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社會科學院
  3. 社會學系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10350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值語言
dc.contributor.advisor孫中興(Chung-Hsing Sun)
dc.contributor.authorHui-Ju Wuen
dc.contributor.author吳蕙如zh_TW
dc.date.accessioned2021-05-20T21:22:35Z-
dc.date.available2010-03-10
dc.date.available2021-05-20T21:22:35Z-
dc.date.copyright2010-03-10
dc.date.issued2010
dc.date.submitted2010-02-19
dc.identifier.citation參考資料
1. 文獻資料
Adrian Franklin. 1999. Animals and Modern Cultures : A Sociology of Human-Animal Relations in Modernity. London ; Thousand Oaks : Sage
Alain Touraine.1988/2002.《行動者的歸來》舒詩偉、許甘霖、蔡宜剛(譯)臺北;麥田
American Veterinary Medical Association.2008.《獸醫師在動物福利的角色》費昌勇(譯)
Donatella della Porta, Mario Diani. 1997/2002.《社會運動槪論》苗延威(譯). 臺北: 巨流
Detlef Bluhm. 2004/2006. 《貓的足跡 : 貓如何走入人類的歷史?》張志成(譯).臺北:左岸文化
Ingrid Newkirk.1998.《步履犬殤--八十七年臺灣公立流浪犬收容所現況調查報告及具體改善建議》黃怡(譯)
Joyce E. Salisbury. 1998/2002. 〈對動物的態度─歷史上的態度遞嬗〉收錄於?《動物權與動物福利小百科》黃宗慧(譯).臺北:桂冠
Leaf.2005.《什麼是TNR街貓結紮行動?》http://www.meetpets.idv.tw/phpbb2/viewtopic.php?t=12219(最後查閱日期:2010/01/22)
Marc Bekoff & Carron A. Meaney (Eds).1998/2002.《動物權與動物福利小百科》錢永祥、彭淮棟、陳眞等(譯).臺北:桂冠。
McAdam, Doug, John D. McCarthy, and Mayer N. Zald, 1996, “Introduction: Opportunities, mobilizing structures, and framing process – toward a synthetic,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n social movements.” In D. McAdam, J. D. McCarthy and M. N. Zald (eds.),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20.
Norbert Elias.1939/1999.《文明的進程:文明的社會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硏究。》王佩莉(譯).北京 :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Penny L. Bernstein, 2007. In Marc Bekoff(ed). Encyclopedia of human-animal relationships : a global exploration of our connections with animals. Westport, Conn. : Greenwood Press, :1087-1093.
Peter Singer .1990/1996.《動物解放》孟祥森、錢永祥(譯).臺北:關懷生命協會
Robert Darnton.2000/2005.《貓大屠殺 : 法國文化史鉤沉》呂健忠(譯).臺北:聯經
Stefano Salviati .2002/2006. 《100隻傳說中的貓》宋岩(譯).臺北: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Dennis Turner.1997.〈現代社會中同伴動物對於人類健康與幸福的重要性〉.錢永祥(譯).《臺灣動物之聲第14、15期》.關懷生命協會. http://www.lca.org.tw/report/c2.htm(最後瀏覽:2010/01/22)
尹德龍.1999〈貓男蔡治忠的寶貝們〉.《寶貝寵物雜誌》.4月號,頁43-47
心岱.2009.《貓迷夢想專賣店》.臺北:野人
王甫昌.1999.〈社會運動〉收錄於《社會學與臺灣社會》.收錄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臺北 :巨流
王裕順.2004.《臺灣地區家犬數目變化趨勢及其原因探討》.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奶茶.2006.《喵的!部落格:奶茶的大小事》.臺北:高寶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9《臺灣地區兩性婚姻趨勢分析》
何永傳.2004.《寵物就醫因素與回診關聯性之探討一以宜蘭地區為例 。》.
