3.2.1日本智慧財產高等法院 20 3.2.2日本智慧財產法院組織架構 21 3.3我國法之思考 23 3.3.1技術法官之引用 23 3.3.2技術審查官之相關問題解決 24 第四章、效率之問題之解決 25 4.1比較法:德國法之觀察 26 4.1.1歷史沿革 26 4.1.2侵權和無效訴訟分離制 27 4.1.3專利無效之事由 28 4.1.4無效訴訟之程序 29 4.1.5無效訴訟之特徵 31 4.2比較法:日本法之觀察 31 4.2.1歷史沿革 31 4.2.2審判類型 33 4.2.3專利無效之事由 33 4.2.4無效訴訟之程序 34 4.3比較法:美國法之觀察 37 4.3.1歷史沿革 37 4.3.2專利無效之事由 37 4.3.3專利無效之程序 38 4.3.4有效性之認定 39 4.3.5爭點排除原則與判決效力 41 4.4我國法之反思 43 4.4.1 授與專利權之行政處分 43 4.4.2行政處分之構成要件效力 44 4.4.3訴訟程序之效率改善 45 4.4.4 判決效力擴張 48 第五章、結論 56 參考文獻 57 附錄一、智慧財產法院組織法 63 附錄二、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73 附錄三、智慧財產案件審理細則 84 | |
dc.language.iso | zh-TW | |
dc.title | 智財案件審理之專業化與效率之探討 | zh_TW |
dc.title | The Study of Professionalism and Efficienc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Case Adjudication | en |
dc.type | Thesis | |
dc.date.schoolyear | 100-2 | |
dc.description.degree | 碩士 |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李崇僖,沈宗倫 | |
dc.subject.keyword | 專業,效率,專利無效訴訟,智慧財產法院,專利有效性,判決效力擴張, | zh_TW |
dc.subject.keyword | Professionalism,Efficiency,Patent Invalidity Litigation,Intellectual Property Court,Patent Validity,Extension of the Effect of the Judgment, | en |
dc.relation.page | 95 | |
dc.rights.note | 未授權 | |
dc.date.accepted | 2012-08-21 | |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 | 法律學院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 | zh_TW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ntu-101-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 559.82 kB | Adobe PDF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