何明修.2005.《社會運動槪論》.臺北 : 三民
吳瀛濤.1984.《臺灣民俗》.臺北:眾文
妙卡卡.2005.《貓奴契約書》.臺北:滿天星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妙卡卡.2007.《貓貓交換日記》.臺北:貓頭鷹
李茂生.2003.〈動物權的概念與我國動物保護法的文化意義〉.《月旦法學》.94期,頁155-180
李海霞.2002.《漢語動物命名考釋》.成都市:巴蜀書社
李瑞全.2000.〈儒家論動物權〉.《應用倫理研究通訊》13期,頁19-21宜蘭:私立佛光大學
林憶珊.2006.《瘋癲?愛心? ──狗媽媽的照顧圖像與社會處境》.花蓮:國立東華大學
姚立江、潘春蘭.2002.《人文動物─動物符號與中國文化》.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張仁川.2000.《臺灣地區各縣市家犬及流浪犬數》.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許惠菁.2008.《動物保護入憲模式之探討 : 從「權利觀點」出發》.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陳大風.1981.《如何飼養小寵物》.臺北:華聯出版
陳培中.2001.《以資源基礎觀點探討動物醫院經營關鍵成功因素之探討 。》.台南:私立長榮大學
陳德和.2000.〈從道家思想談動物權的觀念〉.《應用倫理研究通訊》13期,頁22-25
費昌勇.2000.《臺北市愛心犬施政滿意度調查及家犬愛心犬總數調查報告》.臺北 : 建設局
費昌勇.2002.《動物倫理與公共政策》.臺北 : 臺灣商務
費昌勇.2006.《94年度全國家犬家貓數目調查與六年分析摘要》.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費昌勇.2009a. 《狂犬病之防疫與流浪狗有關》http://tw.myblog.yahoo.com/lookoutrabiddogs-lookoutrabiddogs/article?mid=8&prev=11&next=2&l=f&fid=6 (最後查閱日期:2010/01/22)
費昌勇.2009b.《世界動物保護組織對TNR之看法》http://tw.myblog.yahoo.com/lookoutrabiddogs-lookoutrabiddogs/article?mid=9&prev=11&next=8 (最後查閱日期:2010/01/22)
黃士哲.2008.《動物保護法制之比較研究-兼論動物虐待防制問題-》.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黃以育.2000.《生命關懷與都市流浪犬問題之探討。》.臺北:世新大學
黃淑郁.2007.〈由動物保護法的矛盾性論廢除流浪動物捕殺令. 《臺灣動物之聲》.第43期. 中華民國關懷生命協會
楊家民.2004.《臺北市家犬家貓及流浪犬族群數目調查硏究》.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葉力森.2000.〈動物保護法施行面檢討〉,關懷生命協會網站之專題報導,http://www.lca.org.tw/report/c13.htm(最後查閱日期:2010/01/22)
嘎嘎喵.2004.〈壽司爺爺蓋的貓遊戲基地〉.《貓物語》,第3期:60-62.臺北:數位人資訊有限股份公司
歐如慧.2006.《動物保護之法制與實踐:以寵物與流浪動物之保護為主》.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
蔡欣芸.2009.《從動物保護法的生成與演變探討在地動物福利之發展與實踐-以犬、貓為例》.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鄭欣宜.2007.《無價生命的代價:寵物的消費與政治》. 新竹:國立交通大學
蕭振邦.2000.〈動物權﹕一個佛教向度的解讀與解釋〉.《應用倫理研究通訊》13期,頁29-32
貓物語編輯部.2004〈流浪貓的守護天使〉.《貓物語》,第四期:46-62
貓物語編輯部.2005〈結束流浪,走向未來〉.《貓物語》,第七期:p26
簡妤儒.2002.《寵物商品化與價值變遷:分析1950年代後犬市場的形成與變遷》.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蘇耀期.2003.《臺灣地區動物保護法實施後家犬與流浪犬數目變化之硏究》.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龔玉玲.2008.《狂犬、名犬、流浪犬 : 臺灣現代社會如何面對狗的生物性》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2. 新聞
NOWnews.〈凶手殘忍虐貓PO上網 兩岸同譴責 電信警察要揪出變態兇手〉,7月1日。http://www.nownews.com/2006/07/01/545-1960865.htm (最後查閱日期:2009/05/20)
TVBS. 2006.〈網友氣炸堵人 方尚文被撲倒〉,8月3日。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aj100920060803183151 (最後查閱日期:2009/05/20)
中國時報. 2007a.〈搶救北一女的貓〉,9月8日。
─2007b.〈動檢所籲調整方向 捉殺循環 不如結紮放養〉,10月26日。
臺灣日日新報.1898.無題,5月12日
─1909.〈養貓無益〉,1月3日
─1902.〈弄貓時派〉,12月19日
─1903.〈尋貓失去六百金〉, 9月10日
─1906.〈衛生有礙〉,8月15日
臺灣立報.2010.〈節育街貓跨界被捕 照樣安樂死〉,1月21日
民生報.1988.〈流浪動物之家下月成立 宣導愛護動物觀念〉,1月14日
-2005.〈流浪狗少了,多了流浪貓,危害環境衛生、交通安全程度不下流浪狗,人貓之戰開打。〉,3月22日
蘋果日報.2003.〈幫流浪貓找個家〉,11月30日
聯合報.
─1951.〈屏東高縣 捕殺瘋犬〉,11月11日
─1952a.〈捕野狗一頭 發獎金五元 組打狗隊專責辦理 捕得野犬電斃火焚〉,9月30日
─1952b.〈貓〉,12月8日
─1953.〈台南市夏令衛生宣傳週特刊 狂犬病簡說〉,3月16日
─1955.〈蘭陽鼠患 事態嚴重〉,5月9日
─1982〈梁實秋生日快樂! 八十高齡•不失赤子之心 坐擁書城•重聽樂得寧靜〉,1月3日
─1987.〈非法買賣稀有動物小金剛 影響我國國際觀瞻不值得〉,8月11日
─1989a.〈南市出現疑似病例 衛署發出緊急警報 臺灣進入狂犬病警戒期〉,5月17日
─1989b.〈野狗 該誰來抓? 環保行政會議 熱門話題〉,6月11日
─1992a.〈3隻大狼犬 狂野攻擊2歲小男孩〉,1月14日
─1992b.〈狗未'掛牌' 將一律撲殺﹗〉,1月16日-
─1993.〈「野犬」正名 人道捕捉 環保署從善如流 捕捉「棄犬」不用鐵絲套頸 無人認領「安樂死」〉,4月14日
─1994.〈農委會憂心超級風暴還在後頭 培利修正案 才是我們最怕〉,3月20日
─1995a.〈為流浪動物請命 保育團體將提白皮書〉,2月24日
─1995b.〈關懷生命協會:趕盡殺絕不人道〉,8月29日
─1996a.〈板橋流浪犬中心 傳狗吃狗駭聞〉,1月13日
-1996b〈學者:流浪貓狗 可能引爆狂犬病〉,
─1997.〈虐待流浪犬 國際擬聲討狗吃狗慘狀 英團體製成錄影帶寄發〉,2月25日
─2002.〈喵天使 讓流浪貓有了幸福〉,12月15日
─2006a.〈貓若死 將罰虐貓男25萬〉,8月3日
─2006b.〈虐待動物 立委主張處以刑罰〉,8月5日
-2006c.〈流浪狗拖著獸夾 腿見骨〉,5月14日
─2007a.〈街貓不是流浪貓〉,1月29日
─2007b.〈TNR:捕捉 結紮 放養〉,1月29日
─2007c.〈引進TNR 下班後誘貓去結紮〉,1月29日
─2009.〈記者之眼 - 保護動物 政府不如民間〉,6月29日
3. 參考網站
臺北市流浪貓保護協會 http://www.mypet-club.com/
臺北市動物衛生檢驗所 http://www.tmiah.tcg.gov.tw/
臺灣收容動物關懷協會 http://www.tsaca.org.tw 
臺灣認養地圖 http://www.supervr.net/
米克斯樂園 http://www.mixdog.tw/
批踢踢實業坊cat版 telnet://ptt.cc
愛貓網 http://www.ilovecats.org.tw/
貓咪論壇 http://www.supervr.net/catbbs/leoboard.cgi
關懷生命協會 http://www.lca.org.tw/index.asp
寶島動物園 http://www.lovedog.org.tw/
dc.identifier.uri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10350-
dc.description.abstract本論文主要處理台灣流浪貓保護運動的興起與發展,嘗試從中梳理台灣人與動物關係轉變的進程,即:哪些行動者在何種社會歷史脈絡中如何出現?而這樣的運動又如何可能?在這樣的行動之後又造成了怎麼樣的轉變?首先以歷史文獻進行內容分析,探討在歷史過程中,台灣人與動物關係的文化結構的轉變,並佐以法制度分析去處理流浪動物問題的出現,可以發現異於西方人與動物關係發展的步調,在終戰初期仍與人類相互依存採取放養方式的貓狗,在都市化與工業化的社會結構轉變下被排除於人類生活之外,流浪犬在1950年代的全國狂犬病大撲殺之後,始終與有害公共衛生與社會安全的負面形象勾連,而流浪貓則在失去了使用價值之後被長期無視,直到動物保護法在1998年通過之後,國家力量依然系統性地排除流浪犬,其他動物福利問題也持續存在。流浪貓問題隨著流浪犬的減少而被人們「看見」,成為下一個需要被清除的目標,但卻也因為制度的空隙給流浪貓保留了一個可能的議價空間。
筆者訪談了主要的流浪貓保護運動行動者與公部門人員,由新社會運動理論的觀點出發,認為流浪貓保護運動社群透過正興起的網際網路進行了認同建構與組織動員,將流浪貓重行定義為對張於純種貓的米克斯貓、在空間意義上與人類共同生活在街區生存的街貓,在這樣的認識框架下同時進行組織動員與外在結盟,提出TNR(Trap, Neuter, Return,亦即:捕捉、絕育、回置)方案作為爭取街貓在地生存權的手段。在公私協力之下TNR方案正式在台北市試辦,進一步分析流浪貓保護社群的發展與TNR施行前後的行動策略,如何運用這些行動策略持續爭取街貓生存的空間,而與之互動的各行動者又各自懷揣著怎樣的動力與行動,從而共同構成台灣流浪貓保護運動的場景。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This research paper discusses about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a movement of stray cat protection in Taiwan, and tries to figure out a progress of human-animal relationship in Taiwanese history, which means who those agencies are, in what kind of soci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s they show up, and what change they have made after they perform their actions are presented in this report. First, the author discuss h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animal changes culturally through the history of Taiwan based on historical texts and legal regulations those to solve problems of street animals.
Compared to the human-animal relationship and ideas of animal protection of westerners, Taiwanese have a different attitude and history in this subject. In the end of the war, Taiwanese raise their cats and dogs outdoors without caging and limiting these animals’ area of activities. However, because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these cats and dogs are expelled from Taiwanese’s life. In 1950’s, stray dogs are caught and killed extensively in the name of rabies, which has connected stray dogs to a image as a threat to public sanitation and social safety ever since. As to stray cats, they have been ignored for a long time because they have lost their use value in Taiwanese’s life.
In 1998, animal protection act is passed in Taiwan. The state still uses its power to expel stray dogs systematically, which does not solve problems about animal welfare at all. The problem of stray cats was “discovered” because the number of stray dogs decreases, and these cats become the next target of being cleaned. However, this regulation leaves a negotiable space to stray cats to survive.
The author interviews some major agencies and public officials of stray cat protecti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new social movement theory, the author considers that stray cat protection community completes their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organization and mobilization through the rising internet. They redefine stray cats as “mixed cats” ,which are in contrast with pure-bred cats and renamed as “street cats” which share and live together with humans in the same colony. The community forms stray cats as cute and intimate neighbors. Also, at the same time, they carry out alignment, organization and mobilization under this frame, and bring up Trap-Neuter-Return (TNR) policy as a method to fight for local survival right for the stray cats.
At this moment, TNR policy is under a trial practice in Taipei City supported by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and policy of stray cat protection community before and after TNR is practiced, how the community uses their policies to fight for survival space of stray cats, and what motivations and actions people who interact with the community have. The author presents how these groups of people all together compose the stray cat protection movement in Taiwan.
en
dc.description.provenance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5-20T21:22:35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99-R92325001-1.pdf: 9032141 bytes, checksum: b195846fa8d7d9feb91663e5602ba674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10
en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問題意識與研究背景 3
第一小節 問題意識 3
第二小節 研究背景 6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資料來源 1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6
第一節 由神學、哲學到法律 16
第二節 公共衛生的動物學領域 20
第三節 社會學觀點下的人與動物關係 22
第四節 人與動物關係轉變作為文明化的一環 24
第五節 社會運動理論的文化取向 26
第六節 論文章節安排 34
第三章 人貓關係的轉變 37
第一節 西方貓 37
第二節 從中國到日治 41
第四章 流浪動物問題是如何作成的 45
第一節 人與動物關係的轉變 45
第二節公部門對流浪動物問題的處理 48
第一小節 由公共衛生而開始的撲殺對策 48
第二小節 法規範的不完備 50
第三節 動保團體的出現與行動 51
第五章 流浪貓動物保護運動的生成 57
第一節 動保法制度性的排除流浪動物 57
第二節 狗少了,貓多了 62
第三節 新的行動者出現 67
第一小節 貓吾貓以及人之貓 67
第二小節 網際網路作為凝聚認同與集結動員的場域 75
第三小節 行動策略:實作、認同與協力 80
第四小節 TNR方案的提出 87
第四節 街貓TNR如何可能? 93
第五節 小結 96
第六章 TNR試辦之後 98
第一節 法律制度的改變 98
第一小節 由公共衛生而開始的撲殺對策 48
第二小節 法規範的不完備 50
第二節 社群的分化與結盟 100
第一小節 新的組織茁生 100
第二節 動保組織的結盟 103
第三節 構框的攻防 106
第一小節 觀念的挑戰 107
第二小節 對既有制度的質疑 110
第三小節 對TNR有效性的質疑 114
第四節 TNR的執行圖像 116
第一小節 從自掏腰包作動保到集眾人之力救街貓 116
第二小節 作為協調者的志工觀念的挑戰 119
第三小節 愛心媽媽的協力 120
第四小節 公部門的政治動員 122
第五節 小結 126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12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27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30
附錄一、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臺灣授權條款結論與建議 131
附錄二、受訪者名單 137
附錄三、動物保護法 138
附錄四、臺灣省畜犬管理辦法 149
附錄五、臺北市畜犬管理辦法 152
附錄六、臺北市獸醫診療機構暨執業獸醫師(佐)數量及各行政區分布統計表 156
參考資料 157
dc.language.isozh-TW
dc.title我輩貓人:流浪貓保護運動的興起與建構zh_TW
dc.titleThe Rise and Construction of Stray Cat Protection Movement in Taiwanen
dc.typeThesis
dc.date.schoolyear99-1
dc.description.degree碩士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李茂生,苗延威
dc.subject.keyword人與動物關係,動物保護法,寵物,同伴動物,流浪動物,流浪貓,街貓,新社會運動,構框,zh_TW
dc.subject.keywordhuman-animal relationship, Animal Protection Act, companion animal, pet, stray animal, feral cat, street cat, new social movements, framing,en
dc.relation.page168
dc.rights.note同意授權(全球公開)
dc.date.accepted2010-02-22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社會科學院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dept社會學研究所zh_TW
顯示於系所單位:社會學系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ntu-99-1.pdf8.82 MBAdobe PDF檢視/開啟
顯示文件簡單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